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我想造人间天堂: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之父孙筱祥

景观设计学 2021-01-21 来源: 网
原创
孙筱祥先生一生获奖无数,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被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授予“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Sir Geoffrey Jellicoe Award),评选委员会称其为“当之无愧”。“孙筱祥对中国第一代现代风景园林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研究,以及园林教育等方面都有着超于我们所了解的成就,孙筱祥的终身成就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图片


▲ 2014年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Sir Geoffrey Jellicoe Award,简称SGJA)得主孙筱祥先生 (1921~2018)© 北林园林资讯


孙筱祥先生才华横溢、敢为人先,他的思想引领着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他是中国风景园林的一代宗师,是中国风景园林的高峰。

——王向荣


孙先生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与我有非常深入的个人交流。他将“Landscape Planning”理解为地球表面空间规划,使学科对象从“风景”和“园林”走向了综合的“大地景观”,这种观点深深影响了我对学科的认识。他敏锐洞察社会和环境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之道,开创了一代、一地的新风。

——俞孔坚



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景观大师系列

注:2004年启动的SGJA奖是国际景观学与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简称IFLA)授予景观设计师的最高荣誉,最初每四年颁发一次,自2011年起每年颁发一次。该奖项旨在表彰一位在世的景观设计师迄今为止的成就和贡献,以及对社会、环境福祉,和对景观设计专业的发展所产生的独特而持久的影响。

1986年3月,“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Landscape Planning)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召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国的院校纷纷开设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学科及相关课程,这些院校教育深受各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背景因素的影响。为了深入促进来自各个国家的学者的教学交流,大会主席、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教授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希望这场国际会议可以仅在小规模进行,会议上大家可以充分讨论,并开展非正规对话。


图片

▲1986年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 Carl Steinitz


会议邀请孙筱祥先生出席,作为17名国际演讲嘉宾之一,这也是中国唯一的受邀参会嘉宾。孙筱祥先生为什么可以代表中国?

孙筱祥先生时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此之前已经在园林学院拥有了20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说,中国现代园林教学中较为完整的园林规划设计的系统理论基于孙筱祥先生的总结。孙筱祥先生将他从执教以来的授课知识编著为《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油印讲义,并在此后的30余年间不断更新,深入阐释了园林艺术的特征、园林艺术布局的基本原则、园林静态空间布局与动态序列布局、园林色彩布局等,涵盖了公园设计、植物园设计、动物园设计,以及风景名胜区的资源评价与资源保护规划。


图片

▲《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一书2011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 人文园林


孙筱祥先生的园林设计理论是紧紧抓住园林的空间、时间,以及色、光、声等要素的布局而展开的,包括静态与动态、视觉、听觉、嗅觉和体感,而非单纯停留在视觉的画面上。这本教材自出版后即成为了中国各大相关院校共同选用的经典教材,是对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影响了几十年的中国现代园林教育。


图片

▲ 孙筱祥先生和学生们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 © 人文园林


孙筱祥先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论进行了独树一帜的继承与创新,这正是他教育思想、设计理念的源泉和精髓所在。1982年,基于对工程和艺术的人文思想以及生物和山水的自然环境的综合性思考,孙筱祥先生发表了著名的“三境论”。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孙筱祥先生规划设计于20世纪50年代的杭州植物园(图片由杭州植物园提供) © 人文园林


第一是“生境”,即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境界,如陶潜所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自然美);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生活美)”。

第二是“画境”,即游人在园林中看到和听到的视觉和听觉形象美及其布局美的境界,并认为如果造景的进程在画境终止,那么这个作品只能是美术作品,只能称为花园,它还不是艺术品,不能称之为园林——只有贮存了“爱的信息”的载体,才能称为艺术作品,才能称为园林。

第三是“意境”,即理想美和心灵美的境界。园林应当是一种贮存爱与情的信息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


图片
图片

▲ 由孙筱祥先生规划设计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人文园林


孙筱祥先生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方面也深有研究。他提出了综合性系统布局的模式,认为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必须综合环境保护的多方面作用、文娱游览和风景艺术的要求,进行综合全面规划,使整个城市园林绿地布局构成一个面积定额合适,环境安全、健康、宁静、舒适,生产、生活和文娱游览方便,风景美丽动人的完整系统。


图片

▲ 由孙筱祥先生规划设计的广州华南植物园 © 北林园林资讯


由于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的办会主要初衷是因为当时全世界的院校机构都不能胜任Landscape Planning行业新的时代使命,特别是中国,1986年时中国尚未开设Landscape Planning相关课程,所以会议组委会对于孙筱祥先生的报告并未给予特别重视。卡尔·斯坦尼兹在看完孙筱祥先生的报告论文后,亲自到机场迎接他:“您的论文太好了,西方要向东方学习(即要向中国学习)!”此外,还特地将许孙筱祥先生的报告由原本的“学术报告”改为“首席教育典范报告”,报告时间也被改在最后一天最后一位,且发言时间不受限制,报告后的宴会都可以为之延迟。


图片

▲ 1986年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现场 © Carl Steinitz


这场题为“中国的大地规划美学及其教育”(The Aesthetics and Education of Landscape Planning in China)的报告果然引发了西方学者对于中国——这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与令人惊叹的自然风景的古老东方国度——LA教育的极大兴趣。

图片

▲ 孙筱祥先生的会议报告于1986年刊发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期刊上


在会议上,孙筱祥先生向西方学者介绍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园林设计艺术。他在报告中提出:“全世界都是在天堂里建造虚无的极乐世界或伊甸园,都是出世的。只有中国是入世的,只有中国是在大地上建造‘人间天堂’的,如桃花源、杭州西湖、北京元、明、清三海等人间乐园。”


图片
图片

▲ 孙筱祥先生在报告中引用的中国自然山水照片 © 孙筱祥


孙筱祥先生也向与会学者介绍了中国7000年来在华夏大地上累积的丰富经验以及经历的多种教训,其中更高瞻远瞩地指出了城镇化对于中国自然景观特色的破坏性影响:“工业文明正在毁掉自然。中国正在面对世界上所有文明古国都面临的问题: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黄河两岸水土流失严重,部分河段河床抬升了4~8米;美丽的漓江两岸满是高污染的工厂;过度开发的旅游项目正在毁掉黄山如画的风景……”数十年后,这些也是他的学生后辈们一直在奔走疾呼的当代问题。

“诗意”也成为了孙筱祥先生报告的一个关键词。在发言中,孙筱祥先生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余杭形胜》的诗句:

余杭形胜四方无,

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

拂城松树一千株。

他推崇、赞叹前人对城市景象的这种诗意描绘,而他本人的第一个园林设计作品,便是为杭州这座诗意的城市奉献了一座“人间天堂”——花港观鱼。


图片

▲ 孙筱祥先生的花港观鱼手绘图 © 孙筱祥


1950年代,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已名存实亡,仅剩下年久失修的一池、一碑和三亩荒地。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公园,花港观鱼公园不仅要在功能上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同时要恢复“花港观鱼”这个古迹,还需要扩大金鱼园、增设牡丹园、开辟花港等等。孙筱祥先生的规划设计使公园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成就上都大大超过了古代的“花港观鱼”。他把新中国人民对祖国园林的美好想象充分表达出来了。


图片
图片

▲ 花港观鱼 ©人文园林


成为一个“诗人”是孙筱祥先生认为一名landscape architect(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师)所应当具备的五大品质之一。在这次会议上,孙筱祥先生以从事风景园林教育、科研和设计多年的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五条腿走路”的园林教育模式:即首先要成为一个诗人;第二,成为一名画家;第三,必须是一名园艺学家;第四,要成为一位生态学家;第五,还必须是一名杰出的建筑师。


图片
图片

▲ 孙筱祥先生本人正是一位杰出的画家,终其一生都在进行美术创作实践(图片来自王绍增《孤寂耕耘 默默奉献 ———孙筱祥教授对“风景园林与大地规划设计学科”的巨大贡献及其深远影响》一文) © 孙筱祥


孙筱祥先生认为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师,首先要敢于坚持真理和己见,要把人类的长远幸福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要用儿童的天真、诗人的爱心、画家的眼睛和音乐家的耳朵去做大地规划和风景园林设计,并且通过我们的作品去表达国家和人民追求安全、文明、美丽、幸福的美好愿望。

这次会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确定了Landscape Planning的学科内涵: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农业地区的发展和变迁(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Rural Regions)、大地生态的平衡(Landscape Ecology),以及城镇与大都会规划(The Urban and Metropolitan Landscape)。孙筱祥先生将这些学科理念带回了中国,并在学科内涵的外延和拓展方面将Landscape Planning理解为地球表面空间规划,使学科对象从“风景”和“园林”走向了综合的“大地规划”。这一界定蕴含了孙先生的个人远见,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对世界和中国学科及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

▲ 1986年,孙筱祥教授在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并举办个人画展(左二为卡尔·斯坦尼兹)©人文园林


这次会议后,卡尔·斯坦尼兹将孙筱祥先生介绍的培养大地规划行业人才的方法称之为“北京模式”;这篇报告的英文原稿先后被多家学术期刊刊发,进而在国际上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孙筱祥先生也从此被国际风景园林界誉为“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之父”。

2002年,孙筱祥先生发表了《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一文,文中首次提出了“地球表层规划”(Earthscape Planning)的概念,并指出风景园林学科的中心工作是“地球表层规划——城市环境绿色生物系统工程——造园艺术”,以“植物、园艺、生态、生物学科”为主的综合学科,其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林学等农业应用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2003年,这篇论文入选第一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论文榜,是众多专家学者对孙筱祥先生多年来学术成就的一种肯定。


图片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


孙筱祥先生一生获奖无数,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被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授予“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Sir Geoffrey Jellicoe Award),评选委员会称其为“当之无愧”。“孙筱祥对中国第一代现代风景园林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研究,以及园林教育等方面都有着超于我们所了解的成就,孙筱祥的终身成就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图片
图片
图片

▲ 2014年,孙筱祥教授荣获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获奖庆典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IFLA前任主席黛安·L·曼兹(Diane L. Menzies)、孟兆祯院士等人出席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作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孙筱祥先生谦虚地表示:“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是一项崇高的荣誉,对被授予这样的荣誉,我感到荣幸、喜悦、谦卑(Honored,Delighted, and Humbled)。能为造福社会、环境、人民和风景园林事业尽微薄之力,是我的荣幸!今非昔比,中国风景园林行业走向世界的道路虽不再崎岖坎坷,但仍任重道远。我们每一个投身于这个行业的人,都应该继续担负起历史的重任,让中国风景园林艺术在全世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图片

▲ 2017年,即孙筱祥先生去世的前一年,他携夫人再次来到花港观鱼——他说,“我想试试做一个人间天堂”  © 北林园林资讯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 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 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打赏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