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园林研究
注:本文为删减版,不可直接引用。原中英文全文刊发于《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2021年第2期“持久性景观”专刊。
获取全文免费下载链接请点击此处。
21世纪以来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园林研究
——基于《园林与设计景观史》与敦巴顿橡树园的历时性考察
Chinese Garden Research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Academia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Journal Studies in theHistory of Gardens & Designed Landscapes and Dumbarton Oaks Library and Collection
张亦弛
奥斯陆大学人文学院文化研究与东方语言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王珺哲
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副教授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已有学者分别从景观规划、园林历史与理论、景观生态等方面入手对国际景观设计学界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深入解析。尽管如此,中国园林——这一业已成为国际景观设计学界的研究热点和关注对象,且在中国具有极大优势的研究方向却未并未引起中国学界足够的重视;既有研究往往仅从史学流变、环境史等专题视角出发,较少系统性地关注这些动态的历时性整体变化。因此,如何在卷帙浩繁的国际文献中明确把握中国园林研究的学术潮流和动态趋向则成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景观研究的关键所在。
在众多景观设计学期刊和研究机构中,《园林与设计景观史》(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Gardens & Designed Landscapes)和哈佛大学敦巴顿橡树园(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无疑是最为突出和引领国际学术潮流的两个。
《园林与设计景观史》,原名《园林史学报》(The Journal of Garden History),由国际园林史泰斗和美国园林史研究奠基人约翰·迪克逊·亨特(John Dixon Hunt)创办于1981年,旨在关注世界范畴内特定场所的设计,及其在社会文化史、地理、美学、技术及保护等语境下的解读。多年来,一直凭借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著称于国际景观学界。
《园林及设计景观史》封面 ©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Gardens & Designed Landscapes
敦巴顿橡树园位于美国华盛顿,隶属哈佛大学,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园林和景观设计学研究机构。自1956年推出首项景观研究基金以来,其每年都会设立数项基金推进园林研究。现在活跃于国际学界的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几乎无不有着该机构的研究经历。
敦巴顿橡树园 © 张亦弛
敦巴顿橡树园古籍室内景 © 张亦弛
因此,无论是在《园林与设计景观史》发表文章,还是获得敦巴顿橡树园的研究基金,都不仅是对学者个人研究的高度肯定,还是被景观设计国际学界认可的一种标志。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借由文献计量法对2000~2020年《园林与设计景观史》的刊载论文和敦巴顿橡树园的基金课题进行历时性考察,以揭示中国园林研究在国际景观设计研究中的学术脉络、发展趋向、演进动态和范式转变,从而为中国景观研究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2 载文类型及变化趋势
《园林与设计景观史》每年出版4期,每期包含4~7篇学术论文,以及评论、杂论、编者按若干。从2000年第1期至2020年第4期,总计发表文章548篇,包含学术论文422篇(占比77.01%)。通过逐一检索,发现其中以“中国园林”为主题——即以“中国”“中国园林”、中国某地(如苏州)、中国某园林(如狮子林)、及中国某专著(如《园冶》)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共计32篇,占学术论文总载文量的7.8%。
敦巴顿橡树园每年设立近10项基金,其中相对固定的基金包括3~5项研究基金、2~4项夏季基金,以及1~2项青年基金。此外,还设立有各类非固定基金,如访问学者、梅隆城市景观基金、花园考古专类基金等。在2000~2020年,敦巴顿橡树园所设立的194项基金中,以“中国园林”为对象的基金共计19项。
3 研究范式转变分析
本研究主要借助KH Coder软件对《园林与设计景观史》发表论文和敦巴顿橡树园基金项目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归纳,发现国际学界对于中国园林的研究聚焦于江南园林、皇家园林、近现代园林、跨国影响等主题。此外,运用KH Coder的编码功能将这些主题与其发表年代进行对应分析,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园林在其研究范式上分别展现出从古典到近代、从单一到多元、从中国到跨国三个方面的转变。
从古典到近代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园林已成为学界的关注对象,并先后于20世纪40、80及90年代在中国和国际景观学界中引发多次学术浪潮。进入21世纪后,《园林及设计景观史》与敦巴顿橡树园都延续了这一研究热潮,分别从各个层面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探讨。
研究:The jing of a perspective garden © Hui Zou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则将注意力投入到中国近现代园林。在众多近现代园林的议题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城市公园。这不仅归因于城市公园是中国园林历史发展的一个标志,还缘于这些公园的大小、形式、布局等与社会、经济、政治因素紧密相连。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借助城市公园这一窗口探讨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变迁。例如,高磊等人通过考察20世纪北京皇家坛庙改造为公园的历程揭示出信仰和意识形态的转变;吴小凡等人则通过对“伪满洲国”时期(1932—1945)长春公园的研究分析殖民文化与城市规划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控制。
研究:From landscape of gods to landscape of man: Imperial altars in Beijing© Lei Gao, Jan Woudstra
此外,一些学者还关注到近现代园林背后的推力—现代化。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往往将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建筑和城市景观视为西方发展的延伸,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萨义德(Edward Said)《东方学》(Orientalism)一书的出版,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留意非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混杂性与复杂性。例如,赵纪军等人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绿化祖国”运动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唐克扬也借由亨利·K·墨菲(Henry K. Murphy)的燕京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尝试在现代化的架构外提供“园林校园”的框架以对校园建设进行理解。这些研究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讨提供了历史依据,还为国际上“现代建筑批判历史”的理论研究给予了文本基础。
从单一到多元
由于明代江南园林研究在中国园林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既有研究往往以其作为探究中国园林的出发点。但近年来,中国园林研究的多元性不断提升。一方面,这体现在跨学科研究视角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将建筑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与景观设计研究相整合。例如,赵颖之基于文学视角将冒襄的“朴巢”与文学及书画研究相关联,以检视17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文学美学与景观美学;魏瑞明(Stephen Whiteman)则从图像史学角度出发,力图将避暑山庄视为历时性的研究资源以探讨康乾统治。
研究:From Upper Camp to Mountain Estate: recovering historical narratives in Qing imperial landscapes © Stephen H. Whiteman
另一方面,学者们不再满足于将某座园林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解读中国园林,而是着意于通过“小而精”的研究来推进对中国园林整体的理解。例如,郑雨珍(Jung Woo-jin)则检视了竹屏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使用和内涵的变迁。与此同时,一些学者试图将研究对象拓展到花园及公园以外的其他景观形式。例如,安东尼奥·梅兹库·洛佩兹(Antonio Mezcua López)讨了宗教、美学、政治等因素是如何塑造了飞来峰从元代到清代的景观变迁;而吴欣则通过对岳麓书院的研究论述了书院景观是如何成为宋明理学教育的组成部分的。
此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文献也日渐成为学者们的关注对象。夏丽森(Alison Hardie)、菲利普·沃森(Philip Watson)、邓肯·M·坎贝尔(Duncan Campbell)分别将明代袁黄的《坐隐先生环翠堂记》、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以及郑元勋的《影园自记》译为英文。此外,学者们还致力于从更广阔的视角重新解读《园冶》这一经典著作,比如李晓东等人就通过《园冶》的解构探讨了古代中国的知识生产;而李世葵也结合经济和政治结构,从美学角度出发对《园冶》进行了审视。
从中国到跨国
虽然学界一直以来就对以“中国”作为整体进行论述存在若干争论,但无论如何,多数研究依然基于中国这一地理框架展开探讨。随着2009年英国《城市史》(Urban History)推出跨国城市史专刊,建筑学、城市规划领域纷纷对跨国研究给予了广泛关注,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中国园林纳入跨国研究的研究对象。
具体而言,学者们开始有意识地将中国园林放置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背景下进行探讨。较早开展相关研究的学者当属碧昂卡·玛利亚·利那迪(Bianca Maria Rinaldi),其早在2004年就以“耶稣会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园林”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随后,她将研究对象扩展至商人、外交官、探险家和植物猎人等早期访问中国的旅行者,并借助敦巴顿橡树园的驻地研究机会,分析出西方旅行者是如何认识和传播中国园林,又如何在17、18世纪使中国文化对欧洲的文化和品味产生重大影响的。
碧昂卡·玛利亚·利那迪《中国园林思想》一书封面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较之西方对传统中国园林的认识,通商口岸内的近代园林则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通商口岸也促进了西方与中国在文化、思想、观念、经济等方面的碰撞。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从不同空间尺度出发,考察中国园林背后的文化碰撞:周向频借助上海的张园分析了中西混合式的造园特征;莫非和李若兰(Josepha Richard)分别检视了上海美租界和岭南地区受英美影响而形成的建成环境。
此外,东亚内部的跨国互动也是国际学界的研究焦点。中国宗教、绘画、园林等文化艺术形式曾在亚洲各国,尤其是日本、韩国两国广为传播。但是,相对于通商口岸中的园林作为西方文化的接收者而言,中国园林在东亚诸国中则是施动者。基于这一视角,理查德·布伦(Richard Bullen)研究了中国哲学和文学对16、17世纪日本茶室设计原理的影响。
研究:Chinese sources in the Japanese tea garden © Richard Bullen
4 结论
通过对21世纪以来《园林与设计景观史》期刊及敦巴顿橡树园研究基金的考察,本文发现在以欧美学者为核心的国际景观史学界,中国园林研究一直占有一席之地。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园林史研究也经历了“长达十数年的实践和理论大激荡”,中国景观学界也先后涌现出一大批视角新颖、见解独到、立论扎实的研究。因此,如何将中国的研究优势与国际研究范式相结合也成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景观研究的关键所在。
本文引用格式 / PLEASE CITE THIS ARTICLE AS
Zhang, Y., & Wang, J. (2021). Chinese Garden Research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Academia—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Journal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Gardens & Designed Landscapes and Dumbarton Oaks Library and Collec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9(2), 50‒59.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20045
编辑 | 田乐
翻译 | 张亦弛、田乐
制作 | 顾芗、田乐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