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申城“标志性”建筑频现 不少纯属炒作

admin 2002-09-10 来源: 网
  今年仿佛是一个“标志性建筑”丰收年,已经竣工的外滩中心和即将竣工的明天广场,以及陆续公布的各种规划,纷纷标榜自己是“标志性建筑”。近日,沪上有关建筑专家却给“标志性
  今年仿佛是一个“标志性建筑”丰收年,已经竣工的外滩中心和即将竣工的明天广场,以及陆续公布的各种规划,纷纷标榜自己是“标志性建筑”。近日,沪上有关建筑专家却给“标志性建筑”热泼上了一盆冷水:到处都是“标志性建筑”等于没有“标志性建筑”,过分追求变化和高度,并不代表就是“标志性建筑”。

  大师们尤其批评建筑界追求“标志性”的做法,认为这种局面真实反映了一种在社会转型期缺乏整体意识的社会价值观,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师的作品表现出浓烈的商业化风格,缺乏对上海城市和建筑文化的深层理解。

  “标志性建筑”这么多,其实很多都是商业炒作。一位建筑师这样告诉记者,在新楼盘层出不穷的今天,“标志性建筑”就成为开发商炒作的一个亮点。

  针对现代人喜欢炫耀的心理,很多开发商经常要求建筑师“克隆”某一个著名建筑,或以国外某高楼为特点的建筑风景,甚至还冠以境外建筑师设计作为炒楼的卖点。如此,他们在宣传中频频提到“标志性建筑”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城市彼此越来越像,失落了个性,恰恰变得毫无标志。

  但是,对传统的尊重并不代表拒绝创新。已成为美国排名前三位建筑师事务所GENSLER副总裁的上海高级建筑师夏军就认为,在黄浦江、苏州河重新规划的大背景下,上海完全可能也完全应该产生一批真正的“标志性建筑”。

  真正的“标志”是什么

  原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郑时龄这样定义“标志性建筑”———得到公众广泛认同,代表城市文脉,具有鲜明建筑风格的有合理使用功能的建筑。“标志性建筑”并不是某某或某单位命名的,而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比如提到上海,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外滩、东方明珠、南京路,它们浓厚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使它们当之无愧“标志性建筑”的称号,即使以后在同一地域再兴建更高的大楼也不可能取代它们的地位。

  文/张琪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