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丨工业遗产转型复兴国际学术交流会在邯郸
2020年9月26日,“工业遗产转型复兴国际学术交流会” 在邯郸正式开启。本次交流会是第三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邯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遗产转型复兴”——邯钢片区城市设计国际大师邀请赛的重要延续。交流会围绕 “工业遗产转型复兴”主题,邀请到包括大师及团队代表等数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嘉宾进行主题演讲和专题研讨,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语境中,全面审视、探讨工业遗产的空间价值及其创造,为邯郸城市乃至中国未来城市寻找共荣的演化方式,以及创意性、实践性的思路与展望。
△学术交流会主会场©UED
本次学术交流会由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主办,邯郸市人民政府承办,邯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策划执行,河北工程大学作为学术支持单位。会议由UED副主编杨纯红担任会议主持,由郭卫兵院长和张金江校长担任学术主持。后疫情时代,会议利用线上+线下多媒体连线的方式开展,并全程开设直播。
△学术交流会分会场©UED
会议邀请到法国建筑代表人物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德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拉茨(Peter Latz),英国城市学会前主席史蒂芬·毕(Steven Bee),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育帆,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建筑师薄宏涛,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吴耀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全过程咨询设计院副院长李匡,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张金江,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郭卫兵进行主题演讲和专题研讨,结合大师邀请赛设计成果,研究城市老工业区转型复兴的方法与路径;分享前瞻理念、经典案例,在后工业时代的语境下,将工业遗产打造为城市的复兴之地;聚焦新型城镇化新时代机遇,探讨如何最大化创造工业遗产的空间价值,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系统路径。
△嘉宾合影©UED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自然资源厅,邯郸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各市、县、雄安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等领导及相关人员共同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央级、省级、市级以及专业媒体到场参会并对会议情况进行了实时报道。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鲍龙对大赛成果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本次交流会将为河北城市带来全新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和前沿学术思想,为加快打造富有活力、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力量。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鲍龙致辞©UED
邯郸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杰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学术交流会为今后河北省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思路,为邯郸市的创新发展开拓了新方向。
△邯郸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杰致辞©UED
本次国际学术交流会全程开设直播,我们会在同一链接上传直播回放,欢迎关注。
▼ 国际学术交流会直播回放入口
主题演讲
薄宏涛
《棕地的价值:由点及面的更新功能》
薄宏涛先生从对城市更新概念的阐述切入,围绕“工业遗产更新”课题,深度分析了工业遗产的价值,特别强调了工业遗产在人文层面价值的重要性。基于首钢改造项目阐述“大事件”对工业遗产更新的影响,提出“都市针灸,逐点更新”的工业遗址改造理念,并结合首钢具体案例,进一步解释了这一概念:通过对单体建筑的剖析和研究,精心设计改造,赋予建筑新的生活功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以此为锚点,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和改造。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活城市空间自发转型,更能够以逐步更新的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开发。
李匡
《城市老工业区转型复兴的方法与路径》
李匡先生通过对西方工业遗产转型历史背景的解读,从而引出中国工业遗产转型的特殊性和迫切性,通过对中国工业遗产具有功能门类全、建成时间短、园区规模大、仍在使用中与城市结合紧密一系列特点的分析,他认为应该从物理规模上将复兴分为地区、片区和建筑单体三个尺度来理解,并针对如何复兴提出文保、整体、结构和单体四个级别的分级修复概念。
紧接着他阐述自己的工业遗址复兴思路,包括保护与利用并重、纠正两极化的修复倾向以及要促进综合复兴。最后关于具体的设计方法,他也提出了一套自己的设计体系,这一体系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历史研究、详细调查、准确评价、科学规划、精准设计、协作实施、高效运作和综合复兴,并结合具体案例针对每一阶段的重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说。通过推广这种工业遗产转型复兴方法,李匡先生希望能够将复兴设计系统化和规范化,以此探寻最科学的发展模式。
王建国
《工业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生》
王建国院士通过对广州五仙门发电厂、德国鲁尔雅的矿区等案例的分析,结合邯钢片区城市设计国际大师邀请赛设计方案的解读,针对“论工业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生”议题进行深度挖掘。他认为要保护并改造工业历史建筑,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避免简单任意的拆除。
同时他一一阐述了对于工业遗产改造的四点思考: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划和设计先行;第要正确认识工业类历史地段保护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构筑城市设计技术平台,协调城市保护发展和更新的关系,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建设、保护与利用、保护与恢复等方面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制定合理恰当的对策措施;要引入过渡功能,实现工业区改造中的土地综合和复合功能、提升城市活力,以市场为导向,循序渐进。
朱育帆
《后工业语境与景观设计》
后工业用地到底算不算历史文化遗产?如果是,该如何保留和更新换代呢?而景观在后工业用地更新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带着上述问题朱育帆教授通过成熟的工业遗产转型案例展开对棕地(Brownfield site)的定义、工业用地发展的中心化和复合化以及不同人群对景观异质性接受程度的探讨,由此解答开篇的问题。作为国内景观学设计学科的领头人,朱教授提出工业遗产景观难免会成为工业遗产建筑、景观和新建构筑物的结合,但对这样具有异质性的景观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而景观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将这些元素并置兼容,其中,中国的景观师更倾向于主体兼容,旨在融合不同元素的同时又不会完全失去自有的特色。由此可见,后工业景观设计以及棕地复用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需要时间、金钱,甚至需要情怀事情。
史蒂芬·毕
《在工业遗产复兴中平衡原真性修复与适应性创新》
史蒂芬先生从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切入,他认为这些遗产能够向我们展示人类历史文明的演变过程,并且从这些演变中,人们能够增加对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了解,有些工业建筑可能看上去很普通,但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接着,史蒂芬毕先生解释了工业遗产的另一价值——人文价值。他认为通过保护更新工业遗产,现在的人能够了解或者追忆前人使用这些建筑时的想法和活动。这使得工业遗产天然具有了博物馆的性质。同时工业遗产也有丰富的再利用价值,对于建筑的更新再利用,与新建一座建筑相比,经济成本相去甚远。但工业遗产也面临许多困境,比如建筑所承载的记忆并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以及工业遗留的污染可能危害健康,同时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因此,史蒂芬毕先生认为,在面对工业遗产的转型和更新设计时,我们都应当保持客观理性,将眼光放长远,同时不断激发我们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去持续性发展。
多米尼克·佩罗
《城市棕地建设:工业遗产向新的生产性景观转型》
法国建筑代表人物多米尼克•佩罗的演讲依托于本次工业遗产转型复兴邯钢片区城市设计国际大师邀请赛获奖方案,围绕城市棕地建设探讨工业遗产向新的生产性景观转型,进一步讨论了工业遗产转型复兴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针对复杂而漫长的棕地更新过程,佩罗先生针对邯钢片区创造了可适应性城市设计“工具箱(Toolbox)“,借助此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的计算参数基础将城市模块化,对场地内的道路、街区、建筑和公共空间进行规划分区重新整合,具有更自由、更灵活、可多变的独立特点。
彼得·拉茨
《工业遗产—城市复兴之地》
彼得拉茨先生结合各国工业遗产改造案例从六个角度对工业遗产城市复兴进行分析,首先他认为景观远近的结合与设计对场地的影响力很大,远景使得周围环境提供的外向信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同时,近景需要给出足够的信息来产生同样的吸引力。以厂房为例,游客被高炉吸引的同时高炉下方的空间需要提供必要的功能和活动场所来吸引游客。其次,针对城市无序发展的混乱与转型他认为以新的秩序来重置场地是非必要的,但一定要开发一个使其易于理解和令人愉悦的规划系统。接着,他提到水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至于在某一些案例中水能够成为整个项目的主题。关于自然生态与园林景观,他认为野生无秩序的自然景观在不同季节中呈现出不一样的样貌凸显了植物的多样性。同时他指出通过建筑材质与城市肌理的转变就能使压抑的空间发生蜕变。最后他认为游客的喜欢程度对于遗址转型的成功与否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
研讨环节
△ 嘉宾研讨环节 © UED
研讨会环节结合上午嘉宾的演讲内容,纵观邯郸历史文化及邯钢发展历程,围绕现有研究成果,探讨具有落地性的邯钢片区工业遗产转型方案,并针对“邯钢转型如何带动邯郸城市复兴”提出专业的建议。
△ 嘉宾研讨环节 © UED
9月27日上午,交流会嘉宾和参会人员前往位于复兴区的园博园参观大赛成果展,以及沁河郊野公园、涧沟博物馆等重要节点。
△ 参观园博园及大赛成果展 © UED
“为美丽河北而规划设计——第三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于今年1月16日在邯郸正式开幕,工业遗产转型复兴国际学术交流会作为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赛增添了丰厚的理论与实践内容,为培育河北城市规划设计品牌、带动提升城市规划设计能力和水平发挥积极作用。本次国际学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既为激活文化遗产活力,打造邯郸城市转型“智库”,积累了创新性的思路和办法;也为河北省和众多城市的转型高品质发展促生新动能、新优势。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 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 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