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海:延续文脉与场所精神
admin
2012-02-14
来源:
网
大连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城市,几次外来文化的交融形成了自身的城市特色。大连的人类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七千年前。自上世纪初期到1945年日本战败,其城市史可以说是一段殖民史,当地留下了沙俄和日本殖民化的建筑和完整城市规划。这座具有独特文化传承的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推进建筑设计?为了了解大连市的建筑学人的态度和视角,此次笔者采访了大连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副总建筑师纪晓海先生。
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作为文物来讲,人们永远都是想看到它真实的一面。
大连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城市,几次外来文化的交融形成了自身的城市特色。大连的人类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七千年前。自上世纪初期到1945年日本战败,其城市史可以说是一段殖民史,当地留下了沙俄和日本殖民化的建筑和完整城市规划。这座具有独特文化传承的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推进建筑设计?为了了解大连市的建筑学人的态度和视角,此次笔者采访了大连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副总建筑师纪晓海先生。
记者:您参与过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的设计,在这次与奥地利蓝天组的合作中主要承担哪些部分的工作?有哪些收获?
纪晓海:其实任何外方在中国做设计,都会遇到“空档”的问题。任何中方的设计院在参与这类项目中都需要将外方的设计概念结合中国的设计习惯和施工要求实现本土化和落实化。我所参与的团队基于对原创设计概念的理解,从更高层次解决了一些设计本土化的问题,将功能布局和表皮构造等问题进行落实,将建筑由概念变为现实。
与国际顶尖设计事务所合作,在理念、方法和整体合作模式上都有收获。从团队来说,大家找到一种针对这种合作的工作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记者:国内一些参数化项目在一般人看不到和用不到的地方,都会回归到传统的建造方式上,而使同一建筑中的风格完全分开,这次参与设计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是否也如此?
纪晓海:建筑设计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能用简单方法解决一个简单问题,就不需要用复杂方法。如果每一条疏散走廊都要通过输入疏散人数而进行参数化设计,那走廊就没有两处是一样的。如果所有的立面单元都是计算出来的,那么每一个立面板块都会不同,给制造安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参数化的制造还没有普及,所以参数化设计还没有延伸到所有空间。
记者: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您有哪些建筑设计领域的问题是您尤为关注的?
纪晓海:我有一年去皖南小山村住过一段时间,虽然那种乡土环境不能搬到城市里来,但是我很喜欢。我个人对本土化问题比较感兴趣。这个问题可能是在建筑满足了基本的使用要求之后应该追求的更高层次精神含义。在大量实用性项目中,满足功能是第一位的,空间造型往往是西班牙、法式、新古典等拿来主义风格套用,而并没有做更多的文化发掘……但在某些项目中已经在做类似寻根的建筑,例如上海的九间堂和万科的良渚文化村,就体现出对本土文化的发掘。把本土化理解为简单的做大屋顶或者中国古代建筑,又是另一个怪圈。整体而言,建筑的功能性必须先得到满足,这个阶段很难去逾越。
记者:虽然您关注建筑的本土化,但是您在几年前设计的大连市开发区第十中学让人觉得您是在回溯包豪斯的一些风格语言。
纪晓海:作为建筑师,我不希望被定位于地域的建筑师。世界上所有优秀的建筑都有共性,应该吸取所有的优点,然后用最适合的、此时此地的设计手法和语言表达出来。这方面来说,建筑是一门抽象的艺术。但是我们会对东方的建筑更有心灵共鸣。简单说,各种文化语境下创作思路相似,创造手法不同。
在十中的设计里,会尝试寻找内部的逻辑关系,立面应该有明确的数学关系在其中,就像音乐的节奏感。谈到本土建筑的启发,我在办公室的装修设计中没有在室内做过多的装饰,而是利用各种角度的百叶光影打上去,产生特别微妙的感受。这是基于我观察徽派建筑时看到的草投在墙面上阴影所得,这可能算是所谓的禅意,一种动态的、有生命力的和微妙的感觉。
记者:您认为大连市目前是否有能够体现您的态度的建筑?当地文化与您的设计有哪些内在逻辑关系?
纪晓海: 当地文化与设计的关系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大连历史街区中沙俄和日本殖民时期的建筑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而在现在设计的建筑中,无论是什么风格,这方面一般都会差一些。
大连的殖民历史使城市本身就形成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特点。从规划上讲,传统的大连街区和北京、沈阳和无锡的街区都不同,尺度比较小,形状多样化。这也影响了大连的城市风格,建筑就会比较巧和灵秀,殖民史使其具有“混搭”的风格。丘陵山海地貌和比较好的建筑景观积淀,使大连人普遍有一定的品位。并喜欢艺术。
我一直认为本土的就是国际的,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是等着你去发掘。任何的艺术都有一个根,都会从过去的文化影响中吸收,例如抽象艺术脱胎于传统油画。设计师需要发现并找到,而不是纯创造。或者一个好的方法去找,而不是抄,体会和发现这些线索,会有助于一个人做出好的设计。有文化的建筑师,实践层面和理想层面,总会是越来越接近。
记者:大连的建筑风格比较混合,在古建筑的修复和改造设计上,您有哪些作品可以分享?
纪晓海:我之前参与了大连市外经贸委办公楼改造设计。该楼建于1910年,是大连中山广场最早的一栋建筑。这栋建筑的细节做得比较到位。在改造中,结合内部功能和结构抗震的要求,把内部的结构重新替换,外貌沿着中山广场的外立面获得保留。基于修旧如旧的设计思路,尽量使残破的细节和砖料在修复设计后贴近原貌,而不要给人整修一新的感觉。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作为文物来讲,人们永远都是想看到它真实的一面。设计师要抓住核心价值所在。英国伦敦市区也有很多老建筑,改造方式也近似于此,建筑沿街道的立面是老的,窗户换成现代窗户,内部的楼板和屋顶也换新,以不影响最原初的面貌为前提。
我一直觉得,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因素进行设计比推平重来更好。虽然设计上需要花工夫考虑哪些保留、如何结合,但将文脉延续下去是设计师能够做到的。
记者:您认为大连目前最主要的建筑设计问题或误区是什么?
纪晓海:目前,大连本地还没有比较好得结合当地历史的建筑出现,在目前国内,这也不仅是大连所面对的建筑问题。欧洲城市中,基于老的街区肌理的建筑设计就像做填空题一样,那种设计是很幸福的事情,如何设计都有道理。我们看到维也纳、巴黎等欧洲城市,建筑师每次“接手”的文化积淀太深厚了,例如在成片的老街区中划出一块空地设计,周围都是18、19世纪建造的建筑,随意拿出一段传统就能支撑你的设计。在那样环境中做的设计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是可以用来找关系和文脉的参照系很丰富。如果在一个空地上做设计,其实是很困难的。
记者:您个人比较喜欢的建筑师有哪些?
纪晓海:比较喜欢一些有细节的、耐人寻味的项目。个人比较钦佩贝聿铭,他的作品有一些东方的神韵,沉静细致,同时有很清晰的逻辑,每条线都有道理,纯熟而没有失掉精神性。
(纪晓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学院毕业,大连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副总建筑师。)
大连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城市,几次外来文化的交融形成了自身的城市特色。大连的人类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七千年前。自上世纪初期到1945年日本战败,其城市史可以说是一段殖民史,当地留下了沙俄和日本殖民化的建筑和完整城市规划。这座具有独特文化传承的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推进建筑设计?为了了解大连市的建筑学人的态度和视角,此次笔者采访了大连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副总建筑师纪晓海先生。
记者:您参与过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的设计,在这次与奥地利蓝天组的合作中主要承担哪些部分的工作?有哪些收获?
纪晓海:其实任何外方在中国做设计,都会遇到“空档”的问题。任何中方的设计院在参与这类项目中都需要将外方的设计概念结合中国的设计习惯和施工要求实现本土化和落实化。我所参与的团队基于对原创设计概念的理解,从更高层次解决了一些设计本土化的问题,将功能布局和表皮构造等问题进行落实,将建筑由概念变为现实。
与国际顶尖设计事务所合作,在理念、方法和整体合作模式上都有收获。从团队来说,大家找到一种针对这种合作的工作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记者:国内一些参数化项目在一般人看不到和用不到的地方,都会回归到传统的建造方式上,而使同一建筑中的风格完全分开,这次参与设计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是否也如此?
纪晓海:建筑设计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能用简单方法解决一个简单问题,就不需要用复杂方法。如果每一条疏散走廊都要通过输入疏散人数而进行参数化设计,那走廊就没有两处是一样的。如果所有的立面单元都是计算出来的,那么每一个立面板块都会不同,给制造安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参数化的制造还没有普及,所以参数化设计还没有延伸到所有空间。
记者: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您有哪些建筑设计领域的问题是您尤为关注的?
纪晓海:我有一年去皖南小山村住过一段时间,虽然那种乡土环境不能搬到城市里来,但是我很喜欢。我个人对本土化问题比较感兴趣。这个问题可能是在建筑满足了基本的使用要求之后应该追求的更高层次精神含义。在大量实用性项目中,满足功能是第一位的,空间造型往往是西班牙、法式、新古典等拿来主义风格套用,而并没有做更多的文化发掘……但在某些项目中已经在做类似寻根的建筑,例如上海的九间堂和万科的良渚文化村,就体现出对本土文化的发掘。把本土化理解为简单的做大屋顶或者中国古代建筑,又是另一个怪圈。整体而言,建筑的功能性必须先得到满足,这个阶段很难去逾越。
记者:虽然您关注建筑的本土化,但是您在几年前设计的大连市开发区第十中学让人觉得您是在回溯包豪斯的一些风格语言。
纪晓海:作为建筑师,我不希望被定位于地域的建筑师。世界上所有优秀的建筑都有共性,应该吸取所有的优点,然后用最适合的、此时此地的设计手法和语言表达出来。这方面来说,建筑是一门抽象的艺术。但是我们会对东方的建筑更有心灵共鸣。简单说,各种文化语境下创作思路相似,创造手法不同。
在十中的设计里,会尝试寻找内部的逻辑关系,立面应该有明确的数学关系在其中,就像音乐的节奏感。谈到本土建筑的启发,我在办公室的装修设计中没有在室内做过多的装饰,而是利用各种角度的百叶光影打上去,产生特别微妙的感受。这是基于我观察徽派建筑时看到的草投在墙面上阴影所得,这可能算是所谓的禅意,一种动态的、有生命力的和微妙的感觉。
记者:您认为大连市目前是否有能够体现您的态度的建筑?当地文化与您的设计有哪些内在逻辑关系?
纪晓海: 当地文化与设计的关系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大连历史街区中沙俄和日本殖民时期的建筑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而在现在设计的建筑中,无论是什么风格,这方面一般都会差一些。
大连的殖民历史使城市本身就形成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特点。从规划上讲,传统的大连街区和北京、沈阳和无锡的街区都不同,尺度比较小,形状多样化。这也影响了大连的城市风格,建筑就会比较巧和灵秀,殖民史使其具有“混搭”的风格。丘陵山海地貌和比较好的建筑景观积淀,使大连人普遍有一定的品位。并喜欢艺术。
我一直认为本土的就是国际的,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是等着你去发掘。任何的艺术都有一个根,都会从过去的文化影响中吸收,例如抽象艺术脱胎于传统油画。设计师需要发现并找到,而不是纯创造。或者一个好的方法去找,而不是抄,体会和发现这些线索,会有助于一个人做出好的设计。有文化的建筑师,实践层面和理想层面,总会是越来越接近。
记者:大连的建筑风格比较混合,在古建筑的修复和改造设计上,您有哪些作品可以分享?
纪晓海:我之前参与了大连市外经贸委办公楼改造设计。该楼建于1910年,是大连中山广场最早的一栋建筑。这栋建筑的细节做得比较到位。在改造中,结合内部功能和结构抗震的要求,把内部的结构重新替换,外貌沿着中山广场的外立面获得保留。基于修旧如旧的设计思路,尽量使残破的细节和砖料在修复设计后贴近原貌,而不要给人整修一新的感觉。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作为文物来讲,人们永远都是想看到它真实的一面。设计师要抓住核心价值所在。英国伦敦市区也有很多老建筑,改造方式也近似于此,建筑沿街道的立面是老的,窗户换成现代窗户,内部的楼板和屋顶也换新,以不影响最原初的面貌为前提。
我一直觉得,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因素进行设计比推平重来更好。虽然设计上需要花工夫考虑哪些保留、如何结合,但将文脉延续下去是设计师能够做到的。
记者:您认为大连目前最主要的建筑设计问题或误区是什么?
纪晓海:目前,大连本地还没有比较好得结合当地历史的建筑出现,在目前国内,这也不仅是大连所面对的建筑问题。欧洲城市中,基于老的街区肌理的建筑设计就像做填空题一样,那种设计是很幸福的事情,如何设计都有道理。我们看到维也纳、巴黎等欧洲城市,建筑师每次“接手”的文化积淀太深厚了,例如在成片的老街区中划出一块空地设计,周围都是18、19世纪建造的建筑,随意拿出一段传统就能支撑你的设计。在那样环境中做的设计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是可以用来找关系和文脉的参照系很丰富。如果在一个空地上做设计,其实是很困难的。
记者:您个人比较喜欢的建筑师有哪些?
纪晓海:比较喜欢一些有细节的、耐人寻味的项目。个人比较钦佩贝聿铭,他的作品有一些东方的神韵,沉静细致,同时有很清晰的逻辑,每条线都有道理,纯熟而没有失掉精神性。
(纪晓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学院毕业,大连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副总建筑师。)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