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生态文明任重道远 和谐共处绿山川
admin
2003-03-12
来源:
网
今天是我国第二十五个植树节。在“两会”代表委员的讨论中,生态建设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他们表示,加强以林业建设为主体的生态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生产发展、生
今天是我国第二十五个植树节。在“两会”代表委员的讨论中,生态建设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他们表示,加强以林业建设为主体的生态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六大工程成就卓著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马福委员说,“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改善生态的重大决心。”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在内的六大工程,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达11.66亿亩,比过去近50年我国造林保存面积多4.66亿亩,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举世罕见。
5年建设,突飞猛进。仅去年,我国造林绿化就突破1亿亩大关,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林速度最快、造林质量最好的一年。六大工程所涵盖的区域,生态开始逐渐好转。
黑龙江省伊春市市长李延芝代表来自东北林区,她深有感触地说,林业生态建设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包括伊春在内的东北林区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
内蒙古林区同样地处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蒙古森工集团董事长、林管局局长孙扎根代表认为,全面禁止采伐天然林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拨专款解决林区工人社会统筹、林业管护费用问题,使林业工人顺利地实现了从“砍林人”到“护林人”的转变,保障了“天保工程”的成功实施。
生态危机不容忽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代表说,尽管这几年生态建设成绩显著,但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从根本上遏制,涝、旱、沙、水土流失四大灾害仍然威胁着中华民族。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无序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仍在加剧。代表、委员们提供的有关数据更令人担忧:全国沙漠化土地已达26亿亩,并且仍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其面积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水土流失面积达55亿亩,因之被毁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流失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每年有超过3亿亩的良田遭受旱灾,经济损失达到2300亿元;每3年出现一次大涝,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屡屡告急……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王忠林代表说,我国每年因干旱、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亿元,恶劣的生态环境依然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症结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委员说,全民族都要不断加强生态的危机意识,提高对生态建设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能因为生态建设有了初步成果就止步不前。
生态文明任重道远
生态恶化,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恢复生态,犹如愚公移山,非一日之功。
王忠林代表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其中一条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为新时期林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林管局局长柏广新代表认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优美的生态还是城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在我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现代化建设中,林业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生态文明任重道远,我们既要有必胜的信心,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江西省林业厅厅长严金亮代表如是说。他认为,国家对生态建设的有关政策应坚持不懈地执行和贯彻下去,不能中断,不能走样。
以保护野生动物闻名的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志刚代表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也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最终标志。
六大工程成就卓著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马福委员说,“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改善生态的重大决心。”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在内的六大工程,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达11.66亿亩,比过去近50年我国造林保存面积多4.66亿亩,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举世罕见。
5年建设,突飞猛进。仅去年,我国造林绿化就突破1亿亩大关,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林速度最快、造林质量最好的一年。六大工程所涵盖的区域,生态开始逐渐好转。
黑龙江省伊春市市长李延芝代表来自东北林区,她深有感触地说,林业生态建设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包括伊春在内的东北林区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
内蒙古林区同样地处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蒙古森工集团董事长、林管局局长孙扎根代表认为,全面禁止采伐天然林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拨专款解决林区工人社会统筹、林业管护费用问题,使林业工人顺利地实现了从“砍林人”到“护林人”的转变,保障了“天保工程”的成功实施。
生态危机不容忽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代表说,尽管这几年生态建设成绩显著,但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从根本上遏制,涝、旱、沙、水土流失四大灾害仍然威胁着中华民族。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无序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仍在加剧。代表、委员们提供的有关数据更令人担忧:全国沙漠化土地已达26亿亩,并且仍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其面积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水土流失面积达55亿亩,因之被毁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流失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每年有超过3亿亩的良田遭受旱灾,经济损失达到2300亿元;每3年出现一次大涝,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屡屡告急……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王忠林代表说,我国每年因干旱、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亿元,恶劣的生态环境依然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症结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委员说,全民族都要不断加强生态的危机意识,提高对生态建设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能因为生态建设有了初步成果就止步不前。
生态文明任重道远
生态恶化,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恢复生态,犹如愚公移山,非一日之功。
王忠林代表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其中一条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为新时期林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林管局局长柏广新代表认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优美的生态还是城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在我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现代化建设中,林业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生态文明任重道远,我们既要有必胜的信心,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江西省林业厅厅长严金亮代表如是说。他认为,国家对生态建设的有关政策应坚持不懈地执行和贯彻下去,不能中断,不能走样。
以保护野生动物闻名的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志刚代表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也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最终标志。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