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论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admin 2009-06-27 来源: 网
城市是人类主要的聚居地。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对社会经济、交通、生产以及文化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高度集中,消耗水平的不断增长,也正在对生态平衡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冲击,并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城市是人类主要的聚居地。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对社会经济、交通、生产以及文化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高度集中,消耗水平的不断增长,也正在对生态平衡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冲击,并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特点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它是一个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而提出的新的城市概念。生态城市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为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

    1、从地理空间上理解。从地理空间上看,生态城市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的概念,它是一高度城市化的区域,抛弃传统的“农业”、“非农业”划分标准,强调聚居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本质上的同一性,表现为一种新的城乡关系格局,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城乡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发展。

    2、从社会文化方面来理解。生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营造、保存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一方面保持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动态发展的统一,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浪潮中保存一种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生态。

    3、从经济层次来理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最少的花费、最快的速度、最短的周期去谋取最多的利益,而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是集约内涵式的,重视质量和综合效益,肯定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承认经济与环境都是重要的,体现社会平等和环境责任,生产、生活、流通与分配等经济活动要有益于社会和环境。

    4、从技术层次来理解。第一、第二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技术方式由于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并存在高消耗、低产出和高污染的缺陷,使之不可避免的从兴盛走向衰落,而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和发展,它们是科学知识高度密集的科学化的技术群,生态城市正是主要凭借这些新的技术来实现自我发展的。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规划原则

    1、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生态城市是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不应只是追求某一系统的单一效益,而是整体综合功能最佳,即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协调,使居民幸福而安全地生活,达到人——自然的和谐与持续发展,创建社会文明、经济高效、自然和谐、生态健康的城市。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1984年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报告中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人城市。这五项原则从整体上概括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原则,是概略性的原则。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生态城市规划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限制城市人口。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的人口承载量。这里所说的承载量是指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障生态良性运行的前提下城市人口的最大容量。确定城市人口容量时,既要考虑人口规模的合理性,又要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可能性。合理性与可能性的交叉点即是最佳人口规模。随着地区及部门间经济合作和交流的增加,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城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也随之加快。

    (2)、合理规划城市。城市规划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效益,既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又要保证经济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保持城市重要功能区布局及结构的相对稳定,根据城市的承载力及经济实力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及规模。

    (3)、调整产业结构。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城市的功能和性质,决定城市基本活动的方向、内容、形式和空间分布。要合理确定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物质、能源、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应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采用环境友好技术。

    (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与推广。在城市生态系统建立高效和谐的物资、能量、信息流通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价值,减少“废物”的产生。

    三、生态城市建设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

    2、加强生态立法。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法规综合体系,使生态城市建设法律化、制度化,以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大执法力度,控制环境污染,促进污染源治理,逐步改善环境质量。

    3、制定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在城市中设立综合决策、管理机构,组织、协调、监督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4、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必须增加科技投入,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积极选择适宜技术,推广生态产业,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

    5、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城市间、区域间乃至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