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万科城景观设计 | SASAKI
-
项目名称:成都天府万科城
-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
-
设计公司:SASAKI 
被高山和川中丘陵围合的成都平原自古便是平坦通达的天府之国。然而随着成都的生长, ‘山’作为城市景观第一次从(远)景转换为(身临其)境。天府万科城正是成都天府大道中轴线南端与龙泉山的交点。
区别于通常的成都印象,这里地貌丰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和溪流散落于山涧。然而多年的农耕和对山林的疏于护理,这里的景观和生态亟待修整恢复。
Sasaki 负责整个项目的景观和框架结构,以‘基于自然,重释自然,融于山水’为原则,顺应自然规律,营造和恢复有生态功能和展示意义的浸入式景观和可居可游的山地社区。Sasaki董事张韬强调“我们珍惜与经验丰富的甲方及优秀的在地设计单位合作,利用开发的机会修复和梳理更有生态韧性的景观,让城市开发与生态恢复不再对立”。
Sasaki为项目制定了四个愿景和原则: 1. 建立一个自然地貌公园以探索和展示成都新的山地景观与乡土特色;2. 通过改善现状水渠,恢复水生态功能,打造山谷里蜿蜒的蓝绿脉络;3.保护与恢复本土物种,重塑生态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家园;4. 强调人与自然的趣味互动,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和沉浸式生态体验。
设计利用GIS对复杂地形进行详尽的分析以指导道路、慢行系统、水系、景观分区、和户外活动等的合理空间界定。方案依据山脊线和两个汇水流域将项目分为南谷与北谷,互通互联,又各具特色。谷底的溪流和湿地自高而低绵延穿梭过社区地块,在山谷口汇成南北两个自然景观湖。 沿水系的地块根据地表径流量的估算为河道留出一定的生态缓冲带,保护水质和避免开发后水土流失。可达性最好的南谷片区地势平缓并率先开发,强调针对区域用户的亲子活动和儿童游乐;地形和植被变化丰富的北谷片区则是开展户外运动和山地运动的最佳场地;毗邻龙泉山的内山片区自然幽闭,是深度与自然互动的好去处。
功能完整的步道系统串联整合了丰富多样的山地户外活动, 从入门到专业级别的山地自行车道, 从林间散步, 林冠栈道, 到登山, 营地, 动物乐园等, 满足不同客群和时段的需求。面对天府大道的陡峭山坡先前被砍伐破坏严重,是沿城市界面展示景观恢复和环境教育的良机。层叠转折的步道登高而上,直达大坡顶的地标景观构筑物,由此开始山脊户外艺术和景观轴线,向森林腹地延伸,最终停留在静谧的林中树屋和冥想空间。
长视线的通透与短场景节奏的控制贯穿于项目设计的所有层面,并与建筑的框景,借景和散点叙事相辅相成。竹林,茶室,镂空的砖墙,框定了进入项目后观湖的第一个场景。它豁然开朗,视线沿湖面聚焦对岸的拱桥,继而消散于其身后层叠不穷的龙泉山峦。
“Stone Wall” - 山水景墙
为了确保项目在临天府大道的可见性和对过境车流的噪音消减, 景观设计里利用当地盛产的红砂岩建造起伏的景墙, 掩映于竹林间, 连绵起伏, 呼应远景里的山峦和近景里的建筑山墙。当地盛产的红砂岩,广泛用于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和农舍器具,并散落在项目基地内的拆迁瓦砾堆里。这种简朴而有特色的材料成为启动区山水景墙的灵感来源,通过对岩石有序的排列和模数化尺寸组合打造如起伏山丘一般的特色景墙,同时有效消减城市干道上机动车的噪音。
项目启动区将山,水和田的当地元素诠释为独具特色的乐丘,悦水和怡田景观,并通过步移景异的滨水步道串联,分别形成了丘上的儿童游戏区,由湖体、湿地和水景组成的湖景区,以及由各类乡土草本植物拼贴出的花草甸。丘乐园,水乐园和田乐园三个主题游戏场点睛其间,成为儿童探索体验自然,热爱户外的起点。
“The Cloud” - 丘顶浮云
儿童嬉戏的至高点丘乐园顶浮现浮云一朵,以钢结构,钢索和网绳编织构造。它是孩子探索和从“云端”观察世界的窗口,也是从湖对岸远观山水景观的一个亮点,浮于丘顶,倒映于湖。
“The Ripple” - 涟漪水池
雨滴敲打水面,形成层层涟漪。儿童的踏水奔跑亦产生动感的涟漪,水乐园的设计概念由此而来。通过薄石板的多层堆叠,水乐园中央形成一个放大的涟漪状嬉水池。
“The Maze” - 草浪迷宫
”风吹草低现牛羊“,草浪随风起伏,草海里的动物雕塑和顽童若隐若现,探索其中。散置的木板和豆石路穿梭于草海之中,让孩童好奇万物,热爱探索的天性得以释放。
湖光山色,树影婆娑,居所错落隐没于南北山谷,消融于背景无尽的墨绿之中。山谷入口灰瓦流水,曲径通幽,红墙绿竹,初来乍到会错觉误入闹市外桃源。曲径尽端湖面豁然开朗,倒影湖对岸一朵漂浮于山丘乐园之上的白色”浮云“,与如镜的湖水动静结合。合作单位: 尚源、蓝海、RSAA/庄子玉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 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 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