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应重视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
admin
2003-03-14
来源:
网
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小区中人群行为形成一般包括五
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小区中人群行为形成一般包括五个过程:(1)若干个体聚集在一起为某一共同注意的目标而相互交往,相互影响;(2)受到某种特殊鼓动;(3)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出现极化性的倾向;(4)产生为实现共同目标的行动;(5)对环境重新估计。
作为环境设计师,对人群行为的研究,包括活动者、伴随的活动空间环境的研究,量与形、空间与时间界限、形态特征的研究等等,是创立任何空间环境的基础。
物质环境是阻碍或方便人们的有意向的一种手段。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要关注在小区中居住、工作、过路、维修、管理的人,对那些最常接触环境、使用环境并与环境发生密切关系的人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分析他们如何感知、想象和感受场所,通过研究他们在一定时间循环中(一天)活动的踪迹,来评价一个场所,找出每一个场所的关键功能,作为设计该空间内在和谐的支柱。
一个好的室外环境支持有目的的行为,并与使用者的行为相适应,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了解居民是否有空间进行活动?地块大小、人的间隔有无拥挤感?有无相应的设施和管理?各种环境因子能否强化基地的气氛和结构?隐藏及显露的功能?有无足够的照明等等?
还要了解他们的各种行为:晨运、上学放学、上班下班;从小区大门到家怎么走;沿路看什么;与邻居交谈;怎样通过环境显示身份与财富;闲逛;倒垃圾;寄信;傍晚坐在户外、各种游戏活动、散步等等;处理好种种行为之间的冲突,提供较为优化的适应性设计:做好容量控制、合理的交通安排、各空间的独立性及连贯性、各种设施操作的简易性、资源保护以及弹性的规划程序,将以上各种因子之间的关系反复比较取舍,最终达到优良的适应性与适合性。
清晨,参与晨练的中老年人居多,应有就近方便的活动场地及锻炼设施。上班上学的车流、行人流,在方便快速通过的同时,可以见到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之后,在小区中活动的主要人群是老年人、婴幼儿照顾孩子做家务的工人、维修工、物业管理人员等,照顾他们活动及和睦交往的场地及设施合理的交通就很重要。下午中小学生回来后,游戏活动的场所,应适当远离住宅,减少对住户的干扰。有限的硬质铺装应具有多功能性,方便球类活动。晚饭后应有宜人的散步环路,并设置休息交往的小品等。
设计中还应注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如人们在推开门、走上台阶、入座、挖掘、攀爬时产生的行为对环境的要求,景观设计师经观察及收集这些资料,将其运用到设计当中去,可以有效地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
设计中应注意避免出现令人跌倒、绊交之处;避免使人产生犹豫、相撞、退回、寻求躲避风雨的场所,还要尽量规避令人们产生明显的愤懑、恐惧、沮丧等情绪的地方。
良好的设计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要求设计师注意观察,人们可能在哪里及如何交往(友善的点头、招手、巧遇;在车流边上欣喜地交谈;在隐蔽的角落亲密的约会等等),根据人们的行为特征,合理地组织交往空间。例如:散步道过宽,使人们不易接近,适当收窄可以促使人们在礼貌避让的同时,友善地打招呼,顺利地进行交往。
注意住宅中使用者故意改变环境的情况:座椅重排、在观景窗上加遮阳板、爬围墙、在人行道上停车等。人们在入座前,有挪动后再坐下的行为特征,活动的坐凳则更适合人们使用。建筑的西南侧可种植高大落叶乔木,夏季防晒,冬季采暖。小区的入口及交通组织不合理,常导致人们破坏绿化、护栏甚至爬围墙。人们总是有就近、安全停放车辆的需求,楼道入口前的硬地铺装应尽可能地多功能化,适合活动及停车等多种需要,硬地周边种大树遮荫,加强硬地的渗水性,活动不密集处嵌入地被,软化硬地。
考虑各种空间的可达性,也就是使用者能够接触他人、公共设施、资源、信息或场所的程度,这是基地的基本优势,不同的社会群体--如老年人、青年人、残疾者等等,在涉及可达性方面具有多样性。私密性、社会接触、购物、工作或上学的距离、不同活动之间的臆想顺序,以及对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的各种规定等等,都是可达性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使用者认为足够的或最适度的可达性,包括使用者最需要到达的是什么。
小区中的使用者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包括人体的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表现为个体的主观状态和个性倾向性,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始动力,也是个性化积极性的源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将会不断提高和发展,作为景观设计师应该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了解人们各种需求的变化,为使用者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作者/罗华
作为环境设计师,对人群行为的研究,包括活动者、伴随的活动空间环境的研究,量与形、空间与时间界限、形态特征的研究等等,是创立任何空间环境的基础。
物质环境是阻碍或方便人们的有意向的一种手段。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要关注在小区中居住、工作、过路、维修、管理的人,对那些最常接触环境、使用环境并与环境发生密切关系的人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分析他们如何感知、想象和感受场所,通过研究他们在一定时间循环中(一天)活动的踪迹,来评价一个场所,找出每一个场所的关键功能,作为设计该空间内在和谐的支柱。
一个好的室外环境支持有目的的行为,并与使用者的行为相适应,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了解居民是否有空间进行活动?地块大小、人的间隔有无拥挤感?有无相应的设施和管理?各种环境因子能否强化基地的气氛和结构?隐藏及显露的功能?有无足够的照明等等?
还要了解他们的各种行为:晨运、上学放学、上班下班;从小区大门到家怎么走;沿路看什么;与邻居交谈;怎样通过环境显示身份与财富;闲逛;倒垃圾;寄信;傍晚坐在户外、各种游戏活动、散步等等;处理好种种行为之间的冲突,提供较为优化的适应性设计:做好容量控制、合理的交通安排、各空间的独立性及连贯性、各种设施操作的简易性、资源保护以及弹性的规划程序,将以上各种因子之间的关系反复比较取舍,最终达到优良的适应性与适合性。
清晨,参与晨练的中老年人居多,应有就近方便的活动场地及锻炼设施。上班上学的车流、行人流,在方便快速通过的同时,可以见到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之后,在小区中活动的主要人群是老年人、婴幼儿照顾孩子做家务的工人、维修工、物业管理人员等,照顾他们活动及和睦交往的场地及设施合理的交通就很重要。下午中小学生回来后,游戏活动的场所,应适当远离住宅,减少对住户的干扰。有限的硬质铺装应具有多功能性,方便球类活动。晚饭后应有宜人的散步环路,并设置休息交往的小品等。
设计中还应注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如人们在推开门、走上台阶、入座、挖掘、攀爬时产生的行为对环境的要求,景观设计师经观察及收集这些资料,将其运用到设计当中去,可以有效地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
设计中应注意避免出现令人跌倒、绊交之处;避免使人产生犹豫、相撞、退回、寻求躲避风雨的场所,还要尽量规避令人们产生明显的愤懑、恐惧、沮丧等情绪的地方。
良好的设计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要求设计师注意观察,人们可能在哪里及如何交往(友善的点头、招手、巧遇;在车流边上欣喜地交谈;在隐蔽的角落亲密的约会等等),根据人们的行为特征,合理地组织交往空间。例如:散步道过宽,使人们不易接近,适当收窄可以促使人们在礼貌避让的同时,友善地打招呼,顺利地进行交往。
注意住宅中使用者故意改变环境的情况:座椅重排、在观景窗上加遮阳板、爬围墙、在人行道上停车等。人们在入座前,有挪动后再坐下的行为特征,活动的坐凳则更适合人们使用。建筑的西南侧可种植高大落叶乔木,夏季防晒,冬季采暖。小区的入口及交通组织不合理,常导致人们破坏绿化、护栏甚至爬围墙。人们总是有就近、安全停放车辆的需求,楼道入口前的硬地铺装应尽可能地多功能化,适合活动及停车等多种需要,硬地周边种大树遮荫,加强硬地的渗水性,活动不密集处嵌入地被,软化硬地。
考虑各种空间的可达性,也就是使用者能够接触他人、公共设施、资源、信息或场所的程度,这是基地的基本优势,不同的社会群体--如老年人、青年人、残疾者等等,在涉及可达性方面具有多样性。私密性、社会接触、购物、工作或上学的距离、不同活动之间的臆想顺序,以及对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的各种规定等等,都是可达性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使用者认为足够的或最适度的可达性,包括使用者最需要到达的是什么。
小区中的使用者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包括人体的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表现为个体的主观状态和个性倾向性,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始动力,也是个性化积极性的源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将会不断提高和发展,作为景观设计师应该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了解人们各种需求的变化,为使用者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作者/罗华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