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从中国老年人在74个小微公共空间中的行为习惯,看适老化城市更新策略

景观设计学 2021-09-10 来源: 网
原创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天津市74个街角小微公共空间作为样本,对其中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连续观察和定期拍照,在此基础上提取量化,定量分析了老年人行为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并结合空间形态指标数据,探讨了空间形态对老年人交谈频率的影响。

旧城区内的小微公共空间,特别是街角小微公共空间,是老年人参与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却常常被忽视。本研究随机选取了天津市74个街角小微公共空间作为样本,对其中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连续观察和定期拍照,在此基础上提取量化,定量分析了老年人行为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并结合空间形态指标数据,探讨了空间形态对老年人交谈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毗邻街道的宽度、周围建筑物的平均高度、座椅数量和噪音水平显著影响了老年人交谈的次数。本研究将为规划师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量化方法,为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的适老化城市更新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旧城区小微公共空间内老年人的行为及空间形态对其产生的影响

Behaviors of Seniors and Impact of Spatial Form 

in Small-Scale Public Spaces 

in Chinese Old City Zones


image.png



1研究背景


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超过65%,70%以上的老年人将居住在城市[1],特别是旧城区中[2]。从历史上看,旧城区位于城市中央,是曾经的商业和文化活动中心[3],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并呈现出独特的风貌。然而,由于上世纪快速的人口增长和城市移民,城市无序发展、旧城区不够宜居的问题日益显露[4]。虽然很多居民逐渐搬离,但出于对老社区的依恋,以及搬迁对身心的考验,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留在旧城区[5]。如今,旧城区改造项目遍地开花,但很多项目却只关注城市形象而忽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3]。因此,如何保证改造工程有利于当地居民,尤其是当地老年人的生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为人们放松、社交、娱乐的理想场所[6][7],城市公共空间的提升改造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从而促进社会的积极老龄化[8]。然而,一方面,具有传统格局的旧城区人口密度大、大尺度公共空间匮乏;另一方面,由于身体条件所限,大多数老年人进行日常户外活动的地理范围相对有限。因此,与数量较少、分布较为分散的大尺度公共空间相比,旧城区内广布的小微公共空间更为老年人所常用,而街角小微公共空间便是其中的典型。对这些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可以显著改善老年人的日常体验,并促进其进行社交互动。城市更新对于解决城市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创建可持续城市提供了重要机遇[4]然而,如何通过设计实现上述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老年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可以反映他们对空间的需求[9];另一方面,空间形态对人的行为亦有影响[10]~[12]。因此,研究老年人的行为有助于从他们的角度重新构想适老性措施[13],而探讨可变的环境因素,以及空间对人行为的影响[11][14]~[16],则可以启发城市规划设计者及相关决策者[17]。在以往文献中,研究人的行为通常采用佩戴GPS、调查问卷等方式。然而,对于人在特定空间内的日常行为数据,必须通过长期观察和记录来收集,难度较大。因此,本研究从老年人的日常行为出发,通过观察其真实的日常生活,对旧城区的街角小微公共空间进行研究。


© 孙旭阳,汪丽君,王非,Sahar Soltani



2 研究方法 


鉴于天津旧城区的空间格局和建筑形式较好地保留了之前的特征,形成了丰富的小微公共空间,且大多数缺乏适老化设计,故本文将选取天津市的一个典型旧城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74个街角小微公共空间作为样本空间。基于建筑类型学和建筑构成理论,样本空间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选择:1)位于研究区域内;2)位于几条道路的交汇处,而非街道两侧;3)对公众开放。随后,研究对样本空间的空间形态指标数据进行定量测度,并连续记录其中老年人的日常行为。

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研究选取了与空间形态相关的4个方面共8项客观指标:场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座椅数量、凉亭覆盖率、视线范围内的色彩多样性、平均噪音水平、周边建筑物的平均高度,以及毗邻街道的宽度[18](表1),这些指标较易获得,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很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行为。随后,通过调查和测度收集了每个样本空间的上述指标­数据。 


表1:空间形态的客观指标


在2018年6~7月正常天气下,连续观察样本空间内老年人的日常行为,每个样本空间的连续记录时间不少于4小时,并避免记录用餐时间。研究团队选择他们可以清楚观察到样本空间内老年人行为的地方,同时尽量避免被注意到,以尽可能地记录老年人的真实日常生活。在连续观察的过程中,每隔10分钟拍摄一张照片以进行行为记录,如果一张照片不能包含当时空间内的所有老年人,则拍摄额外的照片。

随后,根据照片提取老年人的行为数据。照片中显示的行为被编码成多种类型(表2),且每种类型行为的频率被计数。例如,如果交流出现在两张照片中,并且在每张照片中有三位老年人在交流,则在该样本空间中交流的频率为3*2=6(次/4小时)。本研究关注的是行为发生的比重,而非行为本身。因此,无论不同照片中显示的行为是否由同一个人发生,行为都将被计算在内。  


640.webp_副本.jpg

表2:对老年人行为进行编码及释义


基于行为数据,研究对老年人在样本空间内的行为类型、不同行为类型的发生概率,以及发生频率中位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交谈”行为为例,基于各样本空间的空间形态指标数据,通过有序逻辑回归分析,探讨空间形态对老年人行为发生频率的影响。



3 研究结果


1不同行为的发生概率

通过对老年人的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行为在样本空间中发生的百分比有显著差异。而不同行为的发生概率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如图所示,“路过”、“交谈”、“闲坐”、“站着休息”、“遛狗”和“照看孩子”是老年人在公共空间内出现概率较高的行为。因此建议在街角小微公共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时,应优先满足高发生概率行为的要求。

  


不同行为在样本空间中发生的百分比分析


2不同行为的发生频率

研究还发现,行为发生的频率并不符合正态分布,同时,某些低发生概率的行为在发生这些行为的样本中的发生频率反而较高。例如,“打牌、下棋或围观”的发生频率中位数很高(60次),与其低发生概率(4.1%)形成了强烈对比,这表明虽然打牌、下棋或围观的发生概率不是很高,但一旦发生,就可能持续发生或者吸引其他老年人聚集。因此,使用中位数而非平均值更能准确描述行为的集中趋势(表3)。这一发现意味着,在对街角小微公共空间进行适老化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高发生概率和高发生频率的行为需求。在本研究中,“打牌、下棋或围观”、“随着音乐跳舞”、“交谈”、“路过”、“演奏乐器和唱歌”的出现频率高于其他行为,值得注意。


表3:不同行为发生频率的中位数


3空间形态对老年人行为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研究选取“交谈”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出于准确性的考虑,本研究采取分级方式[19][20]对原始行为数据和空间形态指标数据进行数值分级,使用“高”“中”“低”等级分别代替具体的数值,以便将连续变量转换为有序变量,探索空间形态对交谈发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的空间形态指标中,毗邻街道的宽度、周边建筑物的平均高度、座椅数量和平均噪音水平会显著影响街角小微公共空间内老年人之间发生“交谈”的频率。

具体而言,在毗邻相对较宽的街道和中等高度的建筑物的街角小微公共空间中,交谈更有可能发生。在正常情况下,相邻街道越宽阔,周边建筑物高度越低,开敞感越强。研究据此推测,街角小微公共空间的开敞感可能会影响老年人交谈的频率,但这一猜想需要进一步验证。

座椅数量和平均噪音水平对老年人交谈频率的影响很容易理解。更多坐下来放松的机会和能够听清对方的讲话内容,增加了进一步交流的可能性。因此,座椅数量的减少和噪音的增加会对老年人交谈的频率产生负面影响。 


© 孙旭阳,汪丽君,王非,Sahar Soltani



4 讨论


本研究将一个较小的研究区域与一个相对较大的调查样本量相结合,以获取高细节水平的定量数据[19]。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科学地探索老年人的行为以及空间形态对其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且可以在其他研究中推而广之[21]。然而,尽管本研究已经尽可能地使行为数据具有代表性,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缺少不同季节对老年人行为偏好的影响,以及本研究选择的空间形态指标外的其他指标对老年人行为的影响。另外,尽管天津市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在中国城市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但鉴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社会文化差异,因此,在对其他国家城市进行相关研究时应基于对当地老年人行为的调查。

本研究没有采用网络数据抓取获得的大数据,而是通过较为传统的基于老年人日常行为观察的方式来获取“小数据”。虽然费时费力,但这些数据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能为适老化空间的改善提供更为直接的指导。对于城市规划设计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了解老年人的行为及对其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十分必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先满足这些行为的需求,有助于提升适老化设计实践的效率和实际效果。

此外,关于空间形态对老年人行为影响的数据将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信息支持,也可以作为关注行为与空间关系的机器学习的重要原始数据,通过智能化设计对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产生影响。



致谢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97844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编号:B13011)、国家留学基金委、中澳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资助。此外,作者感谢南澳大学顾宁教授对本研究的贡献,以及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研究生对本次研究数据收集工作的帮助。


部分参考文献

[1] Zhou, Y., & Wang, J. (2017). A case study of old urban recreational space network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elderly people—Take Xujiapeng Street as an example. Garden, 9, 40-43.

[2] Lin, L. (1996). The aging problem on old city zones—Take Jinhua Street, Guangzhou City as an example. Urban Problems, 2, 33-38.

[3] Xu, F., & Zhou, Y. (2016). Social ex-post evaluation of old city zone renovation projects based on mathematical attribute measurement model.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43(1), 04016025-1-04016025-9.

[4] Yildiz, S., Kivrak, S., & Arslan, G. (2018). Contribu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 design elements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renewal projects: Model proposal.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45(1), Article 04018045. https://doi.org/10.1061/(asce)up.1943-5444.0000493

[5] Jiang, W. (2016). The strate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ge-friendly spaces in the renewal

of old city zones—Take Zhangzhou as an example. The proceedings of 2016 China

urban planning annual conference: Urban planning for 60 years: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pp. 778-791).

[6] Giles-Corti, B., Broomhall, M. H., Knuiman, M., Collins, C., Douglas, K., Ng, K., ... Donovan, R. J. (2005). Increasing walking: How important is distance to, attractiveness, and size of public open space?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8, 169-176.

[7] Whyte, W. H. (2001). 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 New York, USA: 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

[8] Gaikwad, A., & Shinde, K. (2019). Use of parks by older persons and perceived health benefits: A developing country context. Cities, 84, 134-142.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18.08.001

[9] Engels, B., & Liu, G.-J. (2013). Ageing in place: The out-of-home travel patterns of seniors in Victoria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Urban Policy and Research, 31, 168-189. https://doi.org/10.1080/08111146.2012.737316

[10] Chen, L., & Ng, E. (2012).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and outdoor activities: A review of research in the past decade. Cities, 29, 118-125.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11.08.006

[11] Hahm, Y., Yoon, H., & Choi, Y. (2019). The effect of built environments on the walking and shopping behaviors of pedestrians: A study with GPS experiment in Sinchon retail district in Seoul, South Korea. Cities, 89, 1-13.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

[12] Lu, Y., Yang, Y., Sun, G., & Gou, Z. (2019). Associations between overhead-view and eye-level urban greenness and cycling behaviors. Cities, 88, 10-18.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19.01.003

[13] Buffel, T., & Phillipson, C. (2016). Can global cities be ‘age-friendly cities’? Urban development and ageing populations. Cities, 55, 94-100.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16.03.016

[14] Maat, K., & De Vries, P. (2006). The influence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on green-space travel: Testing the compensation hypothesi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8, 2111-2127. https://doi.org/10.1068/a37448

[15] Othman, A. R., & Fadzil, F. (2015). Influence of outdoor space to the elderly wellbeing in a typical care centre.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70, 320-329.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5.01.042

[16] Wang, Y., Chau, C., Ng, W., & Leung, T. (2016). A review on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built environment attributes on enhancing walking and cycling activity levels within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Cities, 50, 1-15.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15.08.004

[17] Peschardt, K. K., Schipperijn, J., & Stigsdotter, U. K. (2012). Use of small public urban green spaces (SPUGS).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11, 235-244. https://doi.org/10.1016/j.ufug.2012.04.002

[18] Wu, J., Ta, N., Song, Y., Lin, J., & Chai, Y. (2018). Urban form breeds neighborhood vibrancy: A case study using a GPS-based activity survey in suburban Beijing. Cities, 74, 100-108.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17.11.008

[19] Schipperijn, J., Stigsdotter, U. K., Randrup, T. B., & Troelsen, J. (2010). Influences on the use of urban green space—A case study in Odense, Denmark.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9, 25-32. https://doi.org/10.1016/j.ufug.2009.09.002

[20] Maas, J., Verheij, R. A., Groenewegen, P. P., De Vries, S., & Spreeuwenberg, P. (2006).

Green space, urbanity, and health: How strong is the relatio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60, 587-592. https://doi.org/10.1136/jech.2005.043125.

[21] Flyvbjerg, B. (2001). Making social science matter: Why social inquiry fails and how it can

succeed agai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编辑 | 崔婧沄  田晓劼  张晨希

翻译 | 崔婧沄  张晨希

制作 | 张晨希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打赏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