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筑造人类体育建筑的丰碑
admin
2003-03-28
来源:
网
标志着一个古老民族伟大变革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一个雄伟的建筑尽情诠释。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26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设计竞赛方案展上,中
标志着一个古老民族伟大变革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一个雄伟的建筑尽情诠释。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26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设计竞赛方案展上,中外建筑大师们的13个作品,正试图将这个理想化作现实。
当一个个浩大而绚烂的建筑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历史已被呈现得如此真实。
“多元化”,“前所未见”,“开创性”,这是评委们写下的话语。而走进这个展览,融入史诗般壮丽的奥运会赛场设计,人们的感受还不仅仅是这些。
普利茨奖建筑师力创惊世之作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是一对“异姓兄弟”。1950年他们同年出生在瑞士巴塞尔城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他们今后将携手成为荣获世界建筑最高荣誉――普利茨奖的建筑师。后来,他们共同在苏黎世完成了建筑专业的学习。
他们热恋故土,把建筑事务所设在了家乡,家乡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铁路信号站被他们打造成了世界精品。那是一个不规则的立方体,铜质的金属外表隐含着丰富的肌理,这无比简洁的一笔掀动了人们无限的思绪。
人们希望他们留下更多的“纪念碑”。体育场的老板们找来了,可是他们只愿给巴塞尔足球队设计主场。他们说,他们只属于这支球队,他们是这支球队狂热的球迷。
然而这一次,他们终于决定要在巴塞尔之外的一个地方,在遥远的中国北京,建一个体育场了。
被中外评委们一致公认为在这次国家体育场设计竞赛中将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作品,正是由这对好兄弟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的。
热爱体育的人自然懂得体育建筑的真谛。他们设计的这个建筑作品,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不可思议的是,内部没有一根立柱!这无疑是以观众和运动员为中心的,观众能够获得最佳的视野,运动员将得到最大的激励。由于建筑是由纯粹的结构与透明的膜材料筑成,在有形与无形之中,观众就自然地成为了建筑的一部分。
而这个建筑起伏变化的外观,又缓和了建筑物巨大的体量感,并赋予体育场以戏剧性和震撼力的形体。国家体育场的形象完美纯净,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它就像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却又简洁而典雅。毫无疑问,它将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这是一个崭新的殿堂!它营造了一种气氛,那就是家的气氛!”同样获得过普利茨奖的荷兰建筑大师库哈斯被这个作品折服了。“新的北京正需要这样的建筑来表达。它不仅仅是北京所需要的,其中还包含了最具普遍性的价值,那就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朴素与雄伟的完美结合。”
中国建筑师独创“浮空开启屋面”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教材就是他们俩的作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年轻的建筑师刘康宏向记者谈及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时,心中充满敬意,“不过,这一次能够与他们同场竞技,我们并不会丧失信心。”
刘康宏与同事们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王兵的带领下,苦战了3个月,完成了一个同样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他们与赫尔佐格、德梅隆一道获得了这次竞赛的优秀奖。
这群年轻的中国建筑师们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体育场屋顶开启方式——“浮空开启屋面”。体育场的屋顶是一个由缆绳联系着的表面积3.9万平方米的飞艇,由刚性观光走廊、8根构架式龙骨、隔层网、氦气囊及外蒙皮构成,不仅可以通过设置在体育场顶部的收放系统实现屋面的升降,满足体育场顶盖的开启、移动和关闭的要求;同时,还可以通过浮游在200米高空中搭载的巨幅广告以及空中观光走廊,为业主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
“从北京干燥少雨的气候特点、比赛要求的露天性以及草坪的维护考虑,可开启屋面的利用率均较低,如何收回投资成本并利用其特点创造利润,是一个重大课题,这正是本次设计的出发点。”刘康宏说。
中国的文化内涵被他们引入其中,体育场被覆以透明的膜结构,如一池荡漾的碧水,而浮空屋面的起降,正与之构成“投玉入波,誓与神为约”的意境,而这恰是中国古老的祭祀仪式;“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暗示着奥林匹克精神的无限延续和发展。
中日建筑师描绘“天空体育场”
分享这次竞赛3个优秀奖荣誉的,还有日本株式会社佐藤综合计画与中国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他们充满豪情地将他们的作品命名为“天空体育场”。
这确是一个纯净的自然境界:葱绿的森林,静谧流淌的河流,将把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铸成都市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城市”。
中日建筑师所理想的国家体育场正是这个“生态城市”的中心。巨大的体育场在平缓的绿丘之上萦绕着白云般的悬浮大屋顶,这个高技术的“白云大屋顶”不但将为奥运会提供最高的舒适度,赛后还将成为和平、竞技的象征空间,形成体育、交流、观光、购物的中心性的城市空间。
最令人瞩目的是这片屋顶中央形似花瓣的半月型玻璃屋面,屋面可相对旋转,平行滑动,开启时犹如盛开的花蕾。屋顶开合一次所需电费约214元,非常低廉,开合时间为20分钟。如方案得以实施,这种建筑形式将成为世界首例。
“为形成和完善这个方案,我们在中日之间往返了10多回,前后构想了10多个方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胡绍学对记者说,“经我们统计,世界上屋面可开启的体育场有19个,其中11个在日本。中国国家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10万人,是迄今世界最大的可开启屋面的体育场。
“可开启屋面的体育场能够满足各种气候条件,内部也能灵活使用。没有比赛时,它可以办展览、开音乐会。而我们设计的这个作品,可开启屋面由玻璃制造,这样还能充分满足日照,有利于对草坪的养护。”
四合院与“梦想开启的舞台”
未能获得优秀奖的其他10个建筑方案,也不乏精品之作。
曾设计了著名的日本札幌体育场的日本建筑师原广司与日本大成建筑事务所合作的中国国家体育场方案,从北京的四合院获得灵感,四方围合的体育场屋顶可上下翻启,其中增设临时坐席。
“从四合院形态引伸而来的屋顶的开合方式,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实践。”原广司在设计书中写道,“这将是梦想开启的舞台!”
主笔悉尼奥运会场馆设计的澳大利亚HOK建筑公司也在发掘中国古老文明的精华。他们从中国明代的碗和硬币的造型得到启示,将这种形态融入到奥运会体育场之中,以寓示“人类进步的象征,富有创造力和经济繁荣的标志”。这个体育场在顶部设计了一个观光散步走廊,以满足世界各地的人们登上地标建筑物俯瞰城市的期望,赛后它还将作为“跟随奥运火炬路径登顶”的主题活动场地进入旅游市场。
展览会上,人们还看到法国建筑师设计的如同大鹏展翅般的体育场形态、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如樱花般绽放的体育场建筑、墨西哥建筑师设计的由五块曲线型屋面组成的宏大场馆、美国建筑师设计的有如中国飞檐式屋顶般雄伟的建筑……
“本次竞赛对当前世界上已出现过的体育场活动屋顶的开启方式基本都有反映,并且有进一步的创新。13个方案的开启屋面形式各有特点,有平面翻转式的,球面旋转式的,平面平移式的,风琴折叠式的,等等。”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黄艳对记者说。
“这次设计竞赛代表了世界上最新的最有创造力的设计方向。我们完全可以相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拥有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体育场。”这次竞赛的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作出的这番评论掷地有声。(完)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26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设计竞赛方案展上,中外建筑大师们的13个作品,正试图将这个理想化作现实。
当一个个浩大而绚烂的建筑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历史已被呈现得如此真实。
“多元化”,“前所未见”,“开创性”,这是评委们写下的话语。而走进这个展览,融入史诗般壮丽的奥运会赛场设计,人们的感受还不仅仅是这些。
普利茨奖建筑师力创惊世之作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是一对“异姓兄弟”。1950年他们同年出生在瑞士巴塞尔城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他们今后将携手成为荣获世界建筑最高荣誉――普利茨奖的建筑师。后来,他们共同在苏黎世完成了建筑专业的学习。
他们热恋故土,把建筑事务所设在了家乡,家乡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铁路信号站被他们打造成了世界精品。那是一个不规则的立方体,铜质的金属外表隐含着丰富的肌理,这无比简洁的一笔掀动了人们无限的思绪。
人们希望他们留下更多的“纪念碑”。体育场的老板们找来了,可是他们只愿给巴塞尔足球队设计主场。他们说,他们只属于这支球队,他们是这支球队狂热的球迷。
然而这一次,他们终于决定要在巴塞尔之外的一个地方,在遥远的中国北京,建一个体育场了。
被中外评委们一致公认为在这次国家体育场设计竞赛中将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作品,正是由这对好兄弟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的。
热爱体育的人自然懂得体育建筑的真谛。他们设计的这个建筑作品,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不可思议的是,内部没有一根立柱!这无疑是以观众和运动员为中心的,观众能够获得最佳的视野,运动员将得到最大的激励。由于建筑是由纯粹的结构与透明的膜材料筑成,在有形与无形之中,观众就自然地成为了建筑的一部分。
而这个建筑起伏变化的外观,又缓和了建筑物巨大的体量感,并赋予体育场以戏剧性和震撼力的形体。国家体育场的形象完美纯净,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它就像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却又简洁而典雅。毫无疑问,它将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这是一个崭新的殿堂!它营造了一种气氛,那就是家的气氛!”同样获得过普利茨奖的荷兰建筑大师库哈斯被这个作品折服了。“新的北京正需要这样的建筑来表达。它不仅仅是北京所需要的,其中还包含了最具普遍性的价值,那就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朴素与雄伟的完美结合。”
中国建筑师独创“浮空开启屋面”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教材就是他们俩的作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年轻的建筑师刘康宏向记者谈及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时,心中充满敬意,“不过,这一次能够与他们同场竞技,我们并不会丧失信心。”
刘康宏与同事们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王兵的带领下,苦战了3个月,完成了一个同样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他们与赫尔佐格、德梅隆一道获得了这次竞赛的优秀奖。
这群年轻的中国建筑师们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体育场屋顶开启方式——“浮空开启屋面”。体育场的屋顶是一个由缆绳联系着的表面积3.9万平方米的飞艇,由刚性观光走廊、8根构架式龙骨、隔层网、氦气囊及外蒙皮构成,不仅可以通过设置在体育场顶部的收放系统实现屋面的升降,满足体育场顶盖的开启、移动和关闭的要求;同时,还可以通过浮游在200米高空中搭载的巨幅广告以及空中观光走廊,为业主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
“从北京干燥少雨的气候特点、比赛要求的露天性以及草坪的维护考虑,可开启屋面的利用率均较低,如何收回投资成本并利用其特点创造利润,是一个重大课题,这正是本次设计的出发点。”刘康宏说。
中国的文化内涵被他们引入其中,体育场被覆以透明的膜结构,如一池荡漾的碧水,而浮空屋面的起降,正与之构成“投玉入波,誓与神为约”的意境,而这恰是中国古老的祭祀仪式;“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暗示着奥林匹克精神的无限延续和发展。
中日建筑师描绘“天空体育场”
分享这次竞赛3个优秀奖荣誉的,还有日本株式会社佐藤综合计画与中国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他们充满豪情地将他们的作品命名为“天空体育场”。
这确是一个纯净的自然境界:葱绿的森林,静谧流淌的河流,将把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铸成都市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城市”。
中日建筑师所理想的国家体育场正是这个“生态城市”的中心。巨大的体育场在平缓的绿丘之上萦绕着白云般的悬浮大屋顶,这个高技术的“白云大屋顶”不但将为奥运会提供最高的舒适度,赛后还将成为和平、竞技的象征空间,形成体育、交流、观光、购物的中心性的城市空间。
最令人瞩目的是这片屋顶中央形似花瓣的半月型玻璃屋面,屋面可相对旋转,平行滑动,开启时犹如盛开的花蕾。屋顶开合一次所需电费约214元,非常低廉,开合时间为20分钟。如方案得以实施,这种建筑形式将成为世界首例。
“为形成和完善这个方案,我们在中日之间往返了10多回,前后构想了10多个方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胡绍学对记者说,“经我们统计,世界上屋面可开启的体育场有19个,其中11个在日本。中国国家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10万人,是迄今世界最大的可开启屋面的体育场。
“可开启屋面的体育场能够满足各种气候条件,内部也能灵活使用。没有比赛时,它可以办展览、开音乐会。而我们设计的这个作品,可开启屋面由玻璃制造,这样还能充分满足日照,有利于对草坪的养护。”
四合院与“梦想开启的舞台”
未能获得优秀奖的其他10个建筑方案,也不乏精品之作。
曾设计了著名的日本札幌体育场的日本建筑师原广司与日本大成建筑事务所合作的中国国家体育场方案,从北京的四合院获得灵感,四方围合的体育场屋顶可上下翻启,其中增设临时坐席。
“从四合院形态引伸而来的屋顶的开合方式,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实践。”原广司在设计书中写道,“这将是梦想开启的舞台!”
主笔悉尼奥运会场馆设计的澳大利亚HOK建筑公司也在发掘中国古老文明的精华。他们从中国明代的碗和硬币的造型得到启示,将这种形态融入到奥运会体育场之中,以寓示“人类进步的象征,富有创造力和经济繁荣的标志”。这个体育场在顶部设计了一个观光散步走廊,以满足世界各地的人们登上地标建筑物俯瞰城市的期望,赛后它还将作为“跟随奥运火炬路径登顶”的主题活动场地进入旅游市场。
展览会上,人们还看到法国建筑师设计的如同大鹏展翅般的体育场形态、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如樱花般绽放的体育场建筑、墨西哥建筑师设计的由五块曲线型屋面组成的宏大场馆、美国建筑师设计的有如中国飞檐式屋顶般雄伟的建筑……
“本次竞赛对当前世界上已出现过的体育场活动屋顶的开启方式基本都有反映,并且有进一步的创新。13个方案的开启屋面形式各有特点,有平面翻转式的,球面旋转式的,平面平移式的,风琴折叠式的,等等。”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黄艳对记者说。
“这次设计竞赛代表了世界上最新的最有创造力的设计方向。我们完全可以相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拥有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体育场。”这次竞赛的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作出的这番评论掷地有声。(完)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