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恢复黑河湿地,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admin
2009-06-19
来源:
网
张掖市黑河流域中、上游21万公顷的水源涵养湿地(以下简称黑河湿地),是黑河径流产生和维系的重要生态要素,黑河37亿多的径流量,决定着13多万平方公里流域内500多万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黑河因黑河湿地而畅,流域因黑河湿地而兴。自古多少名言绝句无不融入西部人对黑河湿地的深深情结。但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降水减少、气温升高以及流域人口的剧增,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对黑河湿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以及缺少科学性地向下游过量调
张掖市黑河流域中、上游21万公顷的水源涵养湿地(以下简称黑河湿地),是黑河径流产生和维系的重要生态要素,黑河37亿多的径流量,决定着13多万平方公里流域内500多万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黑河因黑河湿地而畅,流域因黑河湿地而兴。自古多少名言绝句无不融入西部人对黑河湿地的深深情结。但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降水减少、气温升高以及流域人口的剧增,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对黑河湿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以及缺少科学性地向下游过量调水,导致了黑河湿地资源严重退化,引起了黑河径流量的减少,流域内40%的土地水土流失,沙化递增速率达到0.38%,对黑河生态体系带来了极大地负面影响,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给流域绿洲生态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实施“黑河湿地保护工程”,恢复黑河生态体系的水源涵养功能,已成为推动全流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战略性举措。
一、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存在的问题
1、水循环长期处于负平衡,造成黑河湿地萎缩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加上给下游调水任务繁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补充到黑河湿地的生态用水越来越少。同时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大量黑河湿地因失水而消亡。黑河湿地水面缩小40%,蓄水量减少30%。例如:肃南县明花乡区域内的地表河流已全部被上游水库截断,黑河湿地“海子湖”基本干涸、消失。黑河湿地面积的锐减,造成黑河湿地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出现了严重的“三化”现象,水土流失加重。
2、水体和土壤污染严重,黑河湿地生态退化加剧
随者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污水处理及产业升级滞后,导致了落后产能大量排出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注入黑河湿地,使得天然湿地成了废水、污水的承泄区,导致了湿地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湿地植被退化加剧。
3、保护投入不足,黑河湿地科学研究滞后
由于在世界上,湿地研究属新型学科,湿地的研究、监测、保护、利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黑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殊性,对黑河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开展得比较少,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薄弱,对黑河湿地的结构、功能、演替规律、价值和作用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制约了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
4、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参与黑河湿地保护的积极性不高
黑河湿地在八十年代土地、草原承包时,经营权部分划分给了农牧民,开展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属生态、公益性的范畴,农牧民得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黑河湿地生态保护的补偿制度,农牧民封育禁牧、退耕(牧)还泽(滩),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影响了眼前的经济收入,因此农牧民参与黑河湿地保护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二、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建议
1、恢复水系,引水入泽(滩)
全面清理淤泥和河道堆积物,疏通黑河湿地原有水道,还河于泽(滩)。编制配水计划,及时给黑河湿地补水和蓄水,实现黑河湿地水循环的基本平衡,恢复优势植被。
2、拔点灭源,严格控制污染
遏制对黑河湿地资源破坏、污染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黑河湿地生态,恢复黑河湿地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实施“湿地污染控制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对污染严重、无力治理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迁”。加大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利用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3、科学规划封退结合,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黑河湿地最有效的措施,要从维系黑河流域生态良性循环和国土资源安全战略的高度出发,科学规划,按不同功能,划分不同类区,宜封则封、宜退则退、宜休则休,使黑河湿地休生养息,自我恢复。争取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对黑河湿地核心区农牧民实行生态移民异地安置。
4、建立监测体系 ,实现信息化管理
成立机构、配备设施设备,建立监测站(点),开展监测工作。制定监测标准体系,建立黑河湿地资源信息数据库,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为黑河湿地科学研究和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5、加大科研投入,实现保护利用科学化
加大对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科研投入,特聘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开展院(校)地合作,加强黑河湿地生态体系、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等项目的研究,为黑河湿地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6、建立候鸟栖息地,保护物种多样性
实施围栏封育,建立固定宣传碑、牌,恢复迁飞鸟类的栖息地、繁殖地、停歇地。建立黑河湿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配备救助、治疗设备,抢救、收容、治疗受伤的保护动物。
7、加大宣传加力度,依法保护湿地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大力普及黑河湿地保护知识,提高全民对湿地保护重大意义的认识,组织人员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宣传。严格执行《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把黑河湿地保护与利用纳入法治轨道。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要严格实行黑河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严格的审批管理程序,严肃查处未批乱建的案件。
8、加强领导,全面推进黑河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确保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的有效实施。科学规划到位,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入专家咨询、决策系统,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规划。整体布局到位,打破行政区域界线,按湿地生态功能进行布局,不撒胡椒面,不搞小而全的重复建设,发挥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益。
一、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存在的问题
1、水循环长期处于负平衡,造成黑河湿地萎缩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加上给下游调水任务繁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补充到黑河湿地的生态用水越来越少。同时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大量黑河湿地因失水而消亡。黑河湿地水面缩小40%,蓄水量减少30%。例如:肃南县明花乡区域内的地表河流已全部被上游水库截断,黑河湿地“海子湖”基本干涸、消失。黑河湿地面积的锐减,造成黑河湿地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出现了严重的“三化”现象,水土流失加重。
2、水体和土壤污染严重,黑河湿地生态退化加剧
随者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污水处理及产业升级滞后,导致了落后产能大量排出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注入黑河湿地,使得天然湿地成了废水、污水的承泄区,导致了湿地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湿地植被退化加剧。
3、保护投入不足,黑河湿地科学研究滞后
由于在世界上,湿地研究属新型学科,湿地的研究、监测、保护、利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黑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殊性,对黑河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开展得比较少,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薄弱,对黑河湿地的结构、功能、演替规律、价值和作用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制约了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
4、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参与黑河湿地保护的积极性不高
黑河湿地在八十年代土地、草原承包时,经营权部分划分给了农牧民,开展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属生态、公益性的范畴,农牧民得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黑河湿地生态保护的补偿制度,农牧民封育禁牧、退耕(牧)还泽(滩),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影响了眼前的经济收入,因此农牧民参与黑河湿地保护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二、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建议
1、恢复水系,引水入泽(滩)
全面清理淤泥和河道堆积物,疏通黑河湿地原有水道,还河于泽(滩)。编制配水计划,及时给黑河湿地补水和蓄水,实现黑河湿地水循环的基本平衡,恢复优势植被。
2、拔点灭源,严格控制污染
遏制对黑河湿地资源破坏、污染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黑河湿地生态,恢复黑河湿地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实施“湿地污染控制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对污染严重、无力治理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迁”。加大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利用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3、科学规划封退结合,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黑河湿地最有效的措施,要从维系黑河流域生态良性循环和国土资源安全战略的高度出发,科学规划,按不同功能,划分不同类区,宜封则封、宜退则退、宜休则休,使黑河湿地休生养息,自我恢复。争取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对黑河湿地核心区农牧民实行生态移民异地安置。
4、建立监测体系 ,实现信息化管理
成立机构、配备设施设备,建立监测站(点),开展监测工作。制定监测标准体系,建立黑河湿地资源信息数据库,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为黑河湿地科学研究和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5、加大科研投入,实现保护利用科学化
加大对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科研投入,特聘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开展院(校)地合作,加强黑河湿地生态体系、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等项目的研究,为黑河湿地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6、建立候鸟栖息地,保护物种多样性
实施围栏封育,建立固定宣传碑、牌,恢复迁飞鸟类的栖息地、繁殖地、停歇地。建立黑河湿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配备救助、治疗设备,抢救、收容、治疗受伤的保护动物。
7、加大宣传加力度,依法保护湿地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大力普及黑河湿地保护知识,提高全民对湿地保护重大意义的认识,组织人员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宣传。严格执行《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把黑河湿地保护与利用纳入法治轨道。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要严格实行黑河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严格的审批管理程序,严肃查处未批乱建的案件。
8、加强领导,全面推进黑河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确保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的有效实施。科学规划到位,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入专家咨询、决策系统,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规划。整体布局到位,打破行政区域界线,按湿地生态功能进行布局,不撒胡椒面,不搞小而全的重复建设,发挥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益。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