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大文章
admin
2007-01-10
来源:
网
刚退休的吴明伟先生依然有些忙碌,为了接受我们的采访,他推掉了赴外地的一个工作。 在南京生活,在规划设计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实践50年,吴明伟先生有足够的资格和资历
刚退休的吴明伟先生依然有些忙碌,为了接受我们的采访,他推掉了赴外地的一个工作。
在南京生活,在规划设计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实践50年,吴明伟先生有足够的资格和资历对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说三道四”。南京门东地区改造是个失败的例子
“花了很大力量,方案也通过了评审。但最后的结果是:门东地区的历史建筑大部分没有保留下来,基本上拆掉了。”
记者:从1957年至今,您一直在南京从事城市规划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
吴明伟:是的,1957年我从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以后,我一直在东南大学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几十年没有间断。
记者:南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发展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摆在规划建设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个见证人,您认为南京做得怎么样?有何经验教训?
吴明伟:南京,不管从中国还是从世界城邦建设史上来说,都可以说是一个巧夺天工的杰作。2400余年的建城史,形成了南京山、水、城、林融于一体气势恢宏、历史氛围浓郁的都城。其中,最突出的是明文化和民国文化。最近几年来,我感觉,南京市规划系统的同志们对于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很重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当然,失败的地方也有。比如门东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当时,规划局也花了很大力量,我们也都参与了,大家去做调查、做分析、做方案,方案也通过了评审。但最后的结果是,门东地区的历史建筑大部分没有保留下来,基本上拆掉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经济支撑
“对一个要靠投入的保护项目,经济上要求就地平衡而且确定由开发商来运作,这样的策划和安排是注定要失败的。”
记者:如您所说,门东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是个失败的例子。那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您能否结合南京情况谈谈,怎样才能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
吴明伟:这就要从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一般文保单位的特殊性谈起。历史文化街区是经行政部门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它是由一片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群构成,历史文化街区内就其单个建筑而言并不构成重要历史价值。但其整体肌理、空间形态、组织结构却很有特点,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特色,因此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内容。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它仍然在使用着,由于年代久远,长期得不到维修造成现状建筑破败,各种设施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因此它有不同于文保单位的特点,既要保护又要使其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它的保护要求远比文保单位复杂,这就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难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也有很成功的。据我所知能做成功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现存的历史文化街区质量较好,原有建筑和设施尚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居住其中的居民保护意识也较强,这种情况只要通过政府组织适当投入,与社区协同做些整治工作即可,原来的住户、生活方式亦未变,如南京的民国公馆区、苏州的一些历史文化街区。
二是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传统商业中心性质或很具特色,所处区位条件优越,有相当知名度,所在城市有旅游城市性质,历史文化街区可作为旅游资源,借助旅游开发带动保护与更新,如安徽屯溪老街和南京夫子庙。
三是历史文化街原有历史建筑结构完好,有特色、有品位所处区位条件良好,通过保护、整治后,迁出原住户改作为高档新楼盘,或改变使用性质,虽然经济投入大,但因能高价出售,仍能获得经济效益,虽然社会结构“贵族化”了,但物质实体保存下来了。
四是用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投入采取政府政策性补偿方式来获得平衡,如提供一块有经济效益的土地,或减免某些费、税等。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除第一种情况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都需要有一定经济作支撑或通过后期运作能获得经济回报才能作成,而南京城南门东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是纯粹的居住区,虽有较长历史但特色不明显,破坏严重,经济补偿条件有限,但基本不具旅游开发价值和其他商业价值,是一个要靠投入的保护项目,当时提出就地平衡而且确定由开发商来运作,这样的策划和安排注定是要失败的。开发商是不可能不获利的,结果门东地区拆了不少传统民居,盖了一些多层、小高层住宅,与原来保护古城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这是一个教训。南京城南地区今后怎么办?
“没有灵丹妙药。寄希望于两方面的改变: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义的认识;建立稳定的经济支撑渠道。”
记者:你认为今后应怎么办?
吴明伟:我认为没有灵丹妙药,要想把南京城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做好无非是两方面情况的改变: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义的认识。现在文保单位的保护基本得到普遍的认可,而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必要性尚未达到应有的共识,如领导部门能把历史文化街区放到应有地位,政府更重视了,那么采取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投入也可能得到改观;二是要建立稳定的经济支撑渠道,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不可能持久的。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有专家提出名城保护资金的筹集要和城市新区开发获利挂钩,但鉴于体制、干部考核机制、急功近利和过分追求经济目标等原因都没被采纳,现在城市土地已很紧缺,采取这一政策也较困难了。另外,就是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这种方式在国外很多由企业、团体和民间资助,但在我国好像还缺乏社会基础。最后,就是靠国家出台专项税金。这就要看国家财政政策是否允许了。总之,我现在对南京城南地区保护工作并不乐观,好像还是处于呼吁保护的状态。
[采访后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吴明伟先生1957年从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之后,一直在东南大学工作,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于规划事业,从未间断。作为一个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他特别注意教育、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结合,许多学生已成为规划教学和实践的顶梁柱。他和他的学生们承担的规划设计项目,获得了较多奖项。
作为一位资深的规划设计专家,就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吴明伟先生为南京乃至更多古城奉献了自己的智慧。
[吴明伟]1934年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
在南京生活,在规划设计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实践50年,吴明伟先生有足够的资格和资历对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说三道四”。南京门东地区改造是个失败的例子
“花了很大力量,方案也通过了评审。但最后的结果是:门东地区的历史建筑大部分没有保留下来,基本上拆掉了。”
记者:从1957年至今,您一直在南京从事城市规划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
吴明伟:是的,1957年我从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以后,我一直在东南大学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几十年没有间断。
记者:南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发展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摆在规划建设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个见证人,您认为南京做得怎么样?有何经验教训?
吴明伟:南京,不管从中国还是从世界城邦建设史上来说,都可以说是一个巧夺天工的杰作。2400余年的建城史,形成了南京山、水、城、林融于一体气势恢宏、历史氛围浓郁的都城。其中,最突出的是明文化和民国文化。最近几年来,我感觉,南京市规划系统的同志们对于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很重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当然,失败的地方也有。比如门东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当时,规划局也花了很大力量,我们也都参与了,大家去做调查、做分析、做方案,方案也通过了评审。但最后的结果是,门东地区的历史建筑大部分没有保留下来,基本上拆掉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经济支撑
“对一个要靠投入的保护项目,经济上要求就地平衡而且确定由开发商来运作,这样的策划和安排是注定要失败的。”
记者:如您所说,门东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是个失败的例子。那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您能否结合南京情况谈谈,怎样才能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
吴明伟:这就要从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一般文保单位的特殊性谈起。历史文化街区是经行政部门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它是由一片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群构成,历史文化街区内就其单个建筑而言并不构成重要历史价值。但其整体肌理、空间形态、组织结构却很有特点,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特色,因此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内容。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它仍然在使用着,由于年代久远,长期得不到维修造成现状建筑破败,各种设施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因此它有不同于文保单位的特点,既要保护又要使其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它的保护要求远比文保单位复杂,这就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难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也有很成功的。据我所知能做成功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现存的历史文化街区质量较好,原有建筑和设施尚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居住其中的居民保护意识也较强,这种情况只要通过政府组织适当投入,与社区协同做些整治工作即可,原来的住户、生活方式亦未变,如南京的民国公馆区、苏州的一些历史文化街区。
二是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传统商业中心性质或很具特色,所处区位条件优越,有相当知名度,所在城市有旅游城市性质,历史文化街区可作为旅游资源,借助旅游开发带动保护与更新,如安徽屯溪老街和南京夫子庙。
三是历史文化街原有历史建筑结构完好,有特色、有品位所处区位条件良好,通过保护、整治后,迁出原住户改作为高档新楼盘,或改变使用性质,虽然经济投入大,但因能高价出售,仍能获得经济效益,虽然社会结构“贵族化”了,但物质实体保存下来了。
四是用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投入采取政府政策性补偿方式来获得平衡,如提供一块有经济效益的土地,或减免某些费、税等。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除第一种情况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都需要有一定经济作支撑或通过后期运作能获得经济回报才能作成,而南京城南门东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是纯粹的居住区,虽有较长历史但特色不明显,破坏严重,经济补偿条件有限,但基本不具旅游开发价值和其他商业价值,是一个要靠投入的保护项目,当时提出就地平衡而且确定由开发商来运作,这样的策划和安排注定是要失败的。开发商是不可能不获利的,结果门东地区拆了不少传统民居,盖了一些多层、小高层住宅,与原来保护古城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这是一个教训。南京城南地区今后怎么办?
“没有灵丹妙药。寄希望于两方面的改变: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义的认识;建立稳定的经济支撑渠道。”
记者:你认为今后应怎么办?
吴明伟:我认为没有灵丹妙药,要想把南京城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做好无非是两方面情况的改变: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义的认识。现在文保单位的保护基本得到普遍的认可,而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必要性尚未达到应有的共识,如领导部门能把历史文化街区放到应有地位,政府更重视了,那么采取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投入也可能得到改观;二是要建立稳定的经济支撑渠道,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不可能持久的。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有专家提出名城保护资金的筹集要和城市新区开发获利挂钩,但鉴于体制、干部考核机制、急功近利和过分追求经济目标等原因都没被采纳,现在城市土地已很紧缺,采取这一政策也较困难了。另外,就是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这种方式在国外很多由企业、团体和民间资助,但在我国好像还缺乏社会基础。最后,就是靠国家出台专项税金。这就要看国家财政政策是否允许了。总之,我现在对南京城南地区保护工作并不乐观,好像还是处于呼吁保护的状态。
[采访后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吴明伟先生1957年从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之后,一直在东南大学工作,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于规划事业,从未间断。作为一个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他特别注意教育、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结合,许多学生已成为规划教学和实践的顶梁柱。他和他的学生们承担的规划设计项目,获得了较多奖项。
作为一位资深的规划设计专家,就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吴明伟先生为南京乃至更多古城奉献了自己的智慧。
[吴明伟]1934年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