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态 珍爱家园 我国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admin
2002-09-28
来源:
网
生态问题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峻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强化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峻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强化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再造秀美山川,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新华社从今日起开设《关注生态珍爱家园》栏目,陆续播发一系列有关生态方面的稿件,揭示生态建设进程遇到的问题和带来的影响,以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和对生态进程的直接了解。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2002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宣布:中国核准旨在延缓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世贸组织总干事素帕猜在次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为中国这么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感到自豪。‘责任’一词在国际事务中非常重要,中国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对《京都议定书》的最终生效将发挥很大的推动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紧迫任务。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作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可持续发展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密切结合自身人口与发展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特别是全力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非凡的贡献。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把计划生育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2000年3月又作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20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得到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
生态环境问题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而中国发展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力量。近年来,中国生态环保投资力度持续增强,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节节攀升。“八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九五”期间增至3600亿元。而2001年一年,这个数字就达1107亿元。“十五”期间,这一投资总额将达7000多亿元。
每年春季,不管工作多忙,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带头履行植树义务,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领导人那样身体力行,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1997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发出“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中国生态环境事业掀起新高潮。
——1997年9月,国务院在陕北召开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会。
——1998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家将国债用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他在视察黄河时指出:要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
——1999年,党中央做出退耕还林的重大决策。之后又做出天然林保护等重大决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开始启动。
——2001年,国务院决定开展全国最大的生态输水工程——塔里木河、黑河的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工程。黄河连续两年实现大旱之年不断流。
今年8月,长江出现持续高水位洪水,一些地方洪水超过保证水位长达一周,但3500余公里长江干堤未出现一处严重险情。在这背后是沉甸甸的数字: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投入水利建设1600多亿元,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水利投资总额的七成。
江河安澜才能国泰民安。目前,覆盖全国江河解决风沙灾害水土流失的生态体系基本建立。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国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86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累计增产粮食2492.72亿公斤。
黄河清才能天下平。通过多年集中综合治理,目前进入黄河重点支流无定河、汾河的泥沙减少4至6成,进入长江上游重点支流的泥沙减少2到4成,黄河干流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净减少3亿吨。
森林是陆地生态建设的主体。到去年底全国森林面积增加到23.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人工造林保存面积7亿亩。同时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867万亩,完成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6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6%提高到了16.55%。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已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世界上每种活三棵树就有中国的一棵!
生态环境建设法律体系逐步完善。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后,中国率先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并相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完善了120多部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世界首部防沙治沙法和计划生育法。
生态环保行政执法初见成效,预防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全国150多个地市和1500多个县建立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专兼职人员7万多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均高质量地完成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方案。国家大型水利水电和油气管道工程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百分之百。最近5年各个领域编报的水土保持方案就有5万多个,开发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经费100多亿元。
生态环境建设,既刻不容缓只争朝夕,又是百年大业任重道远。目前,我国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4.6%,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的2.9%。全国沙漠化土地25亿亩,占国土面积的将近五分之一,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沙尘暴更成为每年春天的心腹之患。北方每年因干旱缺水城市数以百计,南方因水污染面临“守着江河没水喝”的困境。要实现2005年生态恶化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的目标,中国面临新的挑战。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10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一倍基础上,我国将能够实现国民素质不断增强、国土资源开发更趋合理、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宏伟目标。
发展一定要有新思路――延安退耕还林的启示
新华网西安9月25日电(记者于绍良陈钢)延安开始变绿了,延安开始变富了,延安开始变美了!这是记者今年以来访问延安后的最突出感受。
延安的这一变化源于退耕还(草)林政策的实施。
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包括延安在内的陕北地区,曾不切实际提出了在关中之外建设陕西“第二粮仓”的目标。但由于陕北的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并不具备粮食高产的条件,所以尽管开了不少荒,但收获的却是勉强果腹的粮食和大片荒漠化土地。而且过度开垦使当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也越来越低,农民生活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经济社会发展能不能走一条新路?1999年8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延安考察工作时,要求延安在退耕还林工作上先走一步,坡耕地上不再种粮。世世代代在黄土地上种惯了粮食的延安农民一时想不通:不让我们种粮,农民吃啥?
让农民们大规模地把已开荒的耕地让给大自然,让它们重新成为森林和草原,这种逆转在中国农耕史上还是第一次。为保证退耕还林(草)工作的成功,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16字方针,并在政策上规定:经验收合格的每亩退耕地国家每年补助100公斤粮食、20元管护费和一次性补助50元种苗费,一定8年。这一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安塞县汪岔村农民汪成明将自己家的80亩荒坡地一下全退了耕。他说:“吃的是国家的补助粮,造的是自己的生态林,心里甭说多高兴了。”
“种草要比种粮强,栽树能兑钱和粮;绿了荒山富了乡,群众心里喜洋洋。”从延安农民的歌声中能听到党的好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喜悦。3年来,延安这个全国惟一的退耕还林试点市共退耕造林316万亩,种草241万亩,其中纳入国家退耕还林(草)计划341.84万亩,农民已累计得到国家补助的粮食近3亿公斤,现金1.5亿元。同时,延安市在粮食面积减少300万亩,连续几年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农民人均收入仍保持了增长势头,2001年比退耕前的1998年净增127元。
国家林业局有关人士说,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以来,写下了一步毁林开荒的历史。人类对耕地的需求,已使全球30%的森林变成农业用地。但毁林开荒在解决了粮食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沙土流失。仅长江、黄河上中游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毁林开荒,每年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亿吨。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毁林开荒的历史,开始了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从以粮为纲到以粮食换森林的重大转变。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一定要有新思路。延安近几年的变化给人一个启示:再造秀美山川,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体现了中华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2002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宣布:中国核准旨在延缓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世贸组织总干事素帕猜在次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为中国这么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感到自豪。‘责任’一词在国际事务中非常重要,中国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对《京都议定书》的最终生效将发挥很大的推动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紧迫任务。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作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可持续发展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密切结合自身人口与发展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特别是全力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非凡的贡献。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把计划生育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2000年3月又作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20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得到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
生态环境问题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而中国发展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力量。近年来,中国生态环保投资力度持续增强,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节节攀升。“八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九五”期间增至3600亿元。而2001年一年,这个数字就达1107亿元。“十五”期间,这一投资总额将达7000多亿元。
每年春季,不管工作多忙,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带头履行植树义务,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领导人那样身体力行,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1997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发出“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中国生态环境事业掀起新高潮。
——1997年9月,国务院在陕北召开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会。
——1998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家将国债用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他在视察黄河时指出:要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
——1999年,党中央做出退耕还林的重大决策。之后又做出天然林保护等重大决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开始启动。
——2001年,国务院决定开展全国最大的生态输水工程——塔里木河、黑河的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工程。黄河连续两年实现大旱之年不断流。
今年8月,长江出现持续高水位洪水,一些地方洪水超过保证水位长达一周,但3500余公里长江干堤未出现一处严重险情。在这背后是沉甸甸的数字: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投入水利建设1600多亿元,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水利投资总额的七成。
江河安澜才能国泰民安。目前,覆盖全国江河解决风沙灾害水土流失的生态体系基本建立。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国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86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累计增产粮食2492.72亿公斤。
黄河清才能天下平。通过多年集中综合治理,目前进入黄河重点支流无定河、汾河的泥沙减少4至6成,进入长江上游重点支流的泥沙减少2到4成,黄河干流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净减少3亿吨。
森林是陆地生态建设的主体。到去年底全国森林面积增加到23.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人工造林保存面积7亿亩。同时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867万亩,完成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6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6%提高到了16.55%。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已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世界上每种活三棵树就有中国的一棵!
生态环境建设法律体系逐步完善。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后,中国率先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并相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完善了120多部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世界首部防沙治沙法和计划生育法。
生态环保行政执法初见成效,预防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全国150多个地市和1500多个县建立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专兼职人员7万多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均高质量地完成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方案。国家大型水利水电和油气管道工程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百分之百。最近5年各个领域编报的水土保持方案就有5万多个,开发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经费100多亿元。
生态环境建设,既刻不容缓只争朝夕,又是百年大业任重道远。目前,我国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4.6%,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的2.9%。全国沙漠化土地25亿亩,占国土面积的将近五分之一,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沙尘暴更成为每年春天的心腹之患。北方每年因干旱缺水城市数以百计,南方因水污染面临“守着江河没水喝”的困境。要实现2005年生态恶化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的目标,中国面临新的挑战。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10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一倍基础上,我国将能够实现国民素质不断增强、国土资源开发更趋合理、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宏伟目标。
发展一定要有新思路――延安退耕还林的启示
新华网西安9月25日电(记者于绍良陈钢)延安开始变绿了,延安开始变富了,延安开始变美了!这是记者今年以来访问延安后的最突出感受。
延安的这一变化源于退耕还(草)林政策的实施。
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包括延安在内的陕北地区,曾不切实际提出了在关中之外建设陕西“第二粮仓”的目标。但由于陕北的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并不具备粮食高产的条件,所以尽管开了不少荒,但收获的却是勉强果腹的粮食和大片荒漠化土地。而且过度开垦使当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也越来越低,农民生活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经济社会发展能不能走一条新路?1999年8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延安考察工作时,要求延安在退耕还林工作上先走一步,坡耕地上不再种粮。世世代代在黄土地上种惯了粮食的延安农民一时想不通:不让我们种粮,农民吃啥?
让农民们大规模地把已开荒的耕地让给大自然,让它们重新成为森林和草原,这种逆转在中国农耕史上还是第一次。为保证退耕还林(草)工作的成功,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16字方针,并在政策上规定:经验收合格的每亩退耕地国家每年补助100公斤粮食、20元管护费和一次性补助50元种苗费,一定8年。这一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安塞县汪岔村农民汪成明将自己家的80亩荒坡地一下全退了耕。他说:“吃的是国家的补助粮,造的是自己的生态林,心里甭说多高兴了。”
“种草要比种粮强,栽树能兑钱和粮;绿了荒山富了乡,群众心里喜洋洋。”从延安农民的歌声中能听到党的好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喜悦。3年来,延安这个全国惟一的退耕还林试点市共退耕造林316万亩,种草241万亩,其中纳入国家退耕还林(草)计划341.84万亩,农民已累计得到国家补助的粮食近3亿公斤,现金1.5亿元。同时,延安市在粮食面积减少300万亩,连续几年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农民人均收入仍保持了增长势头,2001年比退耕前的1998年净增127元。
国家林业局有关人士说,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以来,写下了一步毁林开荒的历史。人类对耕地的需求,已使全球30%的森林变成农业用地。但毁林开荒在解决了粮食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沙土流失。仅长江、黄河上中游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毁林开荒,每年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亿吨。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毁林开荒的历史,开始了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从以粮为纲到以粮食换森林的重大转变。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一定要有新思路。延安近几年的变化给人一个启示:再造秀美山川,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体现了中华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