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景观  /  正文

2018LA先锋奖:街角天梯——平民主义视角下的共享空间设计

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2018-11-23
原创
  • 项目名称:
    街角天梯——平民主义视角下的共享空间设计
  • 项目地点: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 设计公司:
  • 所获奖项:
    2018LA先锋奖景观设计奖

参赛作者:俞德

指导老师:李惠军

所在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作品简介:

本次设计实践的主要内容是重新设计悉尼滑铁卢区的一处街角空间,以平民主义的态度介入街角环境的更新,将该街角空间转换为区域的公共环境中心,力图在空间共享中弱化阶层差异,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群连接在一起。

该研究基地具体地理位置在澳洲悉尼市滑铁卢区域内Bourke,George和Elizabeth这三条道路的拐角处,场地面积为7801sqm,位于公共交通设施附近,包括绿色广场火车站和绿色广场巴士换乘站。由三幢临街面和六幢建筑组成,其中大部分为创意商业空间,主要为时尚和零售用户租用或占用,周边主要是居民区及商业区

根据前期基地调研,总结出一系列场地特征:功能上,该场地主要用于出租给办公、零售、居住等用户,且一层主要为停车场及小型零售区域;场地内及周边居民主要为中产阶级,他们年轻化、高学历、平均家庭为2.1人/户,住房以公寓为主,且约有20%的LGBT群体;

同时该场地的人文历史印记深刻,场地内有悉尼知名的Brooks印刷厂原址,并且这也是悉尼主要的同性恋社区之一,其相关文化精神:反战、平权、自由;另外,该场地目前的发展需求侧重于对零售中心、中档公寓、公共活动空间的开发。

同时,根据前期调研也发现了该场地现存的许多问题,主要涉及到交通、功能划分、景观绿化等,最重要的是公共活动空间的不足;因此,这次的设计实践主要以解决场地现存问题为基础,重点设计街角的公共空间,强调其 “公共交往”的作用,旨在通过街角环境的设计构建,将来自各个群体的人群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城市的“生活场所”。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街角空间的交通闭塞,原本场地主要为一圈建筑围合,地面层主要为停车场,只有不起眼的小入口。因此先重新规划场地的交通流线,将现存的部分建筑间通道打穿,以开放的空间、通畅的交通流线来吸引、引导更多的人群。

其次,该场地的原先功能分区比较凌乱,没有统一的规划,空间识别性不高。因此,第二步是重新规划功能分区,以内部的广场为中心,提供多层次的室外开放空间,形成包含展厅、创意园区、零售、公寓为一体的综合区域中心。

第三,由于场地内地面层主要为大片的停车场,导致几乎没有多少户外公共活动空间。而街角空间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之一,其公共活动空间是场地的核心,因此在功能划分之后,着重加强了对公共空间的开发与规划。然而为了满足场地的基础功能需求,只能在建筑不移除的情况下尽量为公共空间做建筑形态退让。因此,第一步是将建筑抬高,架空地面层,将原先的地面停车场移入地下一层,交通上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在街角外圈设计地下停车场入口。第二步,考虑到日照下大型建筑体块的阴影会对公共空间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根据场地的夏、冬至日太阳高度角对建筑体块进行切割,使其在日光照射下所形成的阴影面积在夏日里尽量大,而在冬日里尽量小。从而有助于激活社区,邀请居民更多时间在户外享受。根据上述切割规则,再根据各建筑单体的形状、朝向以及在场地内的位置,进行建筑单体的形态推演。

接下来,通过平面规划将被解放的街角地面空间连接合并成为全新的特色广场、林荫道、社区中心等公共休憩地。在规划公共空间的过程中,根据场地内不同区域所处位置的开放性程度、人流量程度以及相应建筑体的功能的不同,将这一串联的街角空间序列规划为4个区域:黄色区域,靠近交叉路口,由于周边往来频繁,规划成具有标识性、导向形的入口展区;靠近乔治街一侧的绿色区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公共活动平台;靠近伊丽莎白街一侧的蓝色区,结合创意园区,设计成一个休闲交流的场所;靠近这块三角地内侧的红色区,因为私密性较高,结合公寓楼、商场,设计成社区活动区域。此后,在粗略的大规划之后,根据规划场地使用者将在场地内进行的活动,进一步细化各公共空间分区的功能与景观。

根据以上步骤的推演,形成本次方案,设计后整体的空间结构纵向上分为3层,下沉广场层、地面活动层以及建筑层,通过景观和公共空间的设计,将这三层连接。

如上所述,本次的设计实践在解决场地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将重点加强其公共空间的“公共交往”作用。街角公共空间的意义之一在于交往,而丰富的活动又是产生交往的捷径。因此,从场地使用者的需求出发,设计多条活动路线,以及完善的多功能公共活动场所。

从整体上看,整个场地可看作是和城市居民分享的开放空间,在设计中重在加强街角空间的包容性,这样各式各样的临时性活动能在街角空间中展开,相识或陌生的人群能一同融入到活动中区。

具体的来看,节点一是三岔路口的开放展区,是场地的标志性入口之一,方形展馆“悬浮”在场地之上,工业风格的外立面,主要展现的是场地的工业遗产特色。“悬浮”的展馆形式更加体现历史的厚重感,内部除了举办有关威廉布鲁克斯印刷厂的历史展、反战的主题展等,也可以举办一些临时性的艺术展。

节点二,从场地靠近Elizabeth街一侧进入,先是一片朝北的草坪,阳光充沛,草坪上为一系列长条红色树状座椅。其南侧另有一个小路口,与旁边的展区相过渡。穿过这片草坪进入的是创意园区,创意园区内主要是一系列办公空间,服务于场地内的居民以及外来工作人员,为他们的交流、合作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建筑的下方是一片开敞的空间,摆放一系列半围合的休闲座椅,可以供人们在此休憩、交流。同时这也是一个举办活动、庆典的场所,如LGBT狂欢节,与之呼应,在铺地的纹理上也运用了LGBT彩虹旗元素。

场地靠近George街一侧为开放的林荫路,且向下可通往节点三——场地中央的下沉广场,下沉广场是和一旁林荫路平行的走道,道路两边设计一系列与绿化景观相结合的健身、玩耍、休闲设施,以此来吸引人流,体现边走边“逛”的趣味体验。

节点四,场地里侧为一幢9层高的公寓楼,负一层与下沉广场相连,是一片开放的社区活动中心,主要服务于场地内的居民,与之相对的西侧为商场负一层开放餐饮空间,主要服务于公寓内的居民以及外来消费者,以此来提高区域内的功能完整程度。

节点五为公寓楼背后的阳光草坡,阳光草坡朝北且北侧无高层遮挡物,阳光充沛,并且远离街道,居于场地内部,不需要担心来往车辆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场地内居民休闲的平台,特别适合儿童玩耍。

另外,该设计场地原本的绿化非常少,且在雨季存在排水问题,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增加场地绿化,并利用屋顶花园、生态滞蓄系统等和景观融合的雨洪管理设施设计,营造生态公共空间,提升宜居性。通过屋顶绿化、地面植被、透水铺装集水,再一同通过地下排水管道将积水排出场地。场地内部分草坛,旱期作为居民的景观花园,丰水期汇集雨水,变成雨水花园,解决排水问题的同时,丰富景观效果。 

LAF00544_Z01.jpg前期分析图(基地位于澳洲悉尼市滑铁卢区域内三条道路的拐角处,由三幢临街面和六幢建筑组成。)

LAF00544_Z02.jpg▲方案推演图(设计实践以解决场地现存问题为基础,重点设计街角的公共空间,强调其 “公共交往”的作用。)

LAF00544_Z03.jpg

▲单体建筑形态切割(根据日照下建筑的阴影面积对建筑体块进行切割,使之在夏日里尽量大在冬日里尽量小。)

LAF00544_Z04.jpg

▲方案总平面图

LAF00544_Z05.jpg

▲方案立面图(南立面、东立面)

LAF00544_Z06.jpg

▲方案鸟瞰图

LAF00544_Z07.jpg

▲空间结构爆炸图

LAF00544_Z08.jpg

▲场地公共空间节点与人群活动路线

LAF00544_Z09.jpg

▲部分场地公共空间节点效果图

LAF00544_Z010.jpg

▲场地生态景观系统(含雨洪管理设施、场地集水排水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 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 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1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项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