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闫晓辉:第八届高校作品展获奖学生访谈

admin 2012-10-30 来源: 网
大约是大二的下学期,那时景观的课程开始增多了,我们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常常当成标准,学习其版式和创意;

 

  关于闫晓辉 

  院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专业:设计艺术学院           
  作品:沈彰新城西六家子芬兰路烈士陵园景观改造设计  G014     
  指导:赵晓凡
  奖项:优秀奖


 

 

  1、你从何时开始关注“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在校期间,你还关注的其他设计大赛都有哪些?参加这些展览或竞赛给你的学习和设计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闫晓辉:大约是大二的下学期,那时景观的课程开始增多了,我们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常常当成标准,学习其版式和创意;当时还关注一些像IFLA学生组景观设计竞赛之类的,而且一直很希望参加一个像样的比赛;在参加比赛之前,收集的资料是很开阔眼界的,比赛时的投入也会使自己在面临解决各类问题的时候愈加清晰,感觉这是一个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在提升的过程。

  2、请你概述一下你(你们)的作品从选题到设计生成的整个过程的体会和感受,你(你们)有遇到哪些问题,你(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闫晓辉:抓不住重点是最愁人的,根据现状地块分析做一个方案并不是很难,要做到贴合实际,还立题新颖也很不容易。尝试的解决方法是将场地的重要矛盾和实际问题列出来,然后重点解决。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最后受指导老师的引导,改变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从大地肌理和景观性质的方向分析,找到了一个新的课题。

  3、你认为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闫晓辉:我觉得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应该是场地信息的正确理解把握和定位,并有见地的提出概念指导。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对方案概念进行了反复的推敲,一开始简单的从解决功能问题,景观性质定位为陵园景观和道路景观。但无论如何解决方法总很笨拙,因为只是就事论事,后来把思维转向地域地块肌理延续和场所营造上,对景观的作用不局限与形态的美感,更发挥了其对场地表述和对人的抚慰,更加有意义。

  4、你的设计解决了什么问题?

  闫晓辉:我认为这个设计方案最主要在解决两组矛盾,第一,道路将陵园包围,使其形成无人问津的孤岛,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规划将城市干道甩在南侧,北侧由辅路与居住区相接,避免了一些有价值老房子的拆毁,同时是园区与周围人群连接起来,利用烈士陵园的精神特性,通过一些手法(如,借景、空间组织、隐喻等)将园区设计为与人沟通的精神景观。另外,方案采用了“穿越”式的树阵来解决不同空间和不同速度之间的矛盾。就像概念中所表述的,速度越快,相对空间越小,车窗忽闪而过的树阵排列成节奏,而置身其中的游人则感受景观空间的丰富变化。

  5、对于社会问题、城市问题,你有关注哪些?

  闫晓辉:对于社会问题,我有些许思考,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关注。如中国人的宗族观念与现在存在的家庭矛盾问题,以人居环境的设计的方式来给人们一种行为和心理的需求提供一个平台。也有城市快慢节奏问题,我觉得造成市民的焦虑心理不仅仅在于视觉层面(生硬的建筑),也包括声音(噪音)、气味(空气污染)等等。主要是对不安全因素的本能反应,在景观空间处理的过程中,应该不止一种处理方法。

  6、你对景观设计这个职业的期望是什么?
 
  闫晓辉:我期望的景观设计师从自身出发时具备考虑人类生存生活问题大格局的,而且在不断尝试改善人居环境。对于我接触到的景观设计师则不然,设计师用所谓的学术蒙混过关,甲方也不信任的屡次主观调整。我希望景观设计师能通过自身的素养和社会对其的认可,可以真真实实的做有用的设计。

  7、回顾你的大学本科教育,你对你所在学校的教育以及老师有什么期望和建议?
 
  闫晓辉:大学里对景观的认识不够,直到毕业大部分同学其实都不明白,设计难免落入商业俗套。我建议学校在初级课程设置一些体验课性和原理性的课程,只有真实地感受到景观的魅力和意义,才能更主动地去思考,学更多的知识,做更好的设计。

  8、“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最吸引你参加的地方是什么?你认为“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要办得更有活力、更受欢迎,最应该增加(或减少)什么内容?或者还应该如何改进?

  闫晓辉:“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可以在毕业之际给自己大学四年的努力一次证明,了解自己和全国学生的差距,给自己一个利于进步的定位。要是能建立一个学生的直接交流平台就更好了,这个环境中大家的思维应该都在同一个层面,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学习和设计思维。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