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政协委员谈生态环境建设我们要和自然“拼杀”多久

admin 2003-03-16 来源: 网
  在人们日益强调环境保护的今天,一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给人警醒:盲目地利用内陆河流的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建设人工绿洲,结果导致河流下游断流,大面积天然绿洲退化;盲目
  在人们日益强调环境保护的今天,一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给人警醒:盲目地利用内陆河流的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建设人工绿洲,结果导致河流下游断流,大面积天然绿洲退化;盲目地强调“人进沙退”,结果却尝到“沙进人退”的恶果。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委员们的热门话题。

  我们和自然究竟应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避免这种生态环境边建设边破坏的状况再次发生?我们还要和自然“拼杀”吗?

  “植树造林不能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建设一个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新系统,而是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要因地制宜。”林业专家沈国舫委员的上述观点,得到不少政协委员的首肯。

  “现在一些地方为了美化环境,不加调查研究就盲目地将森林中的大树移植到城市中,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不但成活率低,还破坏了森林中的生态环境。这种打着环保旗号破坏环境的事,必须予以禁止。”黄维义委员对这种所谓的“生态环境建设”深恶痛绝。

  委员们认为,现在有一些关于通过植树造林“人进沙退”的典型,这需要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加以分析,以防止误导。“人进沙退”只有在以前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而造成土地沙化的局部地方,采取合理的恢复重建措施,才有可能实现。

  沈国舫委员认为,森林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但应根据科学规律,在适当的地方采用适当的树种及其组合进行绿化,千万不能片面地把植树造林当成生态环境建设的同义语。因为大自然的生息运转有其自己的规律,人类的一厢情愿无法代替。生态环境建设,既要强调人为治理,更要重视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以后再进行植树造林等生态环境建设时,最好先请一些专家进行调查分析,弄清楚利弊,然后再决策也不迟。千万不要一拍脑袋就下达指令。”黄维义委员提醒有关职能部门。

  一些委员特别指出,我们要限制和消除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起破坏作用的干扰因素,要从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出发,否则再多的资金投入,规模再大的生态建设,也只能修修补补,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