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你身边的荒野?
注:本文为删减版,不可直接引用。原中英文全文刊发于《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2021年第1期“城市荒野与植物设计”专刊。
获取全文免费下载链接请点击此处。
城市荒野景观:内涵与价值审视
The Intension and Values of Urban Wildscapes
邵钰涵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发展部主任,景观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恢复性城市研究分实验中心主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成员
徐欣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硕士研究生
袁嘉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究人员
1 什么是城市荒野景观?
传统观念中,象征文明与安全的“城市”与象征野蛮与未知的“荒野”是两种严格对立的意象,而“景观”一词是人-地关系的体现;“城市荒野景观”(urban wildscape)一词显示出对既有“自然-文明”矛盾关系的否定,以及对“回归自然”的重新思考和再度构建。
实际上,城市荒野景观片段化地隐藏于城市之中,是生态过程基本维持以自然为主导,且具备类似自然荒野野性表征与保育生物多样性、提供游憩体验等功能的城市空间。目前,城市荒野景观概念已不局限于描述城市中的自然碎片,安娜·乔根森(Anna Jorgensen)等人在《城市荒野景观》(Urban Wildscapes)一书中将城市荒野景观理解为城市空间中自然主导与人工管理拉锯关系的映射,将这一概念延伸为一种体现人地关系变革的城市自然空间新认知方式。
《城市荒野景观》(Urban Wildscapes)封面 © Routledge
对城市荒野景观的内涵与价值进行深入辨识,能够进一步为城市荒野景观的实证研究提供关键认知基础,为城市居民、规划设计师和管理者发现、欣赏、体验与可持续地管理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网络提供科学引导。
2 城市荒野景观的产生与动态
城市荒野景观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1)动植物群落演替及变化由自然过程主导,具有类似自然荒野无序和野性的表征,极富景观生命力;
2)具有野生动植物种群保育功能、能够提供城市中稀缺的自然体验,但仍然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这些特征决定了城市荒野景观的产生、维持、退化和再生等动态。
城市荒野景观的产生与城市的扩张、转型和收缩等进程紧密关联。在城市横向扩张阶段,人工建设区逐渐扩大并纳入周边的乡村与未开发的原野。由于地形复杂、植被保护、开发资金流转不畅等因素,一些自然荒野区域得以保存,成为城市荒野景观斑块。城市转型阶段腾挪出的后工业用地,包括亟需治理的棕地或有待再开发的用地,经历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的闲置,被自生植被占据,因次生演替而形成城市荒野。
在城市收缩阶段,经济萎缩等原因导致公共资金匮乏和人工管理不足,一些城市空间重新由自然过程主导,逐步重归荒野。
美国圣达菲市的城市自然空间 © 邵钰涵
此外,通过“善意忽视”(benign neglect)或主动保护自生植被与引入野生动物关键种等再野化手段,自然机能退化的城市景观有望实现再野化。
城市荒野景观通常具有暂时性和变化性,既可能随着地块开发而变成人工化的城市空间——退化,其后也可能由于闲置而重新回归荒野——再生。
3 城市荒野景观概念的发展
城市荒野景观的概念建立在“荒野”一词所建构的空间与文化语境上。“荒野”最初的语义具有排他性,即地球表面的无人涉足之地。在东西方的传统认识中,荒野都被看作是未知、危险、难以抵达的境与地,这种自然与人二元对立的刻板认识形成了荒野概念的原始“排斥”阶段。
自20世纪60年代起,现代环保主义运动和生态学的蓬勃发展使荒野生态系统的价值不断被证实并逐渐引发广泛关注。由此,人们意识到荒野是一种城市化浪潮下重要而濒危的资源,荒野概念进入“接纳”的阶段,并逐渐被浪漫化为美好、富饶和自由的存在,生态批评文学作品常予以颂扬。
当代,城市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服务缺失和食物产能下降等严峻挑战凸显出荒野景观作为栖息地资源、支撑城市人居环境与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宝贵性与重要性。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崭新的协同互惠阶段,荒野概念开始在城市空间语境下被人辨识、讨论,与人共存的荒野景观也在城市语境下被更加频繁地索求。
目前,由自生植被占据的城市非正式绿地空间(如闲置的棕地、街道边缘和铁轨等)都被认为是城市荒野景观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当下城市荒野景观概念的适用范畴较为宽泛,既包括城市中未受开发干扰的自然地块,也包括由于忽视管理而发生自然演替或通过再野化方法建立的次生演替的荒野。城市荒野景观的尺度可大可小——从城市中保留的大片自然公园,到路缘缝隙因缺乏管理而产生的“自生植被-动物”种团——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Jessop West大楼内庭中打造的城市荒野景观 © 邵钰涵
由于城市荒野景观是一种介于高度人工化和自然之间的阈限状态,较难以某一标准界定。乔根森等人将城市荒野景观视作自然与社会过程的拉锯,强调了城市荒野景观的本质。基于此,考察人工管理与自然力量的对抗程度(以城市空间的“荒野度”衡量),是从城市自然空间中识别城市荒野景观的有效方式。安克·穆勒(Anke Müller)等人提出了量化荒野度的4项指标:1)地表覆盖植被的自然程度;2)是否具有特殊地形;3)偏远程度(可以借由城市交通噪声水平衡量);4)人工构筑的可见度。
城市自然空间荒野度量表 © 邵钰涵,徐欣瑜,袁嘉
4 城市荒野景观的多重价值
本文根据城市荒野景观在城市生态系统及人居环境所发挥的功能类型,将其价值归纳为5种类型,分别为:
1)生态价值,包括提供生物栖息地、调整微气候、涵养水源、保育城市内野生动植物种群等;
2)人文价值,提供重新联系人与自然的物质与精神场所,提供多功能游憩空间,发挥在地生态科普的宣教功能;
3)审美价值,提供多感官刺激,具有“乱中有序”的生态伦理审美形式;
4)健康价值,促进使用者放松压力和心理恢复;
5)经济价值,提供低投入、粗管护、高收益的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荒野景观的多重价值内涵图示 © 邵钰涵,徐欣瑜,袁嘉
城市荒野景观的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在自然-人工影响下的城市空间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一方面,自然过程主导的群落演替为乡土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更加适宜、异质性更高的栖息地与“踏脚石”。而人类干预的减少使城市荒野景观的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精细管护的人工绿地。另一方面,自然做功形成的野性景观表征与内部群落结构使城市荒野景观具有密集管理式绿地所不能提供的自然体验和与自然要素发生更多互动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城市荒野景观的特殊审美价值,也往往依赖于其生态价值,这是生态主义价值观得到广泛公众认同的结果。生态审美观使人们更关注“能感知到的”生物多样性:在城市荒野景观中,视觉、听觉和嗅觉所引发的一系列刺激强化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感知,并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自然野性审美体验。与此同时,城市荒野景观还承担着补充公园绿地、增加城市绿视率、提高城市景观视觉舒适度的作用,对城市景观的多样性有重要贡献。
重庆市合川区森楷路棕地再野化景观 © 邵钰涵,徐欣瑜,袁嘉
与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要素进行互动,能缓解人们的压力,因而城市荒野景观能够显著地作用于人类身心恢复,促进正面情绪的产生,提高幸福感。目前,“荒野疗法”已成为城市荒野景观的潜在功能——该疗法的机理是患者通过荒野中的多感官感知达到疗愈目的,多项循证研究为这一健康价值提供了支撑依据。
另外,由于具有的良好自组织与自我维持能力,城市荒野景观主要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其维护所需的资金或人力成本很低。而且城市荒野景观可以提供多功能、具有可塑性的游憩空间,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日常使用需求,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城市自然空间的士绅化,有利于城市的景观公平。
5 城市荒野景观价值认同构建研究
早期由于对荒野的负面印象,部分研究先入为主地低估甚至否定了城市居民对城市荒野景观的利用,并产生了几种典型的错误认知:1)公众并不能区分城市荒野景观与有意设计的景观的差异;2)城市荒野景观是消极空间,不具备游憩价值;3)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不接受或不使用城市荒野景观。这些观念往往是由主观臆断或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的调查取证和统计分析所导致。只有深入了解真正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才能引导他们的意识发展,从而优化更新城市荒野景观的利用途径,充分发挥其多重价值。
类似的误区被当前逐渐深化的循证研究不断纠正,明晰了学界及公众对城市荒野景观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公众不仅能够区分城市荒野景观与更正式设计的景观,并且在满足最低限度的游憩和可达性等诉求的基础上,对荒野景观抱有较高的认可与好感度。其中,人文价值往往是主导公众偏好的关键因素,而非城市荒野景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城市荒野景观的人文价值广受认可,尤其是自然野趣且多样化的游憩体验,相较精细管护的城市公园更受青睐。对城市荒野景观的游憩利用也逐渐普遍,已成为城市中具有很高潜力的多元文化载体。
重庆长江干流九龙外滩段江岸景观 © 邵钰涵,徐欣瑜,袁嘉
除先入之见外,跨地域差异是城市荒野景观价值认同研究的另一大难点。近年来,尽管一些研究表明了一些地区居民对城市荒野景观的认知态度,但对于更广泛和系统性的公众认同研究还有所欠缺,需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属性人群进行针对性研究,以解决现有研究中不同社会背景的样本类型和数量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目前中国学者针对城市荒野景观的循证研究极少,对其分布状况、使用情况、公众偏好等的基础调查严重缺乏,尚无法得出可靠结论。因此,当务之急是针对国内不同发展状况的城市进行城市荒野景观识别和价值认同调查,为相关价值评价及公众意识引导提供必要支持。
因此,本文从城市荒野景观的价值及其利用过程出发,提出相应的价值认同体系构建路径,以为公众教育和未来研究发展提供指引。
城市荒野景观价值认同体系构建路径图示 © 邵钰涵,徐欣瑜,袁嘉
6 城市荒野景观未来研究方向
城市扩张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加剧了城市居民与自然的隔阂。城市荒野景观是珍稀且濒危的城市自然,作为荒野在城市空间的一种延续,是城市居民与自然联系的重要窗口。城市荒野景观的保护、重构与利用尚处在理论与技术探索阶段,方兴未艾。
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需要进一步结合先进技术(如图像语义分割、深度学习等)进行系统性的城市荒野空间识别,利用条件估值等货币化方法尝试量化城市荒野景观的多重价值并深入探讨其认同构建机制;需要自下而上地引导城市居民与管理者重新思考城市中的自然,展开城市荒野景观的在地科普,鼓励欣赏其美学形式,主动拥抱城市荒野景观所带来的社会关系及文化观念的转变,令人类切实受益于城市荒野景观所提供的生态、人文、审美、健康与经济价值。
在倡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时代背景下,对城市荒野景观的重视、深入认知与有效利用对中国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促进创造和谐宜居的城市人居环境,以及文明与自然的融合共生。
本文引用格式 / PLEASE CITE THIS ARTICLE AS
Shao, Y., Xu, X., & Yuan, J. (2021). The Intension and Values of Urban Wildscapes.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9(1), 14-25.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20039
编辑 | 田乐
翻译 | 徐欣瑜、朱亦婷、田乐
制作 | 田乐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