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从《易经》看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

admin 2005-09-24 来源: 网
  《易经》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群经之首"而备受推崇。《易经》本是一卜筮之书,然而到后来经儒家研究写为易传(十翼)以及原有一套阴阳八卦符号及变化系统,才使《周易》在中国文化
  《易经》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群经之首"而备受推崇。《易经》本是一卜筮之书,然而到后来经儒家研究写为易传(十翼)以及原有一套阴阳八卦符号及变化系统,才使《周易》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周易》作为集先民之自然和社会经验于一书的最早经著,必然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周易》所记载的"经验"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些经验所带来的或预示的古人对客观世界的集训和思维方式等的研究,必将促进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及起源的探讨,也有助于世界各国文化的比较研究。本文将主要通过《周易》来探讨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与周民族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之关系。

  一、《易经》卦爻辞产生的历史地理观

  关于《易》卦爻辞产生之时代,《周易·系辞》有"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其文王与纣王之事邪?",认为其当作于殷末周初。近人对这一问题也作了许多考证,所得结论却差异很大。有考证其成书于殷末安阳地区的,也有论证其成书于战国初年,为楚人所辑而并非周人之所为,也有言其成书于西周末年者,或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者。通过《易经》卦爻辞本身所载的历史史实,风俗制度诸方面的考证,有人认为其成书于周民族迁于岐山之前后,且尚未与殷发生关系之时,也有人认为《易经》之卦爻作于周成王时代,为卜官之流所为,还有人认为卦辞作于文王,爻辞作于周公。

  《易经》最初虽为卜筮之书,但称其为真实记载周人的自然与社会经验的早期史书也并非过誉。既是经验之记载,其必然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应当是周人共同长期实践经验之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易经》之形成作为一个长期自然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过程来研究,比考究其具体的成书年代、著者及成书地点更具有价值。为此,根据《易经》卦爻辞本身之事实和其他历史学,及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认为;从周太王古公 父乃至更早的周始祖后稷,到周文王的创业及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乃或延至周公"覆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时期,都是《易经》卦爻辞形成时期(指所载经验的积累过程)。就地域而言,从周初期活动的岐山及丰、镐一带(今长安附近),再到后来周人沿黄河经河南孟津进占商都朝歌(河南淇县)过程中,周人的主要活动地域都是《易经》卦爻辞的发源地,而不能认为是孤立地产生于岐山或安阳等某一地点。这样系统地、动态地考察《易经》形成的历史和地理过程,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易经》之产生的根源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意义。 二、从《易经》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

  这里所谓的边缘效应是指在某一生态系统的边缘,或两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区域内能流、物流和信息流都远远大于某一生态系统内部的能流、物流和信息流。比如,有关研究表明,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其边缘(林缘带)往往分布着比森林内部更为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更丰富的景观;又如,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区内往往是山洪的多发带,也是多种动物迁徙的必经之地和多种植被类型的集中分布区。人和许多动物都需要在多种生态系统中寻求食物和庇护,所以,多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地带,往往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环境。这种边缘环境一方面能提供最丰富的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另一方面,它也使他们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包括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为频繁的自然灾害(剧烈的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并不是所有人(部落)和动物都能生活在这种边缘地带,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地迁徙便成为满足其对多种生态系统的需求的必要方式。   考察周民族的主要活动中心,也就是《易经》之形成地域,即在今旬邑--岐山--长安--孟津--安阳一带(图1),正是多个生态系统的交叉和过渡带。其西北为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中部为渭河平原生态系统,西南--南--东南部为秦岭山地生态系统。从宏观上讲,这一带具有下列几种明显的边缘特征:

  1、气候上的边缘带:处于黄土高原边缘一侧的旬邑--岐山一线,是温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半湿润气候的过渡带;沿秦岭北坡一线,则是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这两条气候过渡带在这一三角区内的交汇,使其具有强烈的边缘气候特征。
  2、景观上的边缘带:黄土高原海拔为1000-1600米,地势平坦,坡度1-2度;渭河平原海拔300-800米,平原上河流纵横;而花岗岩构成的高峻的秦岭山地,海拔达2000米以上。这三种对比极其强烈的景观在此狭小范围内的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边缘带(图1)。
  图1 3、地质构造上的边缘带:渭河平原为一断陷盆地,而秦岭和北山山地为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地,使得两种构造的边缘带--渭河谷地,成为中国的一个强烈地震带。
  由于上述边缘特性,产生了明显的边缘效应,表现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频繁的自然灾害和高度密集的天、地、生信息。这三方面都是促进周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易》的卦爻辞,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考虑到帛书《周易》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和较完整的版本,当更接近于《周易》原貌,故更能反映周人之生活及思维方式,本文引证将以帛书为主。

  (一)资源的多样化效应

  在上述周人主要活动区域内,由于边缘气候和边缘景观的影响,集中分布了暖湿、温湿、温干及冷干型的植物区系成份和多种植被类型,包括森林、森林草原;灌木丛及草原等,这些生态系统也是多种类型的动物的集中分布区,而其边缘带往往是动物的南北迁徙、高原和平原之间迁徙的必经之地。这就使得周人更有效地介入各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取得食物。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猎物和木材;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带又是牧畜的好场所;河谷平原则是农耕的发源地;而平原上众多的河流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林缘、水边又是多种果树、谷类和小动物的集中分布区,因而是最佳的采集场所。所以,《易经》中有大量的卦爻辞都记录了周人多样化的生产活动经验。据帛书卦爻辞统计:反映牧畜经验的约有17条,包括"泰畜"的九三、九四、六五、"泰壮"的九三、九四、九五、尚六等诸爻辞;反映渔猎生活经验的有20多余条,如"襦"的卦辞和各条爻辞,"井"初六、九二,"明夷"的九三、六四,"罗"的六二等;反映农业生产(包括林业)的有"无孟"的六二,"少孰"及"林"诸卦爻辞约有十余条,反映采集经验的约有八条,主要是"蘩"的各爻辞。显然,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物质生产活动,为部落的生存和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而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又是更早地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林"九二;"禁林,吉,无不利"。"林"六三,"甘林,无攸利;既忧之,无咎。""林"上六:"敦林,吉,无咎"等都反映了周人对森林的正确认识,把保护森林作为利用森林的前提条件,并包含了根据季节,根据林木的生长规律进行合理采伐的思想。周人的上述经验和认识,被后来的学者所继承并发扬,如孟子就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中国先民对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正确认识和精辟论述,使现代生态学家都为之赞叹不已。周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边缘优势"是其他生活在草原上或森林深处的民族所没有的。

  (二)灾害效应

  物质和能量的剧烈运动往往形成我们所说的自然灾害。在周人早期活动的黄土高原边缘地带,黄土层极易受到侵蚀,而且,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夏季常有暴雨出现,使得这一带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夹带大量泥砂,冲入河谷,使沿河居住的周人经常遭受洪水和泥石流的袭击。帛书《周易》的"涣"卦生动地记载了他们受洪水之患的经验。如《涣》九二的"涣贲其阶";"涣"六三的"涣其宫";"涣"六四的"涣其群","涣有丘"等。由于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黄土保水能力极差,雨季一过,便又迎来旱灾。"少孰":"亨·密云不雨,自我西茭"。"少孰"尚九:"既雨,尚德载"等,都反映了周人大旱之时对雨的渴望和嘉得甘霖之后的愉悦心情。除旱涝之灾外,周人所生活的渭河平原强震带在历史上一直有频繁的活动,强烈的地势高差对比,也使得崩塌、滑坡等灾害经常发生。《辰》诸卦爻辞生动记载周人对这种自然灾害的经验,如"辰"六三:"辰疏疏,辰行无省"。《辰》九四:"辰遂泥"。《辰》尚六:"辰昔昔,视惧惧,正凶"等等。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