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王向荣:园林的发展应该是为今天的人设计

admin 2008-06-25 来源: 网
  2008年5月6日,青年风景园林师座谈会在京召开,这是继第六届厦门园博会青年风景园林师论坛后,国内风景园林专家们再次对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2008年5月6日,青年风景园林师座谈会在京召开,这是继第六届厦门园博会青年风景园林师论坛后,国内风景园林专家们再次对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下面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王向荣在会上的发言:

  今天讨论会的议题有两个,中国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和厦门园博会设计师园颁奖。传承与发展是非常庞大而又严肃的课题,我还是先讲一些轻松的话题吧,那就是在厦门园博会的设计师花园。我没有想到,伴随着这些花园的建成,还出现了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对这些花园一直有讨论,甚至有很激烈的争论和批评。中国的园林发展需要大家关心与评判。

  园博会上的设计师花园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现在看来,这些花园能够建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首先要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将这些花园建成的人,特别是建设部领导、建设部城建司领导、园博会组委员会、厦门市政园林局,没有他们的支持,就不会有这些设计师花园,也不可能有相关的讨论。

  再就是感谢他们为这些花园给我们颁了一个奖。在今天的中国,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还不完善,评奖机制也不成体系,评奖的机会更不多,对一个设计师来说,想得到一个奖是非常难的。能得到这样一个奖,还是在对这些花园有不少争议的情况下,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因为得到承认会增加向上的动力。

  下面谈谈我对中国园林的传承和发展的看法。先来看发展,似乎经常被问到类似中国园林如何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话题,我们回顾20年、30年前中国的园林,很难说它们不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当时园林的范围很窄,项目也非常有限,那时的园林基本上也是与当时的社会需求相吻合的。

  园林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否与当时的社会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判断一个设计作品出色与否的最基本的原则。设计师并不仅仅在设计产品本身,在某些方面也是在设计一种生活方式,着力于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引导他们的生活方向。

  园林的发展并不用刻意去对历史进行传承,更不应做一些无中生有、牵强附会的东西,当一个设计作品与当今的中国社会和当地大众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就能够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在某些方面也能够引导新的时代变化。

  为今天的人设计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他们的生活,这就是我认为的园林的发展问题。满足今天人的需要,符合今天社会的发展,运用今天的科学技术和今天的材料,符合今天人们审美的兴趣和观念,这样的作品就是积极的,至少在某些方面具有优秀作品的品质。除此之外,我不认为必须要给园林制定出发展的方向,特别是由一些人或一些团体给园林制定出所谓的正确的发展方向。

  今天的设计思想是非常多元的,没有办法也不应该让设计师沿着单一的目标发展。项目也是不同的,类型不同、地点不同、尺度不同、服务对象也不同,每个项目该如何做,存在着很多的可能。无论将园林看作是艺术还是看作是科学,或是两者的结合,都应该是允许的。不同的设计师会有对园林的不同看法,从自己对园林的理解出发,都可以完成园林的设计,并且有机会建造出成功的作品。

  再来看传承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传承都是风景园林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设计的本质并不是对历史的传承,而是解决具体地块上的问题,用最简单、最经济、最合适和最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处理好功能、空间、比例、尺度、色彩、材料、节点、细部等等非常具体而朴实的环节。很简单,作品要好用、好看和经济。

  我们要传承什么?怎样传承?我们不能把我们优秀的传统符号化、固定化和模式化。否则会得出许多经不起深究的结论,带来传承的误区。

  比如,我们许多人认为,中国传统园林是模仿自然的,所以中国园林也是自然的。后人创作的一些园林,或是模仿这些园林,或是继承了它们的基本原则和手法,所以也是自然的。而西方的园林不是模仿自然山水的,所以西方的园林是人工的,是人工强加给自然的。其实这个命题并不正确。沿着这一命题,我们会得出自然没有直线,因此只有曲线的才是自然的,我们会把形式作为评判自然与否、评判是中是西的标准。这其实是非常肤浅的。

  将传统模式化的结果会让我们更容易以中国式的名义接受自己所熟悉的处理方式,而已西方式的名义拒绝我们所不熟悉的处理方式,无论这些处理方式是否合理。我们认为弯曲的道路、起伏的地形、挖湖堆山就是中国的,这样做是对历史的传承;反之就是西方的,是外国的,是从国外学来的。

  实际上我们不要、也不应该将中国园林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人为地规定什么是属于中国的,什么是属于西方的。世界上,没有什么形式一定代表了西方,也没有什么形式一定就代表东方。在我的心目中,东西方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只有适合场地条件的设计,从场地上产生的设计就是属于这块土地的,如果因为设计的结果是我们陌生的,不熟悉的,就将设计说成是西式的,那显然是非常肤浅的,这是将中国的园林符号化、模式化和固定化的结果。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将我们的传统模式化了,以为沿着这一模式发展就是对过去的传承。我们把要传承的历史简单化了,把园林简单化了。

  那么我们要传承什么,其实我们不必将视野局限于中国历史园林的传承之中,不妨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向自然学习。只不过我们要拓展我们的自然观,自然并不只局限于自然山水,自然有多种层面,自然是大地之上本身所具有的信息,尊重这些信息产生的设计就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传承与形式没有关系,传承与人们是否熟悉也没有关联。

  下面我还想谈一下对中国园林目前发展状况的看法。经过10余年发展的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尽管很多还不完善,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整个世界的体系之中,中国的现代风景园林绝对不是落后的。这一点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在十年前,从我个人来说,当我在欧洲,面对那些历史的和现代的欧洲园林,毫不夸张地说,我有一点朝圣的心理;但是伴随着中国园林的发展,这种心理越来越弱,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我们可以平视地看西方所做的东西,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们的许多缺点和不足。尽管我们没有太多的资本自夸,但我们的进步也使得我们没必要自卑。经过风景园林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中国现代风景园林正在世界上树立着自己的地位和影响,中国园林是非常有希望的。

  今天的讨论会很及时。传承与发展可能是需要一生思考的命题,我只是谈了自己很平实的想法。总之,我希望,我们不要人为地将传承的事物模式化和符号化,不要人为地将园林的发展单一化。
  • 给Ta打个赏

12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