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新语境下的庭院景观价值体系

admin 2010-08-11 来源: 网
有垣墙者曰院。广义来说,院在室宇之中曰天井,院之曲折丰富者曰园林。院落作为建筑群体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无非是将自然因素引入建筑,调节建筑内部的微生态。在古罗马庞贝城遗址中,许多住宅的内庭院与中国建筑中的天井惊人地相似,可见对于院落的生态调节作用,世界各民族的需求大略相同。不过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演化,院落终于成为中国文化系统中一个含义极为丰富的主题。

  引言

 

  有垣墙者曰院。广义来说,院在室宇之中曰天井,院之曲折丰富者曰园林。院落作为建筑群体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无非是将自然因素引入建筑,调节建筑内部的微生态。在古罗马庞贝城遗址中,许多住宅的内庭院与中国建筑中的天井惊人地相似,可见对于院落的生态调节作用,世界各民族的需求大略相同。不过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演化,院落终于成为中国文化系统中一个含义极为丰富的主题。

  庭院不可承受之重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院子常被赋予了许多不可承受之重的文化含义。禅宗将院落视为自我净化的场所,道家认为院落是天下万物之道的缩影,而堪舆家更将人生祸福命势寄托于屋舍庭院之经营。总而论之,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国园林“天人合一”理论的主要组成。在明清造园高潮中,士大夫们沉浸在“芥子纳须弥”的理想中醉生梦死,妇女们在妆楼小院中挥霍自己的贞洁或浪荡,“院”成了恋物癖们最好的躲避所-------恋奇石、恋病木、恋丝竹、恋小脚,直至铁蹄踏碎艮岳或圆明园,这场梦呓才幡然而止。
耐人寻味的是,相对于正面意义的建构,宋代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了对庭院象征意义的解构------庭院成了轻薄少年搭梯逾墙勾搭少妇的经典场所,而院中的秋千常常成为这一剧情的重要引子。追根溯源,大约是因为在漫长的庭院营造史中,封闭与禁忌逐渐统治了园林文化涵义的主题,于是俗文化中不可遏制地表露出对这一母题的叛逆。最终短短的一堵院墙居然可以同时象征富贵与苦难,狷介与猥亵,禁闭与逾越,端庄与色情。 《牡丹亭》中杜丽娘如梦初醒地叹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而从妆楼到院中,不过是重重围缚的第一重。在院墙之外,更有无边春色与纱窗内的杜丽娘永世不得相见。

  当代庭院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近年飞速城市化的进程,生活中曾经不可或缺的庭院正在迅速被推向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是拥挤的城市空间与巨量的人口的矛盾日益升温,珍贵的景观资源被浪费在巨大的市政草坪与音乐喷泉之上;而居住景观资源又往往被高档楼盘奢豪的异域景观占用,大量低收入人口拥挤在廉价公寓与城中村中,却难以享受基本的绿化、空气、水源与公共空间。

  
  二是在混乱的景观评价体系之下,业内对传统与异域符号的庸俗化利用蔚然成风。无数文化象征与地域特色被平面化、拼贴化、折衷化。庭院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池,无不成为商业利益或权利意志的体现。加纳利海枣与苏式马头墙,太湖石与加州柱廊,共同构筑成了当代庭院景观的怪诞现状。

  新庭院景观的价值体系


  现代语境下,我们应该如何建立现代庭院的价值体系?愚以为至少有两重目标。首先必须强调现代自然伦理。区别于中国传统以象征来印证自然的“天人合一”理论,现代自然伦理注重于严密论证与科学模型的建立。在现代景观中,气候系统、水体循环系统、生物保育系统、土壤与植被生态系统等若干相互依存的体系,应该得到充分尊重,使场地生态维持平衡与良性发展的状态。长期以来,我们满足于种树即是生态,水景即是自然。试想,大面积不透水的地面铺装与修剪成装饰图案的灌木,对于场地生态系统的维持,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是时候抛弃这些语言了!
  其次,强调景观的乡土原则,也就是“方言景观”。在庭院景观中,本土的材料、植被、建造方式不仅延续场地文脉的完整性,保留人们对于乡土的记忆,也大大降低了景观的营造成本,从而减轻土地的负担和资源消耗。低成本节约型景观是解决现代城市景观痼疾必不可少的途径。

  结语

 
  近年来,我们的房地产市场火热的程度令人咂舌。无数景观设计师拼搏在其中或如鱼得水或焦头烂额。中国一年的城市建设量也许超过了过去的无数年。在这如火如荼的大跃进中,我们真的清楚开发商、设计师以及社会大众各自的道德底线吗?城市的自然水系被肆意割裂,河涌弥漫恶臭,雨后巨量的地表径流动辄水淹全城;城市绿化及社区庭院绿化往往沦为珍奇树种竞奢斗富的牺牲品,乡间大树被无情拔起,死在进城的路上;卑微的人们在城中村的出租房中幻想拥有自己的院落住宅,哪怕只是几个平方。实际上,陈旧价值观的变革已到迫在眉睫的地步,无论社会或自然都已经无法承受无度的剥削。而敬畏自然、关注社会、坚守自然与社会伦理,正是我景观设计界同仁不可推卸的责任。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