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反建筑的建筑---由CCTV新址说开去

admin 2003-02-13 来源: 网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因规模大、影响广而深受广大人士的关注。而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更是采取了国际招标,吸引了诸多国际和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和设计师。在投标的十个方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因规模大、影响广而深受广大人士的关注。而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更是采取了国际招标,吸引了诸多国际和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和设计师。在投标的十个方案中,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一举击败其他对手成为赢家,一时间,他的主设计师库哈斯成为京城人所津津乐道的人物。

专家评委认为这是一个不卑不亢的方案,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作为一个优美、有力的雕塑形象,它既能代表新北京的形象,又可以用建筑的语言表达电视媒体的重要性和文化性。其结构方案新颖、可实施,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专家评委认为能实施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

日前,大型工建因奥运的成功越来越多地成为当前建筑的主流。为了体现征集方案的公开、公正、平等,都采用了招标方式,并且一步到位,面向世界招标,在招标过程中中标的往往是一些国际知名建筑企业和个人。中国建筑市场的巨大商机和建筑设计的薄弱之处,已经呈现在世界面前。境外设计公司对中国建筑设计市场的渗透,已由点到面,况且这种渗透的趋势在世贸组织保护期临近结束的时候,会愈来愈强烈。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国际竞赛将会成为境外设计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建筑设计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址的国际招标是在更具体直观的层面上给了我们切身的体会,其意义不仅是我们第一次直面如此多的国际一流建筑师和一流的建筑事务所,而是中央电视台新址的方案所带来的对于建筑包容性、新形式与设计哲学的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冲击。中央电视台新址的国际招标触及了我们设计哲学的根基。

关于中央电视台新址

两个巨大的“Z”字交叉缠绕,一片由钢铁与玻璃组成的云,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洞,你的目光穿过洞,看到了更多的楼、蓝天、太空。这就是库哈斯为中央电视台所设计的新址。库哈斯说:“我们设想中的建筑应该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空间的意义,那应该是一种更加公共的、能够交流的方式。”

库哈斯和他的方案因其造型疯狂、表达新奇走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开始认真地研读这个类似一个巨型城市雕塑的作品。首先,它忽略甚至是抛开了所有我们关于城市与基地二维的线性分析,在基地上建立了一套完全自我的内在秩序,两座不同形态的塔楼在三维上构成了奇特的关联。其次,库哈斯也抛开了任务书中对于主要空间的安排,将大部分的演播空间放到了地下,因此释放了大部分的地面部分,成为城市空间中极富表情的场景。

此刻,我们传统的审美观和建筑的分析方法已无法回答这个方案所提出的问题,也无法解释这个方案产生的缘由,我们习惯上关于城市、轴线、功能的诸多理性思考,也在库哈斯的手中一一瓦解。我们如同一个拳手,毕全力于一击,却被消化于无形。库哈斯对于城市的思考,是建立于一种将传统审美彻底粉碎的基础之上,他对于传统摩天楼的态度,也归结于文本中的一句惊人的煽情话语:“摩天楼扶摇直上,创造力轰然倒地”。

带着大师光环的方案,在征服周围环境的同时,也征服了业主与评委。我们看到的是争相与大师合影的场景,也看到了评委对于库哈斯方案的至高评价,库哈斯的方案将对中国的建筑与结构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它对于北京的意义,将不亚于埃菲尔铁塔对于巴黎的意义。

《错乱的纽约》——“拥挤文化”

早在1978年,库哈斯就将关于“纽约”这个城市的研究,纳入《错乱的纽约》一书中。在这本书里,他设计了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如:囚禁中的城市、斯芬克斯旅店、福利宫殿大厦、游泳池的故事。

他想证明,即使是建筑上最不重要的细节,它所展现的永久性和大都会不断变更的不稳定性也是互不相容的。在这场冲突中,大都会无疑是胜利者。在这个事实不断渗透的现实中,建筑被降格至一件玩物的位置上,它不过是历史和记忆幻影的装饰载体。在曼哈顿,这个冲突用一种聪明的方法解决了:一座变化发展的建筑都应具备纪念性的氛围和内在(表现)操作的不稳定性这样的双重关系。它的室内是不同计划和活动的动态组合,不断改变,但又独立于建筑外表。曼哈顿的“天才”之处在于建筑外表和其内部表现之间的简单分裂,它保留了建筑外部形象的完整性,这才是曼哈顿真正的迷人之处。这个观点所展现的大都会“拥挤文化”不再是令人遗憾和不可原谅的,而是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

这本书透视出雷姆·库哈斯乐观的现代主义精神,以及对当今一切文化现象宽容的接受。它奠定了雷姆·库哈斯梦想建筑师的地位,也改变了我们这一代青年建筑师对城市、对建筑的传统理念,如果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前辈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所写的《走向新建筑》是本世纪初工业社会的建筑宣言,那么《错乱的纽约》则是本世纪末消费社会的建筑与都市宣言,带来的是与前者同样的社会震撼力。

《错乱的纽约》之后,库哈斯几乎花了二十年不停地建筑,努力实现或证实他早年在书中所提出的建筑理想和宣言,特别是外表与内在行为简单分裂论。

在外表上,库哈斯试图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轻松的感觉,并没有对内部发生的一切有任何的暗示;而实际上,他却对其内部展示的“空”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建筑与都市内的“空”并非“真空”,他要给你一切的可能性,调动你的激情,幻想“虚无”。他要创造一种让你有无限欲望、要进去窥视的“空”,在建筑和大都会的空间里去创造一种拥挤的文化。正如勒·柯布西埃、马塞尔·杜尚曾经给后人设下的无数令人迷幻的陷阱一样,库哈斯这位天才建筑师也给我们这代人设下了迷人的圈套。

“存在的便是合理的”

这是德国著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重要理论之一,黑格尔曾经以其强大的辩证法来论证这一理论。理论上的事无法明确说对与错,库哈斯将这一理论应用在建筑上,虽然听起来有点颓废荒诞的色彩,但是却掩饰不住库哈斯性格中严肃的一面。从1996年1月至1997年1月,他在哈佛的研究课题转向全球经济发展最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把深圳、东莞、广州、珠海、澳门和香港等地作为他的研究场所,采访了当地的规划师、建筑师、官员、教授、学者和学生,并重新把“新的都市条件”整理编成《珠江三角洲》的小册子展示于当年德国卡塞尔艺术文献展。

正如他的前辈建筑大师、多才多艺的勒·柯布西埃,所有影响当今建筑、都市发展的主题——社会、经济、文化、地理变迁等——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化的动态影响,才是真正令他感到兴奋的事情。

与前半个世纪提倡“国际风格”、“方盒子”,把自己的一套主观臆想无情地渗透到全世界的勒·柯布西埃不同,库哈斯认为虽然每一个建筑师都有机会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作品,但更应把自己的兴趣与每个国家的文化相互渗透,这样他的作品才可能有持续的生命力。库哈斯自己便是这样的建筑师,人住在伦敦,事务所在鹿特丹,教书哈佛,而作品则散落在世界各地。

虽然全球化的趋势已成为当今建筑最重要的特色,毕竟像勒·柯布西埃大师们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了。雷姆·库哈斯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多元、矛盾和冲突的不确定性才是建筑在每一个时代的永恒主题,也是建筑得以不被历史淘汰的根本所在。他本人一开始便是这种浪漫的现实主义者,更是具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家和时代观念的创造者。


(OMA建筑事务所作品)

文/赵丽萍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