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模式”,城市创新?
如果你参加了温哥华当地的规划委员会听证会,就会肯定一点,街区类型学是近年来城市规划与建筑界的热门话题。
迪拜塔|@Google
世界上最昂贵的酒店,是建在阿拉伯湾一座人工岛上的迪拜塔阿拉伯朱美拉酒店(Burj Al-Arab Jumeirah)。酒店以独桅帆船为灵感,在裙楼基座上建立一系列的薄塔,边上是人造水体。
如今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郊外的沙漠中,石油大亨们打算做一个温哥华福溪(False Creek)的全尺寸复制品,一个假的福溪,并附之美名“温哥华阿拉贝”(Vancouver al-Arabe)。
假的福溪(False False Creek)@ New Urbanism: “The Vancouver Model”
温哥华原型正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在美国,温哥华开发商和他们的建筑师使用香港原型(Hongkong prototype)现在引领着高层住宅市场。
“温哥华风格”到底有什么魔力?何以让世界各地争相效仿?
温哥华|@ Pinterest
温哥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在这座城市里做建筑设计的一个核心任务是创造出与自然景观的关系框架,改善人们的居住空间,让他们能更好的享受周围的环境。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温哥华的象征是山脉和海洋,而不是建筑天际线,所以建筑师们总想要通过加强建筑风格,来回应这让神仙都羡慕的地灵景观。
尊重建筑文脉,是建筑师在提出新观点时要处理的基本问题。作为设计师,首先要研究现有的默契做法的成因,才有机会更好地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一个立足点,并非为了新颖而故作奇特状。
在常年与国内同行的交流中,大家总是热切地期待听到关于温哥华经验的介绍,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温哥华模式”绝非建筑师手捏油泥的造型结果。在推广这种模式之前,你必须先了解加拿大税收、交通和住房政策的大背景,以便理解它的由来。
在城市设计领域,“温哥华模式”还跟加拿大政府没有相应的开支有关:许多时候与城市设计相关决策都并非政府委托、而是设计师与客户不得不自发地团结起来,共同面对。也可以说是由于疏忽,造成了人们对这种建筑解决方式的共识。
01“温哥华模式”的由来
温哥华模式的形成,有两个重大的规划决策做背景:一是,温哥华是座没有高速公路的大城市;二是,在混合用途、中等密度的再开发刺激下,它是建筑师与开发商共同“发明”的一种解决方案。
普通的美国百姓恐怕很难理解他们国家的公共财政部是如何为城市扩张提供补贴的。美国州际公路,是二战后美国庞大公共防御系统的一项重要措施。州际公路经过美国绝大多数主要城市,大城市的市区几乎都有洲际公路穿过。
《1944年联邦援建高速公路法》明确地将城市道路纳入联邦援建范围内,建立国家州际公路(National System of Interstate Highways),连接主要都市区、城市和工业中心,并为国防服务。因此美国州际公路是二战后的国防措施,由联邦资助。公路使用者通过燃油税、过路过桥费支付大约一半高速公路成本,其他则由联邦政府预算支出。
就全球而言,在城市中心区建高速公路几乎是美国特有的现象,这是由美国政治和“公众”观念引起的。
然而,由于加拿大缺乏国防补贴,加拿大城市只在需要的地方修建高速公路。由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教授领导的公民起义,温哥华是北美唯一一个市内没有高速公路的大城市。
温哥华的确与北美很多大城市不同,人们戏谑地称其为“温村”,是因为它给人感觉就像个大镇。
优越的地理条件给城市居民留下了一笔独特的遗产,无论谁都能享受到自然的馈赠。温哥华市中心最初是一个岛,但它与加拿大大陆地区连接部分的盐碱地被陆续填平,因而形成一个半岛式的市中心。
市内最大的城市公园是斯坦利公园(Stanley Park),所在地以前曾被用作军事保护区,在城市建立后不久就被用于公共用途。相比之下,旧金山人民斗争了150年,才让它城市边缘的军事区被公共利益所用。
南福溪1975年的状况|@温哥华市档案馆
1990年代后 福溪南北两岸加快了开发步伐 @City of Vancouver
温哥华早期最有影响力的城市设计理念,是规划师弗朗西斯·马森·拉滕伯里(Francis Mawson Rattenbury)提出的,他提议在斯坦利公园入口处修建一个市民中心。
规划师弗朗西斯·马森·拉滕伯里|@维基百科
南福溪规划中成功的核心关键词是社区|@City of Vancouver
加拿大这个国家总的来说温良谦逊,其宪法追求“和平、秩序和好政府”(“peace, order and good government”),加拿大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其宪法的需求一致,试图作出“好政府”的样子来。
02一种街道类型学
“温哥华模式”的典型做法|@Google
● 15层到40层不等,为了保护公众视野和最大限度地保护隐私,塔楼之间至少相隔80英尺(24.4m)
● 高度上限为300英尺(91.4m);群楼有30-70英尺高(相当于3-8层楼)
● 塔楼标准层的占地面积很小,约有7000平方英尺(650平米),“坐”在面街的平台上
● 剪刀梯能让塔楼显得又高又细。同一座塔的两个楼梯,一个在另一个上面,用防火墙隔开
● 裙楼的顶部是三层的联排别墅或零售店面景观,地下停车场
● 是一个混合功能、混合收入的社区结构
● 丰富的公园、绿地,公共艺术和便利设施,社区街道生活会随着每个项目而日益改善
● 塔楼在网格状的街道上,延伸现有的城市结构,并辅以独立自行车道和人行道
● 街道两旁有行道树,景观带后退,联排别墅有单独的入口
● 每个项目必须从现有人行道后退12英尺(3.6m),其中一半用于人行道加宽和行道树,一半用于景观带,包括室外座椅和独立单元的入口
在当地人的共同努力下,“温哥华模式”不断调整,以满足城市生活的新需求。接下来的这个例子能证明这一点。
03煤港|一个不断演进的案例
1950年代的煤港景象|@温哥华档案馆
19世纪80年代末,煤港(Coal Harbour)是一个开放的海滨,两旁是私人停泊码头,还可停放滑翔水上飞机,往返于温哥华岛与大陆之间的铁路货运轮渡码头。
煤港今貌|@普华永道事务所
总原则
● 煤港住宅发展的最重要目标是为接近市区的人提供就业机会,降低通勤成本。
● 确保水资源的多样性和文化上的充分融合性得以保留,以增强煤港入口形象的方式,让它成为以混合用地为标志的、全新理念的海滨社区。
● 促进提供各种新的城市用途,包括住房、零售、办公、酒店、娱乐、文化和公共开放空间。
● 让温哥华市民更方便、更愉快地参与到多样化的海滨活动中来,并把受外地访客和市中心以外地区的人欢迎、吸引他们使用这里当作一个主要特征。
从斯坦利公园到煤港是很多跑者的锻炼路线|@Pinterest
地 形
滨水空间高差错落|@Google
公园与开放空间
Emery Barns Park|@City of Vancouver
居 住
● 城市的总体目标是鼓励靠近市中心工作地点的居住机会,尽量减少交通影响、场地局促。
● 认识到紧邻市中心和西区的高密度环境,煤港的平均居住密度应该与市中心半岛滨水区的居住密度相当。煤港与市区和滨水环境的密度过渡。在靠近高密度市区的东部和后部允许更高密度。鼓励在靠近滨水区边缘和靠近西区和斯坦利公园的场地西部降低密度。
● 在评估居住社区时考虑的其他方面包括创建具有独特特征的区域、创建具有私人飞地感的可识别空间、社区-商业服务的适当整合、联系和开放空间特性,以及其他良好的场地规划原则。
● 整个地区的居民区应具有密度和其他特征的多样性,以响应邻近特征、区域特定特征和家庭组合。
社会多样性和包容性
● 鼓励提供中等密度的房屋租赁区。
● 每个社区都要实现家庭结构和收入的多样性。多样性包括有老人、有子女的家庭、有特殊需求的人士、单身、夫妻二人,这种描述还会随时间有新的诠释。
● 至少要有25%的居住单元适合有孩子的家庭居住。允许提供非市场住房组合的廉租房替代方案。
● 兼顾中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住房。原则上每个主要发展区至少有20%的住宅单元供中等贫困家庭使用,其中一半给有孩子的家庭。
建筑形态
公共安全
04 两个大获成功的例外
1. 罗布森广场
曾任规划总监的雷·斯帕克斯曼(Ray Spaxman),将他那套英国式的建筑形态控制、强制混合用途开发的想法用在温哥华市中心。在现任规划主任拉里·比斯利(Larry Beasley)的领导下,这种干预主义、预设的城市设计方法有了更深的执行。
两任领导对温哥华市中心的规划思路基本一致。左:雷·斯帕克斯曼(现在UBC区域与社区规划学院任教)右:拉里·比斯利(现任主任)
从建筑设计上讲,两任规划领导者以开明都市主义的名义所发挥的力量,可能让个人建筑设计师为此付出代价。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亚瑟·埃里克森(Arthur Erickson)开发的罗布森广场(Robson Square)却是个例外。
不怎么受到新都市主义风格限制的亚瑟·埃里克森
温哥华美术馆在罗布森广场边
罗布森广场 下沉部分是冬季滑冰场
2. 格兰维尔岛
另一个完全不走“温哥华模式”的例子是格兰维尔岛(Granville Island)的开发。上世纪60年代,寻求改革的市政府发起对福溪南岸混合用途、中等密度的振兴计划。联邦政府还把它附近的工业区格兰维尔岛变成了一个本地艺术家云集的文化购物休闲胜地。
格兰维尔岛从工业区被改造成人气蓬勃的文化购物休闲地
城市评论员特雷弗·波迪(Trevor Boddy)认为,格兰维尔岛和罗布森广场的成功,有助于清除前后两任规划主任建筑形态控制和强制混合用途开发对市中心的冲击。
管理上的弹性,不可避免地让后来的项目历经更长的周期才能达成统一。在这其中,城市设计委员会对很多重要项目决策起到关键作用。城市设计委员会隔周开会,允许市民旁听。
委员会成员由本地企业资深设计师、社区领袖、官方机构工作人员组成,没有官方任命,纯靠自荐并由前任委员会投票选出。
我的心得
海外华人社区对温哥华模式如此热情,其简化版也是当今中国城市住房的首选原型。你可以在上海、广州、深圳看到惊人的建造高楼大厦的热潮,这些形态的建筑很大程度受香港原型的影响。
未来十年,中国将达到与欧洲相同的城市化率。和北美相比,香港和温哥华的高密度革命才是真正的“新城市主义”。当然,只有对各种“主义”保持敏锐,才有可能防止它像廉价毒蘑菇一样侵犯大城小镇。
首先确定一件事,那就是温哥华的城市原型比所有二十世纪大肆宣传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项目更省能源、能容纳更多人,并有助于创造更好的城市邻里关系。
人们至今仍对二十一世纪的城市该是什么样充满奇思妙想。温哥华作为一个21世纪的城市样本,它被构想出来,有好也有坏。
作为设计师,我们应是感官最敏锐、最能理解他人的一群人。通过职业实践的方式,加强对同胞的兴趣。就像宗教教诲的那样,“爱你的邻居”。
煤港作为“城市客厅”的形象,打破了人们对私人住宅的刻板印象,设计师和整个项目的参与者们表现出与人合作的热情,以居民、场所和环境作为建筑的基础。突破了对他人漠不关心给城市居民造成的伤害。
在接触并理解世界上各种问题时,我们都能看到一些特别的人作出特别的努力。
才华不是不劳而获的恩赐,必须加上信念,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世界。
无论你是建筑师,景观设计师,还是规划师,无论你在政府机关还是企业里工作,无论你从哪里来、要去向哪里,都要锻炼自己的感官,训练自己与他人合作。
当人们能够与周围环境自由、无障碍地互动时,心中就会生出强烈的认同感,一种与这个地方的创作者心境同步的美妙感觉。
正因如此,雕塑必须要有触感(哪怕作为展品本身禁止触摸),咖啡的香气要能让咖啡店周围的邻居们闻得到。只有当最亲近的邻居对他们的住所、依恋的空间感觉越强烈,他们才会对自己的社会身份特别认同,确定自己属于这里。
假如你有孩子,你希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记得把他们培养成社会的好公民,提高他们的社会感,并让他们理解和喜欢自己国家的传统和文化。
做生活的好朋友,坚持做自己认为有价值、无可替代的事情。坚持未必一定胜利,它能让你的心通向幸福。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