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从高差处理和排水看万科建设的世园会植物馆景观

景观设计学 2018-04-05 来源: 网
原创
在2018年1月10日举办的2019北京世园会植物馆首次发布会暨植物馆合作伙伴委员会成立仪式上,四大核心场馆之一的植物馆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微信图片_20180330140446.gif

© United Design Lab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2019北京世园会)的建设长跑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了后半程。


回溯2014年6月11日。当天,国际展览局第155次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2019北京世园会的举办获得168个成员国一致表决认可。即刻起,2019北京世园会便成为了继1999年昆明世园会后第二个经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国际展览局认可,由中国政府主办的A1类世界园艺博览会。


这场为期162天的盛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将于2019年4月29日~2019年10月7日在北京延庆召开。园内设“四馆一心”:中国馆、国际馆、生活体验馆、植物馆及演艺中心,现在已经逐步迎来了中国馆封顶、植物馆方案发布等重要节点。


微信图片_20180330140507.jpg

世园会鸟瞰图,拍摄自世园会植物馆宣传册


在2018年1月10日举办的2019北京世园会植物馆首次发布会暨植物馆合作伙伴委员会成立仪式上,四大核心场馆之一的植物馆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微信图片_20180330140510.jpg

植物馆鸟瞰图 © URBANUS都市实践


20180319_170914_387.jpg

植物馆首次发布会 图片来源见水印


20180319_170914_388.jpg

北京世园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 图片来源见水印


20180319_170914_389.jpg

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 图片来源见水印


植物馆占地3.9公顷,建筑面积约10000㎡,由城市配套商万科集团投资建设并运营,其建筑设计的重任落在了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肩上,室外景观设计交由OFFICE MA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乾景园林则对室内温室进行了总体设计。


2019北京世园会植物馆的主题为“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当人们已经习惯了“人是世界的主宰”这种偏见时,却忘了植物历史远远早于人类文明史,大多数树木的寿命也远远长于人类。当人类需要更智慧地生存时,一个问题产生了:“植物是否可以是人类的老师?”2019北京世园会用园艺的视觉盛宴,来重新认识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之间关系的根本性问题。 


不看会后悔的概念视频!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 © 2017 Shardisland



化高差为湿地花园的室外景观


发布会上,建筑师王辉提道:“植物馆现在的设计标高实际上远高于原来的地形标高。这块儿我们的景观设计师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


顺着设计师的思路,我们探寻了植物馆基址的秘密。相较于周边环境,植物馆的基址本是一片低地,填平需要耗费巨大的土方。景观设计师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植物馆和周边区域,通过少量的堆、挖,在周边的低地塑造出丰富的小地形。


20180319_170914_390.jpg

场地生成过程 By OFFICE MA & LAF


这些丰富的地形,恰好起到了自然排水的作用。在连接桥的下面,设计师安置了200m²的储水箱,配有泵、过滤、操控装置,降雨时湿地和露天小剧场的雨水将通过重力管道流入储水箱。除了蓄存,储水箱里的水也会通过水泵抽调,用于雨水花园水景循环、建筑屋顶花园的灌溉和场地灌溉。


20180319_170914_391.jpg

场地水管理和收集系统 © OFFICE MA


20180319_170914_392.jpg

场地排水 © OFFICE MA


人工湿地水位稳定在标高481.0米处,随着季节性的水位增长,雨水收集系统将对这些雨水进行储存,直至水面标高达到481.5米,满足100年频率暴雨量的设计标准。超过481.5米的部分属于防洪滞洪区,一般发生在强降雨时期,最高水位为483.0米。


当水位超过481.5米时,水泵会抽出储水箱的水排到南侧的世园会植草沟。当水位超过483.0时,水将从西南侧满溢到南侧的植草沟里,往下游世园会场的雨水花园排放。


11111.jpg

雨水收集系统剖面图 © OFFICE MA


20180319_170914_394.jpg

水花园效果图 © OFFICE MA


20180319_170914_395.jpg

活动草坪和露天剧场效果图 © OFFICE MA


20180319_170914_396.jpg

雨水花园效果图 © OFFICE MA


20180319_170914_397.jpg

湿地鸟瞰图 © OFFICE MA


除了室外景观设计,OFFICE MA也对室内温室及屋顶的概念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神秘”的植物馆建筑


解决了建筑和周边场地的连接,我们开始跟随设计师了解建筑本身。“不同于收藏型植物馆高度透明的外观,展会型植物馆则会用一种不透明的神秘性,为观众设置一个特殊的话题,并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和领悟这个话题,即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主建筑师王辉说道。


20180319_170914_398.jpg

植物馆效果图 © URBANUS都市实践


如何在建筑上表达植物的智慧?设计师以植物的根系作为切入点。拥有2019北京世园会唯一展览温室的植物馆,一反温室大多透明化的常态,以密集排列的竖向构件有节奏的进行遮挡。站在园区入口,可以隐隐约约看到远处一方土地拔地而起,据设计师描述,这是“升起的地平”概念:建筑屋顶寓意着土壤,外立面的竖向构件象征着和地面上部拥有几乎同等体量、为植物提供大量养分的根系。人们走进建筑,就像走入了地表之下,去探寻植物根系古老而神秘的智慧。


20180319_170914_399.jpg

植物馆效果图 © URBANUS都市实践


20180319_170914_400.jpg

植物馆效果图 © URBANUS都市实践


20180319_170914_401.jpg

植物馆剖面图 © URBANUS都市实践


建筑的主入口设在东北角,这里提供了一个悬垂下来的、形似山洞的户外等候空间。穿过序厅后,人们首先来到迷幻的互动式声光电效果的室内展厅。万科与国际先进的多媒体工作室合作,创造出一个完全浸入式的数字化体验环境。室内展厅与外观立面的根须相呼应,虚拟了以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为特征的红树林。“红树林的根和我们升起的地平这样一个概念产生巧合,使我们感觉到一种‘无目的 的 合目的性(来自康德)’的美。”王辉说道。


据悉,植物馆将与腾讯展开充分的合作,在数字展厅和整个展馆里面运用数字地图方式为游客提供智能化定位、所见即所识的智能化导览,希望采用增强现实、AR各种最新黑科技给游览者带来不同维度的感官体验。


20180319_170914_402.jpg

建筑一层平面图 © URBANUS都市实践


建筑分为三层,游人可在一层的序厅、展厅、售卖、排队区停留,穿过展厅,将来到贯穿1~3层的植物温室。走过室内展厅,穿过温室,主展线盘旋到树梢之上,引向屋顶天台。在这里,万科和中信出版集团合作建立了植物图书馆和咖啡厅。考虑到大部分游人多在下午才能走到植物馆,设计师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白天,人们可以站在屋顶,眺望周边山水,俯瞰整个园区;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灯光设计师以光合作用为主题,为大家准备了一场惊艳的灯光秀。”



以红树林领跑的植物温室


离开展厅,游客将进入由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和乾景园林主设计的3000㎡的大温室。这是全中国第一个包含红树林和潮汐变化的温室,汇聚了600多种珍贵植物,共包含5大展区,12个景点。人们先穿过真正的、能够演示潮汐变化的红树林;再走过一系列主题区域,零距离地体验植物繁衍、求生、防御、传播、抗争、诱惑等种种生存的智慧。“景观设计师Aki和植物馆的总设计师赵世伟就像导演一样,给大家呈现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植物大片。”


20180319_170914_403.jpg

温室效果图 © 乾景园林


20180319_170914_404.jpg

温室效果图 © 乾景园林


20180319_170914_405.jpg

温室效果图 © 乾景园林


微信图片_20180329133503.jpg

温室效果图 © 乾景园林


红树林是世园会植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神奇的、充满智慧的植物群落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是受周期性海水淹没的木本植物,是候鸟的栖息地,是抵御海啸、降解污染、净化海水的海水卫士。


由于红树植物生于潮滩的淤泥中,周围的土壤充满水分和高量的盐分,所以它们无法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氧气,但红树林有着发达的根系,可分为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支柱根、板状根有利于红树植物体在滩涂上的固着,而露出地面的各种呼吸根使红树植物能够进行正常的呼吸活动。


红树植物包含红树科的红树、海桑科的海桑、马鞭草科的白骨壤,秋茄、木榄和桐花树等植物。红树科植物因体内含有大量单宁,其木材常呈红色,其树皮提炼出的单宁可用作红色燃料,“红树”之名由此而来(如下图),但并非所有红树植物都如此红。


20180319_170914_406.jpg

红树 © 中国数字科技馆


20180319_170914_407.jpg

海桑 © 中国植物图像库


微信图片_20180329133641.jpg

秋茄 © 中国植物图像库


20180319_170914_408.jpg

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 中国数字科技馆


过去50年,随着城市化发展,由于围垦和填海,我国已经损失了将近73%的红树林。对红树林的保护和重视使得红树林基金会应运而生。基金会秘书长孙莉莉表示,截止到2017年12月,基金会在深圳建立的6个自然教育中心已经累计支持参与导览的公众超过8万人次,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滨海湿地保护。据南方日报本月报道,全国首个红树林博物馆也将落户广东深圳,由国家林业局和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设。


20180319_170914_409.jpg

红树林基金会秘书长孙莉莉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红树林,温室中另一类很重要的就是棕榈科植物。“棕榈科植物一个重要的生存能力就是他们能够传播自己,具有把种子通过海洋、其他媒介传播到远方的能力。”北京园林科学研究院赵世伟表示。植物馆温室通过红树林、热带雨林、蕨类、棕榈、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苔藓等展现植物王国的多样性以及植物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智慧。



现场


20180319_170914_410.jpg

视觉形象 © United Design Lab


20180319_170914_411.jpg

合作伙伴签约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80319_170914_412.jpg

植物馆特聘专家顾问发布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80319_170914_413.jpg

万科丁长峰 / 温室总设计师赵世伟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5小时的发布会顺利结束后,我们捕捉到了自然艺术家、生态景观设计师高意静女士,她谈了谈对生态的看法,甚至从宇宙这样的宏观角度来审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各方媒体和与会人员都对世园会植物馆抱有自己的见解。在LAF看来,此次发布会的内容聚焦于“植物”本身,展示了通过高科技手段和温室布置让人们深刻的认识到植物适应周遭环境、主动防御、不断进化发展的智慧。而人类社会发展和植物之间互利互惠的亲密关系,植物作为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关系,则是我们更希望能从植物馆中看到并探讨的。


据悉,植物馆项目的建设和策展在世园局领导的支持下正有条不紊的展开,预计2018年2月中旬实现结构的封顶,2018年6月实现园林树木的迁移,并在2018年年底完成基本的布展工作,2019年一月份进行调试和运营的准备工作。我们期待世园会用无数个视觉盛宴唤醒人类思考人、需求、植物和各种生态之间的根本性问题!



 HIGHLIGHT! 

非常感谢媒体邀请,非常感谢万科集团、OFFICE MA、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将以上内容授权LAF微信发表,非常感谢赵世伟老师对本文内容的指正!


打赏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