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新刊出炉 | 2020年第1期“生态修复与国土空间规划”

景观设计学 2020-04-08 来源: 网
原创
这一期有你关心的“生态修复”与“国土空间规划”各种话题,划重点走起!

《景观设计学》

2020年第1期

043 | 生态修复与国土空间规划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hrough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主编寄语 | 论文 | 观点与评论 | 主题实践 | 探索与过程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这一引人注目的重大国家需求,为地理科学、宏观生态学和规划设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提供了契机。

国务院提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这一创新举措,特别强调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总体设计,直接针对当前修复方法不科学、生态管控不到位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相关的研究提出了迫切的期待。

这一期有你关心的“生态修复”与“国土空间规划”各种话题,划重点走起!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解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景观设计学科与行业的困惑及机遇》一文认为,对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解应建立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战略抉择的深入解读之上,即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目标。国土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途径,其目标是协调解决迫切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宏观的空间治理问题。文章针对景观设计学等相关学科和行业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中所面临的困惑与发展机遇,对学科教育和设计师自身知识与能力的转型提出了建议。

  • “规划一定是为制定公共政策而生,一定要去关注宏观战略和长远发展议题,以解决物质空间背后的社会、生态环境等问题,而不应再局限于图纸绘制层面的物理空间规划。……只有能够服务于重大的国家需求,才能赢得更广泛的社会尊重;否则就会落后于国家整体需求,被社会进步所淘汰。”


那些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

德国景观规划被视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的一个成功案例。《德国景观规划的价值逻辑、法律框架及启示》一文将其实践经验的基本逻辑总结为:1)重视在历史文化传统中寻找规划的伦理依据;2)景观整体论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以完善规划对象的界定;3)以成本-效益最优化为导向制定规划措施;4)基于辅助性原则和景观过程尺度效应明确规划层级划分。以上逻辑在德国景观规划的法律依据中得到充分贯彻,保障了其实施效率。

  • “如何实现利益的跨领域博弈与制衡,以避免决策者个人意志干扰的偶然性?如何在“五级三类”的规划体系框架内,构建生态环境议题的跨区域协调和补偿制度,实现国土空间资源开发的跨区域配置和优化?”


微信截图_20200319174344.png

中德规划体系关键要素比较 © 罗涛,林宇晨,Christina von Haaren,王志芳


那些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与实践

作为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环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上位和其他专项规划的协调性、规划的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有待提升,尤其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修复领域仍然存在诸多亟需弥补的短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规划的生态拓展——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一文从分区管制依据、地块用地控制管理等方面论述其实现方法与路径,提出采用建设-生态权衡机制对生态安全与建设活动进行冲突分析,以修正生态控制分区并建立相应导则与管控指标体系,从而形成一套基于生态拓展的完整的控制性规划编制方法。

控制性规划生态拓展整体框架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构建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核心,该规划侧重于推动经济协作和提升城市服务,但在国土尺度仍未形成一致的区域空间发展愿景。《区域设计在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定位: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项目探索》一文介绍了聚焦于沪苏杭三地之间广阔的三角洲平原的“江南公园”研究项目。项目以区域“公园”概念为隐喻,利用图绘、可视化、设计策略和设计工作坊等工具,为这一历史悠久的生态敏感地区拟定了发展的愿景,例证了在复杂的巨型城市区,如何运用跨尺度、跨部门的协作方法来引导整合性空间策略的制定。

  • “中国在规划体系上的变革值得肯定,但因其实施工具仍具有法定约束性(例如土地利用需严格遵守“三线”原则),这一变革在复杂而动态的巨型城市区的适用性也将受到影响。”

由长三角地区最新版市县级总体规划的拼贴图可见,该地区在区域尺度的开放空间结构上缺少协调一致的规划。© Christian Nolf, Xie Yuting, Wang Zaozao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在中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三达山是整体生态格局的重要节点,但农业生产与人工橡胶林的大量种植使当地的生态系统日渐破碎,植被生产力也大幅下降。在《人工橡胶林的蜕变——西双版纳三达山热带雨林生态修复规划》一文中,项目团队根据现状生境条件,以30年为修复周期,采用从局部修复、斑块修复、廊道修复到生态完善的动态演替总体思路,借助多种修复方法重建受损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并对修复前后的碳储量变化、生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展开评估,以动态指导和修正修复计划,逐步实现热带雨林的回归。

  • “20世纪50年代,西双版纳地区的雨林覆盖率高达55%,但到21世纪初却已不足30%,且目前受保护的热带雨林仅占当地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它们零星分布在大面积的退化生境中,呈现为斑块状的“孤岛”。”


西双版纳三达山植被退化现状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那些被忽视的亟待生态修复的地区

设计作为一种媒介,不仅可以整合不同专业知识,还可以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为了同时实现经济、生态、公平、正义的需求,设计所提供的长远视角往往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安第斯山脉地区国土规划与(后)矿山开采生态修复的新范式》一文提出,有必要对拉丁美洲安第斯山脉矿山开采的生态修复工作建立新的范式。文章以批判性的视角梳理了矿区和采矿定居点之间超越地域空间上的联系,并揭示了二者在长期生态破坏恶性循环中的矛盾关系;呼吁采取新的国土规划方式,并更新对后矿山开采景观的了解和认识。

  • “人们认为采矿和生态修复都是线性的过程—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因而在矿区关闭后进行生态修复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安地斯山脉数百年的采矿经验表明,对不断累积的有毒污染的治理几乎是一项永久性工作。同样,环境治理过程显然应该和漫长的、阶段性的开采过程同步整合。”


安第斯山脉的金矿开采 © M. Macera, 2018


朝韩边境的非军事区(DMZ)是当今世界危险系数极高和防御工事极强的区域。过去70年间,军队持续而密集的驻扎、大量军事防御设施及经年累月的军事污染,形成了一连串的棕地。“边境棕地”是一种全新棕地类型,无论是场地自身还是场地中的污染及污染治理方法都是非常独特的,需要开展持续的修复与再利用。《边境棕地:后工业及后冲突棕地景观》一文旨在通过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课程对DMZ开展学术研究,聚焦于朝鲜半岛的统一、作为新型棕地实践的边境景观修复举措,以及针对场地多种可能未来的规划设计方案。

  • “然而,国际上对此类军事边境棕地认知依旧不足,例如,世界各地区、各国、各大洲乃至全球的边境棕地数量有多少;边境棕地的修复如何能够长久改变当地的经济和社区状况,包括那些因边境冲突而造成人类苦难和严峻环境后果的地方。”


DMZ中的主要历史地标分析图 © 陈嘉雯 / Chen Jiawen (GSD, MLA 2018)

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课程学生设计方案 © 顾然 / Gu Ran (GSD, MLA 2018)


在当今的人类世时代,人类一直掌控着自然,极大地改变了地球样貌。为了生存,人们创造出垃圾填埋场、矿山和支离破碎的农田,任由有毒物质和塑料垃圾充斥大气、堵塞海洋。不当的垃圾处置措施导致垃圾填埋场管理不善,垃圾被雨水携卷入河,威胁着当地环境和依靠这些河流生活的社区居民(他们通常都是弱势群体)。《可塑城市:基于塑料的基础设施与气候适应性沿海社区构建》一文希望通过研究塑料特征,在构想一个可以缓解河流塑料垃圾堆积的“机械景观”的同时,创建出可适应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条件变化的探索性基础设施网络。

  • “尽管全世界河流都面临塑料污染的问题,但在那些缺乏关键性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地区,这一问题尤显突出。例如,亚洲、非洲和南美大陆的很多城市都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它们在取得经济飞跃的同时也成为了海洋塑料垃圾的主要输出源头。”



项目利用不同种类的塑料来制作不同的结构元件,以形成可供社区居民生活生产的各类模块空间。这种相互交织的连接方式将串联起一个由各类模块构筑的水上世界。© Chow Khoi Rong (Clara), SUTD_ASD



目录


主编寄语 

基于自然,让自然做功: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之本 / 俞孔坚


论文 

德国景观规划的价值逻辑、法律框架及启示 /  罗涛,林宇晨,Christina von HAAREN,王志芳

安第斯山脉地区国土规划与(后)矿山开采生态修复的新范式 / Margarita MACERA,Bruno De MEULDER, Kelly SHANNON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规划的生态拓展—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 陈学璐,李崛,许立言

水适应性景观认知与研究框架解析——以北京市门头沟地区为例 / 张晋

声景方法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 蒿奕颖,邵钰涵


观点与评论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景观设计学科与行业的困惑及机遇 / 李迪华

区域设计在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定位: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项目探索 / Christian NOLF,谢雨婷

主题实践 

人工橡胶林的蜕变——西双版纳三达山热带雨林生态修复规划 / 劳炳丽,卓伟德,朱荣远


探索与过程 

绿色乌托邦 / 陆小璇

边境棕地:后工业及后冲突棕地景观 / Niall KIRKWOOD

可塑城市:基于塑料的基础设施与气候适应性沿海社区构建 / CHOW Khoi Rong (Clara),Federico RUBERTO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 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 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