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再现历史文化名城基本格局留住老北京的根
admin
2002-11-18
来源:
网
一个名为“人文奥运”的古都风貌保护计划正在实施,一处处遗址公园陆续建成开放,三年内要恢复百来处文物古迹,未来5年更将出资13亿保护旧城内外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
寻
一个名为“人文奥运”的古都风貌保护计划正在实施,一处处遗址公园陆续建成开放,三年内要恢复百来处文物古迹,未来5年更将出资13亿保护旧城内外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
寻访平安大街的故居名楼
■文/本报记者吴娟
貌不惊人的平安大街两侧,实在是珠玑暗藏。这是上周末下午我们一行几人的体会。有人做过统计,平安大街上大大小小的古迹有30多处。
平安大街其实是东四十条、张自忠路、地安门东大街、地安门西大街、平安里西大街五条大街的统称,全长7公里。三年前平安大街开通,曾被媒体热炒。说起来,该街的“原型”应是民国初年已形成的“北皇城根大街”,只不过因当代的实际需要拓宽重建。也许为保存浓郁的京味儿,街道两旁建筑一律采纳青砖灰瓦的明清风格。一些建筑被商户租用,但多属门脸不大的小生意。
位于张自忠路3号的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属市级文保单位。气派的朱漆大门坐北朝南,两边一对相貌威猛的大石狮,石色偏暗,据说当年此路因此得名铁狮子胡同。院门左侧立有“3.18惨案发生地纪念碑”,1926年,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而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的刘和珍等47位烈士牺牲于此。隔马路与大门正对的是23米长的一堵影壁,其上砖雕清晰可见,滴水瓦檐保存完好。
进大门,迎面一幢青砖大楼,第一感觉是旧,但很特别,欧化的建筑,门券、廊檐、拱窗却饰以精细的砖雕。此院落原是清雍正第五子弘昼封和亲王之府邸,但已看不出当年的面貌。眼前的三组楼群为清末重建,都是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仿欧式建筑,以灰一至灰六号命名。主楼中部门厅为三层,方形钟楼矗立顶部,其余部分为两层。从楼体多处的卷草纹雕饰,陈旧斑驳的木廊,依稀可见曾经的华丽和精致。主楼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清史所等单位办公用房。上了台阶进得楼里,楼道灰暗,屋顶却奇高,人走在里面,顿显矮了几分。主楼后的东西楼和后楼,新粉刷过的外墙红白相间,窗前走廊晾着衣服、拖把,看来住着人家。
出大门别过“铁狮子”,往西走不了几步,就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戏剧运动的倡导人之一欧阳予倩的故居(张自忠路5号)。门口标注着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但里面俨然一个“居民小区”,除一座尖顶、拱窗的欧式小楼还算醒目外,院子里已全然看不出当初的布局。一位推车进来的中年男子告诉我们,这里是欧阳予倩1949年从香港回到北京后的住所,现住着十多户人家。
再向西走二三十米就到了市级文保单位和敬公主府(张自忠路7号)。这里是清乾隆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下嫁后的赐第,民国后被北洋军阀政府陆军部所占,现为和敬府宾馆,也有不少单位在院中办公。原府规模可观,一些主要厅堂如今犹存,青砖灰瓦红漆门,红柱飞檐,有的地方正在修缮。
这是一条历史文化韵味很浓的大街。看这一串名称你就明白了:再往西有孙中山逝世纪念地、茅盾故居、宋庆龄故居、文天祥祠、僧格林沁祠、郭沫若故居、梅兰芳纪念馆、北海后门、什刹海、恭王府……这条街的旧迹,是需要耐心寻找的。一处处旧迹,虽未必光鲜夺目,但其中凝结的不相同的故事,不相同的历史轨迹,总存在一些不同的诱人之处。夕阳西下,我们的踏访只能暂告一段落。
北京正在重描京华历史风貌
■文/本报记者孙健敏
北京正在逐步恢复老北京的古都历史风貌。明城墙遗址公园、先农坛古坛区、天坛公园园外园、莲花池公园、什刹海荷花市场、普渡寺、五塔寺等老北京的旧景观已经先期浮出水面,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古河道公园的建成勾勒出了明清皇城的东侧和南侧的完整边界,成为来北京旅游观光的新去处。
从元、明、清至今,除了北伐战争后至新中国建立前的短暂时期,北京一直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在历史沧桑的变迁中,许多体现北京古都风貌的历史遗迹被逐渐淹没。从北京决定申奥那天开始,一个名为“人文奥运”的古都风貌保护计划便被摆到了议事日程上——2000年5月,北京市拨出了3.3亿元专款,准备用三年时间进行近百项文物古迹的抢修工作。从2003年到2008年的未来5年内,北京市投入文物保护的资金将达创纪录的13亿元。新近出台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了旧城内3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旧城外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将文物保护的重点从单体修缮转移到整治和改善环境,从旧景点保护转向成片保护、形成风貌,对我国惟一保存较好的封建皇城将予以整修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将全面再现它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格局,留住老北京的根。
从现在到2008年,“老北京”会陆续给你一些什么样的新惊喜?哪些旧景观已经或者即将对公众开放呢?
在当年帝王之都最重要的两条线——南北向的中轴线和东西向的朝阜路沿线上,中轴线南端的标志性建筑燕墩等景点正在复建过程中,轴线西侧的先农坛已整修一新,东侧的天坛神乐署也将在不久后完工。故宫后面景山地区的寿皇殿、雪池冰窑、御史衙门、黄化门城墙、火神庙等旧皇城中的重要景点正在修复中。朝阜路沿线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大高玄殿、宣仁庙、孚王府、东岳庙也已经开放或即将向社会开放。
北京城区内,明清皇城区、什刹海风貌区、国子监古建筑游览区、琉璃厂传统文化商业区、古城垣景区等五个最重要的区域,也将重现当年的历史风貌,皇城景区中的四合院街区和普渡寺将成为这里新的旅游特色。在什刹海,已部分开放的恭王府将在完成腾退工作后,全面开放,涛贝勒府也正在进行部分区域的腾退工作,醇亲王府和贤良祠已经开始了修复工作,这片历史上著名的达官显贵群集之地,将重现当年“满地月明如白昼,一灯人语共清宵”的盛景。在国子监,京城除故宫之外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正在努力恢复当年的原貌,国子监、孔庙、柏林寺等景点,都将成为这里新的亮点。此外,琉璃厂将重现“博戏聚焉”的文化特色,古城垣里的明城墙和元大都土城遗迹,都已经初具雏形。
在郊区,环拱京城的六大景区也将变得更加完整。其中最著名的西郊风景名胜区内,圆明园完成了部分挖掘和修复工作,含经堂考古发掘现场已经整理完毕,人们可以通过参观这一遗址,从根部认识中国的古建筑。颐和园将收回原来的“耕织图”景区,香山公园东门的勤政殿等古建筑群也将被恢复。在北京段长城风景保护区中,除了八达岭长城将进一步整治外,沿河城、鹿皮关、古北口和望京楼等地段的古长城都将重新修复。此外,在帝王陵寝保护区、京东运河文化带、宛平史迹保护区、京西寺庙景区将推出一些重要的修复景观。
相信在今后的几年里,北京在变得越来越新的同时,也会变得越来越“旧”,来北京旅游的人们会发现,北京将变得更有韵味。
历史长廊皇城根遗址公园
■文/水夫
紫禁城与王府井步行街之间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就坐落在历史上明清皇城东墙的位置。皇城根遗址公园南起长安街,北至平安大街,西邻南、北河沿大街,东到东皇城根北街、南街,串起了古城墙、古城门遗址、中法大学原址、北大红楼、老舍故居、欧美同学会等,为北京市中心增添了一处蕴涵古都历史文化风貌的绿色长廊。从去年9月开放以来,已成为备受青睐的旅游景点。
沿宽29米、长2.8公里的皇城根遗址公园从北往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出土的皇城根遗址上修复的一小段旧皇城墙,琉璃瓦,古城砖。遗址公园共设置了三处原皇城墙实物展示,包括中段的皇城东安门墙基桑墩遗址,南端深入地下的城基遗存展示台,加上以天然巨石环抱镂空勾画出的明清皇城图“金石图”,让人陷入对老北京悠久历史的遐想。
漫步园中石路,6件雕塑、3组浮雕群借景周边环境,向人们展示老北京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文脉。中法大学广场融入了西洋园林风格,草地上32颗光洁圆润的“露珠”雕塑活泼灵动;五四广场上,大型雕塑“翻开历史新一页”犹如一面飘扬的旗帜,周围18棵青松映衬,颂扬着“五四”精神、英雄气概,近旁屹立着“五四”运动策源地北大红楼,现重整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段有一个以老北京四合院为主题的景点,石榴、紫藤等庭院植物,陶土砖、花架、石桌、四合院台阶上的雕塑“对弈”等,充满老北京院落的生活情趣……
园中南入口下沉广场的叠泉、大型石雕“曲水流觞”、北入口的涌泉等“水景”,暗示着城墙下的旧御河,也为公园增加了灵性。从五四大街到灯市口西街约400米长的叠泉水池,10块淡红色花岗岩上用写意手法雕塑了祖国10处胜景,水流缓缓流下,有水时是泉,无水时是画,夏季形成“御泉夏爽”景观。
皇城根遗址公园也是一条长长的街心花园,总体绿化率达90%以上,满眼绿树繁花。尤其五四大街以南,600多株元宝枫、银杏,金秋时节形成了红黄相间的“银枫秋色”景观。连公园沿途的6个公共汽车站都是一个个可供游人休憩的绿色广场。
提示:公交2、60、112路等均可到达。游客还可游览附近的故宫、东华门小吃街、王府井步行街、考古所、美术馆
故宫和王府井大街之间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张旭摄
圆明园宫殿遗址重见天日
■文/本报记者孙健敏
圆明园之大,历来令人叹为观止,构成它的圆明、长春、绮春(万春)三大园林总占地面积5200余亩,比颐和园大出近千亩,鼎盛时仅园林宫殿的建筑面积就达16万平方米,还有山和湖,当年第一皇家园林的气派由此可见一斑。
以前到圆明园遗址公园却让人有种一头扎进了荒山野岭的感觉,除了在福海划划船,到北部的“西洋楼”景区看看残垣断壁和气势磅礴的地基,以遗址之名著称于世的圆明园,一直处在“废而无墟”的尴尬中,昔日繁华盛景缺乏可以让人插上想象翅膀的遗迹依托。含经堂遗址的重见天日,无疑缓解了这一矛盾。从2001年4月至今,已有面积达25000平方米的宫殿遗址在这里被重新发掘出来。
从圆明园东门往西走大约五分钟,就到达含经堂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发掘现场刚向游人开放。在一片广阔的平地上,分布着一些纵横交错的考古沟壑,原来被荒草和黄土掩埋的地下建筑结构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依稀透露出当年这片宫殿建筑的规模和工巧。
从现场配备的文字说明中了解到,含经堂始建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位于圆明园东部长春园内的中央大岛上。乾隆皇帝建造这座寝宫是准备日后退休“归政娱老”的,谁想建成之后却乐不思蜀,每年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故宫,而是在这里度过。
按由南至北的顺序参观这片遗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残缺的高台,正是当年宫殿正门的位置。往里,则是三大进庭院的地基部分。虽然只是地基,但是从它的面积和复杂精妙的结构中,依然能看到当年的恢宏景象。这里曾有过三幢主体建筑:南为有重檐琉璃大殿的含经堂,七开间,含经堂及宫门前广场,是乾隆会见外国使臣、各民族首领及设蒙古包宴的地方;中间是乾隆的书斋,原来廊壁嵌有重镌的淳化阁帖,故称淳化轩,是圆明园中最大一处宫殿建筑;北是蕴真斋,七开间。另有两组建筑与这些庭院相衬托,东为神心妙达(看戏殿)、大戏台和扮戏房,此外还有一条又称“买卖街”的长街,每年元宵前后,宫中的妃嫔们都会在这里与装扮成小商小贩的太监们,玩一玩讨价还价的游戏。西为梵香楼、涵光室、三友轩等。目前房屋的残存地砖、供暖设施、排水通道、石地漏等珍贵遗迹均已暴露出来,还发现了许多档案没有记载、暂时不知用途的设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地下供暖系统,采用了连地炕结构,地下炉膛的火道结构很完备,有专向地面供暖的火眼。与当时西方盛行的壁炉式取暖系统比,这套供暖系统不仅规模大得惊人,而且也更合理,从地面供热显然要比壁炉供热更均匀,烟道结构也使住客完全脱离了煤气中毒的危险。这些在故宫、颐和园等宫殿建筑里难以解剖的地下结构,在这里一览无遗。
在考古现场的文物陈列室里,还可以看到许多从这里挖出的文物。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批陶范,内部刻着一些预祝吉祥的文字和花纹。据介绍,这些陶范用来套住葫芦秧,使葫芦能长出特殊的花纹和形状来,供宫廷贵人赏玩。
目前正在发掘的,还有当年宏伟的圆明园大宫门遗址和坐落在绮春园内的正觉寺遗址,圆明园最重要的景观九州清宴也将开始考古发掘。不久的将来,更多藏在圆明园地下的秘密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提示:乘公交375、810、814可到达。
圆明园遗址公园含经堂考古发掘现场李东俊摄
红墙碧水菖蒲河
■文/本报记者江胜信
天安门东面东长安街的红墙背后,一条封盖了40年的皇城内重要古河道——菖蒲河今又重现。兼具秀水丽园和皇城根“京”味特色的菖蒲河公园,自今年国庆节免费开放以来,天天游客如云。
菖蒲河正名为外金水河,源自皇城西苑中海,西接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河,向东沿皇城南墙汇入御河,是老北京市中心河湖水系的重要一环。20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节日庆祝活动所用器材的存放问题,将劳动人民文化宫以东到南河沿大街的菖蒲河加上盖板,上面搭建起了仓库、民房、临时用房。这条体现历史文脉,又对城市景观具有重要影响的古河道变成了“暗渠”。从今年3月揭去第一块盖板起,仅仅半年时间,这条因长满香蒲而得名的小河,出落成了以510米水景为轴线,以三面红墙为背景,汇集名木异卉、奇石雕塑、古典建筑的新园林。
在北京最美丽的秋季,踏入公园,走近菖蒲河,徜徉曲径幽宅,
凭栏桥亭榭阁,河岸垂柳婆娑,百花吐艳,绿草如茵。小河绕过六十多棵古树蜿蜒,四座古色古香的小桥,十处临水平台,便于游人去亲近水中葱茏的菖蒲,红墙的倒影,嬉水的锦鲤,飞溅的瀑布。
园内的每一处景致都有灵性。东入口的“菖蒲迎春”,六扇花岗岩透雕石屏风,展现出四季花木繁盛、禽鸟欢鸣的美景,屏风前面是不锈钢艺雕“菖蒲球”,既点出公园的主题,又寓意菖蒲河的新生。龙头衔闸、清水倾泻的“天妃闸影”,设计上既紧扣历史渊源,又融入当代人对历史的遐想。
“东苑小筑”是一组传统的亭廊建筑,位于明代崇质宫旧址上,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红墙怀古”以红墙为背景,衬托6块巨大墨御石拼成的雕龙巨砚,砚池前嵌一幅王羲之《兰亭集序》,水边是雄浑如泰山的“五岳独尊”山形景观石,层峦叠嶂,飞瀑流泉,寄意明畅。“凌虚飞虹”取材于明代东苑凌虚亭和飞虹桥,单拱石桥飞虹桥像一条御带横跨菖蒲河,新建的凌虚亭是公园的最高点,登亭远眺,巍峨故宫和公园美景尽收眼底。流连其间,你会不由自主地回味景致背后的历史沧桑。
菖蒲河公园的另一妙笔,是北侧一组青砖灰瓦、红窗画檐的大宅第四合院群落。这组建筑再现了皇城根传统民居庭院风格,与紫禁城的雄伟壮丽相互映衬。四合院中尚未开放的皇城艺术馆将展示明清时期皇城的微缩模型。它们与东长安街皇城南墙、公园景色融为一体,并逐渐向北融入皇家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飞龙桥胡同、皇史
寻访平安大街的故居名楼
■文/本报记者吴娟
貌不惊人的平安大街两侧,实在是珠玑暗藏。这是上周末下午我们一行几人的体会。有人做过统计,平安大街上大大小小的古迹有30多处。
平安大街其实是东四十条、张自忠路、地安门东大街、地安门西大街、平安里西大街五条大街的统称,全长7公里。三年前平安大街开通,曾被媒体热炒。说起来,该街的“原型”应是民国初年已形成的“北皇城根大街”,只不过因当代的实际需要拓宽重建。也许为保存浓郁的京味儿,街道两旁建筑一律采纳青砖灰瓦的明清风格。一些建筑被商户租用,但多属门脸不大的小生意。
位于张自忠路3号的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属市级文保单位。气派的朱漆大门坐北朝南,两边一对相貌威猛的大石狮,石色偏暗,据说当年此路因此得名铁狮子胡同。院门左侧立有“3.18惨案发生地纪念碑”,1926年,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而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的刘和珍等47位烈士牺牲于此。隔马路与大门正对的是23米长的一堵影壁,其上砖雕清晰可见,滴水瓦檐保存完好。
进大门,迎面一幢青砖大楼,第一感觉是旧,但很特别,欧化的建筑,门券、廊檐、拱窗却饰以精细的砖雕。此院落原是清雍正第五子弘昼封和亲王之府邸,但已看不出当年的面貌。眼前的三组楼群为清末重建,都是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仿欧式建筑,以灰一至灰六号命名。主楼中部门厅为三层,方形钟楼矗立顶部,其余部分为两层。从楼体多处的卷草纹雕饰,陈旧斑驳的木廊,依稀可见曾经的华丽和精致。主楼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清史所等单位办公用房。上了台阶进得楼里,楼道灰暗,屋顶却奇高,人走在里面,顿显矮了几分。主楼后的东西楼和后楼,新粉刷过的外墙红白相间,窗前走廊晾着衣服、拖把,看来住着人家。
出大门别过“铁狮子”,往西走不了几步,就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戏剧运动的倡导人之一欧阳予倩的故居(张自忠路5号)。门口标注着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但里面俨然一个“居民小区”,除一座尖顶、拱窗的欧式小楼还算醒目外,院子里已全然看不出当初的布局。一位推车进来的中年男子告诉我们,这里是欧阳予倩1949年从香港回到北京后的住所,现住着十多户人家。
再向西走二三十米就到了市级文保单位和敬公主府(张自忠路7号)。这里是清乾隆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下嫁后的赐第,民国后被北洋军阀政府陆军部所占,现为和敬府宾馆,也有不少单位在院中办公。原府规模可观,一些主要厅堂如今犹存,青砖灰瓦红漆门,红柱飞檐,有的地方正在修缮。
这是一条历史文化韵味很浓的大街。看这一串名称你就明白了:再往西有孙中山逝世纪念地、茅盾故居、宋庆龄故居、文天祥祠、僧格林沁祠、郭沫若故居、梅兰芳纪念馆、北海后门、什刹海、恭王府……这条街的旧迹,是需要耐心寻找的。一处处旧迹,虽未必光鲜夺目,但其中凝结的不相同的故事,不相同的历史轨迹,总存在一些不同的诱人之处。夕阳西下,我们的踏访只能暂告一段落。
北京正在重描京华历史风貌
■文/本报记者孙健敏
北京正在逐步恢复老北京的古都历史风貌。明城墙遗址公园、先农坛古坛区、天坛公园园外园、莲花池公园、什刹海荷花市场、普渡寺、五塔寺等老北京的旧景观已经先期浮出水面,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古河道公园的建成勾勒出了明清皇城的东侧和南侧的完整边界,成为来北京旅游观光的新去处。
从元、明、清至今,除了北伐战争后至新中国建立前的短暂时期,北京一直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在历史沧桑的变迁中,许多体现北京古都风貌的历史遗迹被逐渐淹没。从北京决定申奥那天开始,一个名为“人文奥运”的古都风貌保护计划便被摆到了议事日程上——2000年5月,北京市拨出了3.3亿元专款,准备用三年时间进行近百项文物古迹的抢修工作。从2003年到2008年的未来5年内,北京市投入文物保护的资金将达创纪录的13亿元。新近出台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了旧城内3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旧城外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将文物保护的重点从单体修缮转移到整治和改善环境,从旧景点保护转向成片保护、形成风貌,对我国惟一保存较好的封建皇城将予以整修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将全面再现它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格局,留住老北京的根。
从现在到2008年,“老北京”会陆续给你一些什么样的新惊喜?哪些旧景观已经或者即将对公众开放呢?
在当年帝王之都最重要的两条线——南北向的中轴线和东西向的朝阜路沿线上,中轴线南端的标志性建筑燕墩等景点正在复建过程中,轴线西侧的先农坛已整修一新,东侧的天坛神乐署也将在不久后完工。故宫后面景山地区的寿皇殿、雪池冰窑、御史衙门、黄化门城墙、火神庙等旧皇城中的重要景点正在修复中。朝阜路沿线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大高玄殿、宣仁庙、孚王府、东岳庙也已经开放或即将向社会开放。
北京城区内,明清皇城区、什刹海风貌区、国子监古建筑游览区、琉璃厂传统文化商业区、古城垣景区等五个最重要的区域,也将重现当年的历史风貌,皇城景区中的四合院街区和普渡寺将成为这里新的旅游特色。在什刹海,已部分开放的恭王府将在完成腾退工作后,全面开放,涛贝勒府也正在进行部分区域的腾退工作,醇亲王府和贤良祠已经开始了修复工作,这片历史上著名的达官显贵群集之地,将重现当年“满地月明如白昼,一灯人语共清宵”的盛景。在国子监,京城除故宫之外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正在努力恢复当年的原貌,国子监、孔庙、柏林寺等景点,都将成为这里新的亮点。此外,琉璃厂将重现“博戏聚焉”的文化特色,古城垣里的明城墙和元大都土城遗迹,都已经初具雏形。
在郊区,环拱京城的六大景区也将变得更加完整。其中最著名的西郊风景名胜区内,圆明园完成了部分挖掘和修复工作,含经堂考古发掘现场已经整理完毕,人们可以通过参观这一遗址,从根部认识中国的古建筑。颐和园将收回原来的“耕织图”景区,香山公园东门的勤政殿等古建筑群也将被恢复。在北京段长城风景保护区中,除了八达岭长城将进一步整治外,沿河城、鹿皮关、古北口和望京楼等地段的古长城都将重新修复。此外,在帝王陵寝保护区、京东运河文化带、宛平史迹保护区、京西寺庙景区将推出一些重要的修复景观。
相信在今后的几年里,北京在变得越来越新的同时,也会变得越来越“旧”,来北京旅游的人们会发现,北京将变得更有韵味。
历史长廊皇城根遗址公园
■文/水夫
紫禁城与王府井步行街之间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就坐落在历史上明清皇城东墙的位置。皇城根遗址公园南起长安街,北至平安大街,西邻南、北河沿大街,东到东皇城根北街、南街,串起了古城墙、古城门遗址、中法大学原址、北大红楼、老舍故居、欧美同学会等,为北京市中心增添了一处蕴涵古都历史文化风貌的绿色长廊。从去年9月开放以来,已成为备受青睐的旅游景点。
沿宽29米、长2.8公里的皇城根遗址公园从北往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出土的皇城根遗址上修复的一小段旧皇城墙,琉璃瓦,古城砖。遗址公园共设置了三处原皇城墙实物展示,包括中段的皇城东安门墙基桑墩遗址,南端深入地下的城基遗存展示台,加上以天然巨石环抱镂空勾画出的明清皇城图“金石图”,让人陷入对老北京悠久历史的遐想。
漫步园中石路,6件雕塑、3组浮雕群借景周边环境,向人们展示老北京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文脉。中法大学广场融入了西洋园林风格,草地上32颗光洁圆润的“露珠”雕塑活泼灵动;五四广场上,大型雕塑“翻开历史新一页”犹如一面飘扬的旗帜,周围18棵青松映衬,颂扬着“五四”精神、英雄气概,近旁屹立着“五四”运动策源地北大红楼,现重整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段有一个以老北京四合院为主题的景点,石榴、紫藤等庭院植物,陶土砖、花架、石桌、四合院台阶上的雕塑“对弈”等,充满老北京院落的生活情趣……
园中南入口下沉广场的叠泉、大型石雕“曲水流觞”、北入口的涌泉等“水景”,暗示着城墙下的旧御河,也为公园增加了灵性。从五四大街到灯市口西街约400米长的叠泉水池,10块淡红色花岗岩上用写意手法雕塑了祖国10处胜景,水流缓缓流下,有水时是泉,无水时是画,夏季形成“御泉夏爽”景观。
皇城根遗址公园也是一条长长的街心花园,总体绿化率达90%以上,满眼绿树繁花。尤其五四大街以南,600多株元宝枫、银杏,金秋时节形成了红黄相间的“银枫秋色”景观。连公园沿途的6个公共汽车站都是一个个可供游人休憩的绿色广场。
提示:公交2、60、112路等均可到达。游客还可游览附近的故宫、东华门小吃街、王府井步行街、考古所、美术馆
故宫和王府井大街之间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张旭摄
圆明园宫殿遗址重见天日
■文/本报记者孙健敏
圆明园之大,历来令人叹为观止,构成它的圆明、长春、绮春(万春)三大园林总占地面积5200余亩,比颐和园大出近千亩,鼎盛时仅园林宫殿的建筑面积就达16万平方米,还有山和湖,当年第一皇家园林的气派由此可见一斑。
以前到圆明园遗址公园却让人有种一头扎进了荒山野岭的感觉,除了在福海划划船,到北部的“西洋楼”景区看看残垣断壁和气势磅礴的地基,以遗址之名著称于世的圆明园,一直处在“废而无墟”的尴尬中,昔日繁华盛景缺乏可以让人插上想象翅膀的遗迹依托。含经堂遗址的重见天日,无疑缓解了这一矛盾。从2001年4月至今,已有面积达25000平方米的宫殿遗址在这里被重新发掘出来。
从圆明园东门往西走大约五分钟,就到达含经堂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发掘现场刚向游人开放。在一片广阔的平地上,分布着一些纵横交错的考古沟壑,原来被荒草和黄土掩埋的地下建筑结构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依稀透露出当年这片宫殿建筑的规模和工巧。
从现场配备的文字说明中了解到,含经堂始建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位于圆明园东部长春园内的中央大岛上。乾隆皇帝建造这座寝宫是准备日后退休“归政娱老”的,谁想建成之后却乐不思蜀,每年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故宫,而是在这里度过。
按由南至北的顺序参观这片遗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残缺的高台,正是当年宫殿正门的位置。往里,则是三大进庭院的地基部分。虽然只是地基,但是从它的面积和复杂精妙的结构中,依然能看到当年的恢宏景象。这里曾有过三幢主体建筑:南为有重檐琉璃大殿的含经堂,七开间,含经堂及宫门前广场,是乾隆会见外国使臣、各民族首领及设蒙古包宴的地方;中间是乾隆的书斋,原来廊壁嵌有重镌的淳化阁帖,故称淳化轩,是圆明园中最大一处宫殿建筑;北是蕴真斋,七开间。另有两组建筑与这些庭院相衬托,东为神心妙达(看戏殿)、大戏台和扮戏房,此外还有一条又称“买卖街”的长街,每年元宵前后,宫中的妃嫔们都会在这里与装扮成小商小贩的太监们,玩一玩讨价还价的游戏。西为梵香楼、涵光室、三友轩等。目前房屋的残存地砖、供暖设施、排水通道、石地漏等珍贵遗迹均已暴露出来,还发现了许多档案没有记载、暂时不知用途的设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地下供暖系统,采用了连地炕结构,地下炉膛的火道结构很完备,有专向地面供暖的火眼。与当时西方盛行的壁炉式取暖系统比,这套供暖系统不仅规模大得惊人,而且也更合理,从地面供热显然要比壁炉供热更均匀,烟道结构也使住客完全脱离了煤气中毒的危险。这些在故宫、颐和园等宫殿建筑里难以解剖的地下结构,在这里一览无遗。
在考古现场的文物陈列室里,还可以看到许多从这里挖出的文物。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批陶范,内部刻着一些预祝吉祥的文字和花纹。据介绍,这些陶范用来套住葫芦秧,使葫芦能长出特殊的花纹和形状来,供宫廷贵人赏玩。
目前正在发掘的,还有当年宏伟的圆明园大宫门遗址和坐落在绮春园内的正觉寺遗址,圆明园最重要的景观九州清宴也将开始考古发掘。不久的将来,更多藏在圆明园地下的秘密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提示:乘公交375、810、814可到达。
圆明园遗址公园含经堂考古发掘现场李东俊摄
红墙碧水菖蒲河
■文/本报记者江胜信
天安门东面东长安街的红墙背后,一条封盖了40年的皇城内重要古河道——菖蒲河今又重现。兼具秀水丽园和皇城根“京”味特色的菖蒲河公园,自今年国庆节免费开放以来,天天游客如云。
菖蒲河正名为外金水河,源自皇城西苑中海,西接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河,向东沿皇城南墙汇入御河,是老北京市中心河湖水系的重要一环。20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节日庆祝活动所用器材的存放问题,将劳动人民文化宫以东到南河沿大街的菖蒲河加上盖板,上面搭建起了仓库、民房、临时用房。这条体现历史文脉,又对城市景观具有重要影响的古河道变成了“暗渠”。从今年3月揭去第一块盖板起,仅仅半年时间,这条因长满香蒲而得名的小河,出落成了以510米水景为轴线,以三面红墙为背景,汇集名木异卉、奇石雕塑、古典建筑的新园林。
在北京最美丽的秋季,踏入公园,走近菖蒲河,徜徉曲径幽宅,
凭栏桥亭榭阁,河岸垂柳婆娑,百花吐艳,绿草如茵。小河绕过六十多棵古树蜿蜒,四座古色古香的小桥,十处临水平台,便于游人去亲近水中葱茏的菖蒲,红墙的倒影,嬉水的锦鲤,飞溅的瀑布。
园内的每一处景致都有灵性。东入口的“菖蒲迎春”,六扇花岗岩透雕石屏风,展现出四季花木繁盛、禽鸟欢鸣的美景,屏风前面是不锈钢艺雕“菖蒲球”,既点出公园的主题,又寓意菖蒲河的新生。龙头衔闸、清水倾泻的“天妃闸影”,设计上既紧扣历史渊源,又融入当代人对历史的遐想。
“东苑小筑”是一组传统的亭廊建筑,位于明代崇质宫旧址上,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红墙怀古”以红墙为背景,衬托6块巨大墨御石拼成的雕龙巨砚,砚池前嵌一幅王羲之《兰亭集序》,水边是雄浑如泰山的“五岳独尊”山形景观石,层峦叠嶂,飞瀑流泉,寄意明畅。“凌虚飞虹”取材于明代东苑凌虚亭和飞虹桥,单拱石桥飞虹桥像一条御带横跨菖蒲河,新建的凌虚亭是公园的最高点,登亭远眺,巍峨故宫和公园美景尽收眼底。流连其间,你会不由自主地回味景致背后的历史沧桑。
菖蒲河公园的另一妙笔,是北侧一组青砖灰瓦、红窗画檐的大宅第四合院群落。这组建筑再现了皇城根传统民居庭院风格,与紫禁城的雄伟壮丽相互映衬。四合院中尚未开放的皇城艺术馆将展示明清时期皇城的微缩模型。它们与东长安街皇城南墙、公园景色融为一体,并逐渐向北融入皇家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飞龙桥胡同、皇史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