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野知也:心流理论的自然教育空间实验 | 吴语婧,朱丁耀,孙馨宁,吴心远,张硕羽,花增锐
-
项目名称:之野知也——基于心流理论的自然教育潮白共建空间实验
-
项目地点:北京
-
所获奖项:2022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优秀作品
获奖作品信息
参赛作品题目:之野知也——基于心流理论的潮白自然教育共建空间实验
参赛作者:吴语婧,朱丁耀,孙馨宁,吴心远,张硕羽,花增锐
指导老师:杨云峰,邱冰,刘源,云嘉燕
毕业院校:南京林业大学
优秀作品信息
作品题目:之野知也——基于心流理论的自然教育潮白共建空间实验
参赛作者:吴语婧 朱丁耀 孙馨宁 吴心远 张硕羽 花增锐
指导教师:杨云峰 邱冰 刘源 云嘉燕
毕业院校:南京林业大学
摘 要
该作品为《之野知也——基于心流理论的潮白自然教育共建空间实验》。本设计以不同人群心流的视角出发,依据心流理论的内涵及产生心流的7个环境要素,对场地进行景观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共建、渐进”的运行机制,打造一个使人们在自然中达成心流体验的自然教育园。
设计特色如下:(1)对1200公顷的场地前期分析,以潮白河为依托,整合沿线森林、河流、湿地、农田资源,打造以自然教育体验为特色的主题园。(2)提出心流理论,尝试将该理论与景观规划相结合,以游客需求出发,提出适宜的人群画像和创造产生心流的环境要素,作为场地规划的行动指南。(3)规划场地分成多个区块,详细阐释分区设计的具体策略和场景效果。并深化专项设计。
选题背景
在调整大城市空间格局、疏解城市压力的背景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如火如荼。2017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时指出:“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 21 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本课题着眼于潮白河自然教育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作为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的主题特色园之一,是推动建设北京副中心的重要一环。
▲选题背景
基地选址及调研
场地位于北京生态保护带范围内,潮白河风貌游览路径贯穿其中,是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的主题特色园之一——潮白河自然教育园。规划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地跨北京、河北两省,其中通州区一侧约8平方公里,河北北三县一侧约4平方公里。
调研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前期我们在网上搜集了大量基础资料,对场地形成了初步的认知。随后团队赴现场进行现状调研,驾车游览了场地的大部分区域并走访若干主要节点,同时运用相机和无人机采集照片。通过实地调研,我们获取到一些宝贵信息,从而产生了主题灵感,也对设计尺度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实地调研图片
前期分析及问题发现
在前期分析中,我们结合上位规划明确场地定位,分别对场地的造林治水历程、各类现状资源进行梳理。
▲前期分析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并总结了场地现存的六大问题:整体绿色空间有待完善、生态资源丰富度不足、森林休闲吸引力不足、地域性风貌不明显、场地服务设施资源不足以及管理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问题发现
设计目标及愿景
设计希望自规划层面引入一套创新性的设计运营机制,能够在夯实绿色空间生态基底的基础上,激发游客的探索欲并使其沉浸其中。通过涵养保育、物种共存、景观疗愈的渐进式生态策略聚焦区域更新、生态涵养的目标导向,通过还地于民、活力唤醒、共建共享的人文策略聚焦民生福祉、自然教育的目标导向,持续、探索双线交织,达到知野的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
▲设计目标及愿景
心流理念的主题生成
自然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探索性和沉浸体验感,正体现了“心流效应”的理念特征。心流理念由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利在1960年提出,简单来说,心流产生于“活动”过程,而极少来源于物质报酬方面的乐趣,属于一种积极情感,他的提出有利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主题希望深入挖掘心流理念的内在运行机制,为潮白河自然教育园的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
▲心流理念灵感来源
我们以游客为主体,以潮白河自然教育园为载体,基于心流理论的构成要素,通过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段,来创造产生心流的7个环境要素,以此达到沉浸体验的目标,使游客产生并满足于心流效应带来的最佳体验感。其中,游客是具有差异化的,园区的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人群特征、行为需求和掌握不同程度的知识技能要点,从中来给予游客适当的挑战和不同的环境氛围享受,这样有利于引导游客在探索过程中产生并维持心流体验。
▲心流理念在景观的应用
▲人群群像分析
设计整体策略
设计希望通过涵养保育、物种共存、景观疗愈的渐进式生态策略聚焦区域更新、生态涵养的目标导向;通过还地于民、活力唤醒、共建共享的人文策略聚焦民生福祉、自然教育的目标导向。持续、探索双线交织,达到知野的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具体策略有:整合绿色空间、促进蓝绿交织;激活教育服务,触发探索兴趣;打造特色地域性景观风貌。
▲设计整体策略
场地总体规划
场地规划总体策略以一带、一环、七分区、十二空间组团为布局,一带:依托潮白河河湾处森林、湿地、大坝、沙滩等多种要素打造魅力河湾带;一环:在场地原有道路骨架和河湾村落肌理的基础上,设计有一条环路,串联起整个场地,形成一条心流体验环;七分区:依据场地要素类型及相关前期分析,将场地划分成七个大分区;十二空间组团:依据路网、水网、村域,形成十二个组团,不同组团具有不同的类型、功能、风貌,为自然教育注入更多样性的自然体验。
▲场地总体规划
主要分区介绍
9.1森林探索区
功能划分
森林探索区位于场地南岸,不规则长条状,主打自然探索。在空间划分上,森林探索区划分为森林之海、林间学校和未来森林实验区三大区域,该主题分区以心流的五个步骤作为策略将场地打造成野趣交织的森林漫游系统。其中森林之海旨在打造成森林示范区与定向运动基地,林间学校旨在打造成充满野趣的自然教育科普基地,而未来森林实验区旨在打造成世外桃源般的共建活动空间。
▲森林探索区平面图
设计策略——森林定向运动挑战
森林探索区引入定向运动的模式,打造成森林定向运动挑战的游戏,结合森林中多种要素多类场地的特色与优势,打造具有自然教育特色的森林定向漫步指南。因此,在三个大分区中结合景观风貌、自然体验活动和野外拓展,设计有三类打卡点,分别是“寻觅点”、“探索点”和“创造点”,各6个点位。寻觅点是通过地图路书找寻隐藏的打卡点,探索点是通过探索发现自然从而进行的打卡点,创造点通过完成创造任务的打卡点。人们通过对这些打卡点的不同顺序的游览,不仅能体验到多巴胺的即时满足,也可以深度体验内啡肽的延时满足。从而达成丰富的自然体验,逐步引入心流状态。
▲森林定向运动挑战
9.2村落焕新区
心流理论的应用
“心流”理论应用于村落焕新区主要体现在载体设计和功能赋予两个方面。
根据心流理论,首先要在载体设计上创造心流产生的要素。而村落焕新区的要素更新主要为建筑外立面、道路系统及宅旁绿地,并体现空间的随机变化。三方面策略组合形成农业观光、文旅休闲、生态旅游三条特色游线,实现视觉冲击、空间链接和景观互动。
功能赋予上,“心流”产生于“沉浸体验”的过程,根据不同的体验倾向划分四类体验人群,结合节点的布置引导不同特征的游客在探索过程中产生并维持不同的心流体验。
▲村落焕新区平面图及主题应用
共建模式的应用
基于对共建各方人群关系及需求的分析,设计共建空间实验基地;通过KOL入驻和社群互动,打造生活艺术实验室,开发艺术工坊体验等活动;向心聚集的布局形成剧场式活动场所,可供开展时序性活动营建。
对建成后区域活动增长潜力进行分析,逐渐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事件空间、活动空间和线性体验。通过共建实验基地的设计及自然教育、共建活动的开发,使其承担起联系农业生产、文旅休闲、研学共建等多重功能的枢纽角色,以村落焕新区为实验基地,引入共建共享的渐进式发展机制,并逐渐发散至场地全域,创造无限可能。
▲共建空间实验
效果展示及说明
10.1生态森林区
场地现存大量杨树林植被,具有对森林的整体性保护的生态功能,而生态森林区则是回应这一整体保护的策略而设计,达成对于潮白河涵养保育、物种共存和景观疗愈的设计愿景,并凸显潮白河森林地域性景观风貌,提升场地的生态活动性。场地特色景观设计以生态、自然、低干预为目的出发点,创造能共建共融的低干扰植物景观,减少对于森林环境的干预与开发,场地设计尤其抓住森林的地域性景观风貌,打造一系列森林生态系列主题的景点,包括森林音乐台,森林动物观察屋,疏林草地、特色花林等等。
▲生态森林区效果图——心流环塔
▲生态森林区效果图——森林花海
10.2滨水科普区
效果图主要展示的是湿地和跨河大桥的景观场景。在滨水区域内,景观道路以桥梁的建设方式展现,最大程度减少对于原有湿地的破坏,同时给人不一样的穿梭体验。曲折的桥梁带领游人行进在各种空间之内,水面上、植物间、桥梁下。
▲滨水科普区效果图
10.3鸟类生境区
鸟类生境区以鸟类保护为设计定位,结合场地森林、湿地、草甸的生态基质,打造鸟类专类保护园;分区选用在总场地的东北角,离主要村落较远,且位于河湾处,湿地水位变化较大,适宜营造多样化的鸟类栖息地环境。图为河湾处的核心保育区,主要为鸟类提供适宜的栖息地。
▲鸟类生境区局部鸟瞰图
10.4滨水活力区
滨水活力区位于潮白自然教育园流域最核心的区域,包括整个马蹄湾及上下游区域。设计对河湾地形进行局部调整,形成曲折驳岸和生态岛,增强边际效应。此外,还设计有多处河流体验景点和科普教育节点,并增加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滨水活力区鸟瞰图
心得体会
由于是第一次做1200 公顷的大尺度规划设计项目,且场地规划范围内有林地、农田、水域、村落等肌理异质性明显的景观要素,需要统筹考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且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六位同学分散六地,线上交流也对设计的推进和深化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大家都积极克服困难,根据商定的各个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也及时地与老师交流,不断改进、完善设计内容,从梳理逻辑框架到主题概念的确定,从宏观尺度的规划、到中观尺度的设计、微观尺度的扩初,团队成员一直在摸索中学习、成长和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