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业内人士:施工图审查制还待完善

admin 2003-05-03 来源: 网
  施工图审查制度是我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两年多以来,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以上海市场为例,受审的项目个数由2001年的3175个,上升至2002年
  施工图审查制度是我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两年多以来,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以上海市场为例,受审的项目个数由2001年的3175个,上升至2002年的6246个;审查覆盖面也由原先单一的住宅类扩展到更多的建筑工程。而发现违反国家与地方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情况,也从2001年的11424 次下降为2002年的 3529条次。通过施工图审查,强化了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执行,阻止了结构隐患、安全等较为严重的问题的发生。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建筑业发达城市,许多内陆省份在施工图审查制度的导引下同样出现了建筑设计图纸质量大幅提高的势头。   尽管如此,记者在采访中还是发现,业内人士对这个问题并不很统一,有的还对这项制度的本身提出了质疑。其实,作为一项政府倡导并正在积极推进的工作,重视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引导,应该说比争论更有意义。那么现阶段反映出的问题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问题之一:规范市场行为的职能未必落实有一种看法认为,政府推行施工图审查制度,形式是在查图纸质量,其实初衷之一是想通过实体质量、文件质量的抽查、审查,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比如,在施工图纸报审时要提交设计方的资质、设计人员的情况、合同等各种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查出有否越级设计,是否挂靠,注册人员是否是本院的, 以及合同是否遵守了国家有关规定,前期设计费有没有及时付清等各种情况。从理论上说是非常好的,但多数情况下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填报的并非真实情况。而审图公司实际上也没有资格去管这些事。   一位业界资深人士认为,审查图纸只是表象,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有关法规的滞后以及有执法不严现象的存在。目前那种边出图边施工的现象开始有所改变,有了一定的宽裕时间,图纸的质量也在得到提高。况且目前推行的是责任终身制。工程质量的提高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严肃性,而并不完全在于检查的过程性。   问题之二:审图费用被转嫁了施工图审查制度由法规所定,但其取费方法却由各地自行制定,一般这笔增加的费用由开发商承担。但实际这笔审图费往往被开发商转嫁给设计企业消化。在国内设计企业本身设计取费过低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增加了设计企业的负担。   据了解,目前各地收费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大致有四种:按工程预算投资额一定比例收取;按建筑工程面积收取;按审查人员提供的技术咨询服务收费标准收取;比照质量监督、监理收费标准确定。   开发商们认为,设计企业应该知道其设计产品须满足国家或地方的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开发商对于设计产品而言也是一个“消费者”,设计产品不符要求凭什么要“消费者”埋单?   由此,这笔名义上应由开发商们支付的审图费用,因为国内设计企业与开发商的市场地位并不平等,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开发商“有理有利”地转嫁了。   问题之三:审图公司承担什么责任谁设计谁负责,这是国际上通行的规则。按此规则,我国有关法规也规定了设计企业对勘察设计质量在合理使用年限内负终身责任。设计企业可以通过“贯标”、自律、落实质量责任制度来保证图纸质量。出了问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对设计企业和相关设计人员还是有相当大的制约作用的。   但是,对于审图机构的责任落实相对就宽泛得多了,最多承担相应的技术审查失察的责任。面对蓬勃发展的建设形势,各地数量不多的审图公司实际上是很难从容应付的。为了抢进度开发商们会使尽全身的解数使图纸尽早“过关” ,而一些责任心较弱的审图公司也往往会网开一面。这种现象的产生,盖因审图公司的责、权、利三者利益关系并不平衡所致。   问题之四:审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如今各地组建的审图公司的人员结构中,有不少是因为年龄原因退下来发挥余热的建筑师,也有一些是设计公司“放手”的富余设计人员。虽然审图公司的人员要经过考核,但经验并不是通过几次考核就能解决的。上述审图公司的这种层次结构并不少见,也是让人担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有,当今建筑领域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审图公司的建筑师离开“一线”时间长了,对设计图纸上出现的“新鲜事”就不免有点力不从心。一位外资设计机构的建筑师说,有时送审图纸,还要就图纸中的“新鲜事”进行讲解与解释。   问题之五:数量不足阻碍发展目前我国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成色” 不足是众所周知的。除了“内涵”的不足,还有就是数量的不足。虽然各地为满足迅速增长的工程建设的需要,在不断充实审图公司的数量和质量,但发展还是受多方因素的制约。去年,施工图审查发展较好的上海,经严格审查和考试,在已有人员基础上增加了第四批审查人员,使全市审查人员增加到750人,审查机构从13家增加到15家。但即便如此,其对于大上海的建设需求而言,要真正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这点人马还只能是杯水车薪。   施工图审查制度在国外也较普遍,如德国专门设置了设计审查局,认定审核工程师。日本建设省下设八个地方直属建设局,负责中央投资项目的设计审查工作和监督管理,地方的公款投资项目和民间的投资项目全部由都道府县的建设局负责设计审查、批准和管理。美国和英联邦国家也都有设计审查制度,而且都有着严格规范管理的一套方法。我国行业管理在这方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不应简单地“拿来”。要看到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的深度及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法力度。总之,我国施工图审查作为一项制度的推出有其必然性。但如何使其健康发展,更符合市场需求,让开发商、设计企业、行业主管部门都满意,看来还需要多方努力。审图公司因为有不可避免的市场商业行为,如何使自身 “强身健体”,责、权、利三者利益关系相平衡,在目前的市场环境里也是应该考虑的。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