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杰瑞德•格林:2015年的地球资源已经用尽

admin 2015-08-26 来源: 网
人类对自然的需求是无节制的,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2000年,人类在10月份的时候超过了其“生态预算”。根据环球足迹网络(加利福尼亚的环境研究中心),今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是8月13日。地球生态超载日记录了人类每年对自然的需求超过地球这一年再生的资源的时刻。这是另一个警钟,除了20年的讨论外,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仍没有付诸实践。现在人类需要1.6个地球来弥补我们每年消耗的自然资源。

  人类对自然的需求是无节制的,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2000年,人类在10月份的时候超过了其“生态预算”。根据环球足迹网络(加利福尼亚的环境研究中心),今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是8月13日。地球生态超载日记录了人类每年对自然的需求超过地球这一年再生的资源的时刻。这是另一个警钟,除了20年的讨论外,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仍没有付诸实践。现在人类需要1.6个地球来弥补我们每年消耗的自然资源。
  环球足迹网络不会量化这些累积的亏损是如何影响地球长期的生态健康的,但是他们说这些都敲响了警钟。“在没有显著地影响长期的生态容量且对消费和人口增长持续影响的情况下,过渡使用是否可以发生,这一结论还不明确。”换句话说,损害长期的生物容量会导致整体再生能力的降低,粮食、鱼、树产量会减少。
  超载的最大起因是碳排放,这就需要自然封存碳的能力增强。该组织表示碳封存占对自然需求的一半还多。其他需求就是获取能源、渔业、木材和纸张生产、食物和纤维以及居住地的形式。
  全球足迹网络包括居住地,因为他们相信土地一旦得到开发,其基本的生态功能就消失了。而可持续设计实践能帮助开发的土地储存其原始的生态生产力,该组织绝大部分是正确的,因为这些实践依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估计绿色建筑所占的份额也只有几个百分点,这里并没有对全球可持续设计景观记录的数据。
  生态过渡消费的代价也很明确。如二氧化碳含量超过了地球的生物容量,过多的碳进入到大气,使其气温上升。在地面上,人类居住地扩张和扩大农业生产之间正在进行的斗争导致了森林采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净水供应减少的问题。农田、牧场和开发的土地都对自然生态承载力产生了负担,因为它们的再生力下降了。“所有的这些需求都在争夺空间。当食物和木材需求增加时,从化石燃料中吸收碳的生产性土地也在减少。”
  这个研究中心提供了一个智能互动性的地图,在其生态足迹旁展示出每个国家的人均生物容量,按全球公顷测量的(下面是全球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清单)。人均生物容量是每年依据各种因素计算的,如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包括肥料使用和灌溉在内的农业实践;生态系统退化;人口增长;以及天气。人均生态足迹是根据消费数量和生产效率标准进行计算的。
  根据这些表格,美国的生物容量已经下降了,而上下浮动的生态足迹也稳定下来了。但是这意味着可用的生物容量和美国生态足迹之间的赤字还在增长。中国的生态足迹是稳定的,但在2000年左右,其生态足迹开始猛增,两者之间差距逐步扩大。现在日本每年需要5.5个日本来支持真实日本的发展:它的生物容量持续缩小,但生态足迹激增。有趣的是,苏联解体后,俄国的生物容量才真正的急剧增长起来——油气出口带来的极少数的一个积极的环境效益——而其生态足迹缩小了但现在又上升了。

  作为该互动性地图的一部分,该组织列出了成为生物容量保护区的所有国家,意味着他们生产和消费远低于自然能力的负重水平。这些国家大部分是非洲、南非和中东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像巴西这样有大额环保奖金的发展中国家。

  有生物容量赤字的国家意味着他们的消费和生产已经超过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能力。这些国家都是富裕的、城市化国家,如新加坡、日本和以色列。

  这些超能的工具证明了许多环境学家相信的事实——地球已失去平衡。正如闻名的生物学家E.O. Wilson在他的书籍《生命的未来》中写道“生物圈的约束条件已经固定了。”这意味着地球的生物容量需要增长,而人类消费和生长需要降低达到可持续的均衡点。
  地球已经有70亿人口,每年的人数还在增长。E.O. Wilson和其他科学家指出人口达到100亿是地球承受的最大容量。而技术乌托邦相信这将成为一场新的绿色革命,但却只能增长农业生产力,那牧场的无休止增长怎么办?威尔逊称“如果每个人成为素食主义者,不再养家畜,现在14亿亩地(35亿英亩)的耕地能养活100亿人口。”
  那森林怎么办?除了保护森林和种植新树,还有什么新方法能够增长森林面积?美国《科学》杂志一份新的特殊报道称除了林业部的努力外,全球主要的森林区濒临着危险。

  高银锋/译
  原文链接:http://dirt.asla.org/2015/08/24/earths-resources-for-2015-have-already-been-used-up/
  版权声明: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须注明来源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