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青年景观设计师与我们聊聊过去的一年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
2021-04-21
来源:
网
原创
邀请8位青年设计师一起聊聊过去一年的工作与生活,与行业同仁们共勉。
当代春风印月是2020年基准方中首个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作品,该项目位于涪陵北山之巅,远眺长江乌江。定位为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打造的目标,融合“山、水、天地、自然”几大要素,去边界化,让空间和自然互为补充,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共情的体验场所。从艺术化重构自然的角度出发,根据场地的区位、高差、地势,组织变换场所的起承、收放、围合,使整体流线张弛有度,丰富参观体验。
2020年我们迎来了几个建成作品的开放,比如上海星空之境公园、大同金隅矿山公园等,也迎来了几个国际竞赛中标入围的好成绩,比如深圳红树林博物馆,但另我体会最深的是一个非常小的、为2022年荷兰园博会中国园做的提案,这是我和荷兰造园大师Anemone Beck-Koh合作的作品。
我们拿到任务书后,认为最核心的议题是要回答一个问题:“活着的”中国园林如何展现于世界并赢得共鸣?中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建设,一直在靠不计代价的消耗外部资源来获取有限的不可持续的成长。而在东方文化观中体现非常强烈的:cultivation(对外在环境的智慧利用)和self-cultivation(对内在本性的修行)两个词对于可持续发展非常有指导意义。中国园林传统的优势不仅在于后者,而且在于前后两者的巧妙结合---内外兼修
我们决定大量采用竹子来作为基础材料,并且将园子命名为“西行竹迹”。除了流动的空间带来的时空旅程和整体美学体验,我们要让西方来客感受到:1)农业生产性智慧;2) 对气候变化应对的巧妙策略;3)低碳低成本的材料和功能性。
在疫情肆虐的欧洲,园林中的生活感和身心参与性更加重要。中国园林的理想其实都是在复原桃花源般的社区。我们刻意避免展园变成大公园,即使当“主人”变成了“游客”,还是要维持“私家园林”的标签:空间的分割和关联、社区的属性、场景的沉浸感都比西方公园要强烈。换句话说,从入口到出口大概560m的游园过程中,我们希望所有来客都能不断加深的体会到中国园林的核心价值:可持续的内外兼修。
大悦春风里整体绿植景观项目,是今年终落地的项目,也是团队在专业上的小突破。项目涉及400余种不同品种和习性的植物,在北京地区实属罕见。同时,设计面临在有限空间内营造丰富变化的挑战,利用植物为主的造景方式,呈现“静静”“时空”等多个主题。
今年虽然比较特殊,但团队还是收获了许多很棒的作品,这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这是一个位于成都成华区的旧改项目,与太古里仅一河之隔,是一个非常有成都市井烟火气的小街道。在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将这里原有的生活场景和功能保留下来,而不是简单把它变成一个旅游打卡地。所以我们把原住民的生活,历史街区的故事,以及最新潮的生活方式融入进来,在新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最终呈现出来的街道是非常多面的,没有常规标签,没有固定节奏,时尚、怀旧、小资、市井,它都有。我们会看到很多新与旧的碰撞与相融,新潮的铺面衔接着原始居民楼墙面斑驳的纹理,穿着睡衣的老人可以和时髦的年轻人邻桌而坐,各自喝着茉莉花茶和美式咖啡,他们相互接纳包容,并不显得突兀,反而生出一种只属于猛追湾的体验感。在这里,老的记忆不曾抹去,新的故事还在书写。瑧湾汇与深湾街心公园,位于深圳湾超级总部的西侧,是该片区首个建成的高端公寓与街心花园项目。是新时代下对居住绿地(高品质住区与街心花园)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生态和城市活力的示范性。邻里美好生活场景呈现。滑板坡地与沙地在城市里总是难于寻觅,项目解决了痛点,激发运动热情,提升玩耍乐趣。营造完善的城市公共系统:公园北侧地铁站广场,实现了地铁换乘、站前集散、公交等候、步行过街等一体化完整而顺畅的城市步行系统。能量聚集与转换,高颜值风车海绵城市:利用自然做功,实现了自然系统中雨水、风能、动能的循环利用。场地内别具一格的橙色风车,可将风能转化为动能,把湿地中蓄积的雨水抽到水渠桥,10m高飞瀑下落,经层层台地的滞留、净化,形成叠瀑景观,经过干湿塘,最终回到风车湿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面积1275平方公里,是中国核心城市内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但是森林覆盖率不足45%,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等诸多问题,丹景山作为海拔700龙泉山森林公园南段先行示范区,如何提高森林覆盖率,丰富生物多样性同时,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让生态价值转化成生活场景,我们做了大胆尝试。修复后的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5.7%以上,自然科普展示馆的丹景台、飞越林间的天空栈道、儿童喜爱的森林树屋咖啡店、还有为40多种动物提供生境营造300多种山地适地植被生态群落。龙泉山森林公园丹景山公园(生态修复前后对比)2020年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在环境本底脆弱、发展压力巨大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滨海湾区建立新型水城发展模式是本案例探讨的重点。绿色基础设施为建设大湾区新型人居环境提供了共生策略。一是基于海陆空生态安全构建城市精明增长模式;二是山海相连的韧性城市范式,塑造人居环境活力和健康城市生活;三是以滨海韧性和内河韧性为核心,形成滨海湾区水城共生新模式。在2020年10月1日,团队迎来了历时三年的作品——四海公园的开园。四海公园,始建于1987年,是蛇口最大的公园,迄今已有三十余年。我们企图在安定的公园与飞速发展的蛇口之间,探寻“过去”与“现在”、“旧”与“新”、“保留”与“更新”中的平衡点,建立新的关系逻辑,思考一座30年公园的担当。在城与园之间,我们植入了“弹性的距离”,让公园容纳与时俱进的功能,弹性的空间让交互距离有了可变性。构建公园的开放边界,连接城市脉络,游园空间形成流动的区域,街道与公园之间有了“厚度”。
Q&A 02
疫情对个人以及行业的影响?在生活观念与职业规划上有何转变?
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和公司管理者,在设计层面激发了对后疫情时代健康景观的关注,我们在韧性社区、城市公共空间的防疫安全方面做了初步研究,围绕人们需求的生活场景融入了健康景观体系;从公司管理层面,疫情居家办公期间,我们细化了员工工作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的全面管理深化工作。疫情让我更多的反思景观设计在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可以担负更重要的角色,公司管理受疫情影响可以探索更精细化的管理动作,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在变化的未来中不变的是生活的本质 设计是不断探求生命、生活本质的过程,设计从来不是孤芳自赏 ,当生命和生活在设计的空间中发生时 便已丰富了作为设计师的灵魂。过去的一年,个人大大减少了在高铁上、飞机上、跑步机上的时间,所幸的是我们手上的项目并没有太多消极影响,这要特别感恩我们整个社会在疫情面前形成的巨大合力。但大自然让我们缓一缓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缓一缓。加速改变宏观环境的事儿们如果都能缓一缓,不确定风险的“释放”就会慢一些。未来相当长一个阶段,多做真心的“修复”;少做苦心的“设计”。一句话,“设计圈”还是要顺应“自然圈”的节奏。虽然少了一些“诗和远方”,但问题是,我们的身边,是否做的已经够好?我们是否应回归更多的“日常景观”?如何让下一代生活在真实的自然“基底”中?景观和建筑主要的区别是,建筑是某单一物种主宰的物质空间,而景观是万物共处的物质空间。今天呈蔓延之势的“景观”,带来了太多的“有我之境”(当然,我并不排斥以人为本的公共环境设计),太昂贵的“节日感”,太丰富的比喻、夸张、感叹式的描绘,缺少“无我之境”,缺少鸟儿在风中的轻轻一吟唱。如何先把“无我”做好,再到“有我”,让人们在和环境的互动中发现那个最真实的“我”,这是我觉得环境设计行业都应该追求的目标。疫情带来了更多的沉淀和思考,给大家强制按下了慢放的按钮,也让轰轰烈烈这些年的行业内,有了很多反思的声音。不管是不是疫情的影响,或者是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刚好到达,今年的行业作品中,看到了更多的匠心和设计本源上的追求。疫情尚未结束,在自己、家人、同事都做好防护的同时,持续提升偶木的设计竞争力和品牌实力,是我们不变的规划,顺应趋势,偶木也将更深入的发挥优势,从研发、智慧等领域持续积累。席卷全球的疫情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也引发了我们的反思。它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只是活在一个宇宙碎片的瞬间里,渺小如一粒尘埃,我们不是地球的主宰,不是万物之灵长。对于自然,对于万物,我们都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我们开始把更多的心思去关注当下与自我,去用心对待身边的人,关注每一件小事,把那些宏伟的目标和意义先暂时放一放。疫情也让人们意识到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脆弱性,大家开始真正审视自身所处的环境,重新思考生活环境,关注自己生存的“小空间”,关注生活的质量,这些也都给未来的设计师和设计行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和启发。对于行业而言,它将加速智慧园林的发展,让人们共建、共享智慧园林环境。人们更加居安思危,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来促进它更加稳定和谐,所以也要求景观设计师必须了解科学,了解生态。未来景观设计除了去思考人与场地、与自然的关系,还会去关注设计的可持续性,绿色、健康、环保这样的主题会逐渐成为未来设计的重要标签,社区功能的多样性也将成为客户重要敏感点。
疫情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在行为上,人们变成了“有限”活动的人,观念也随之改变。战时状态的“事件景观”理论与设计需要被讨论与研究,公共卫生健康与景观的关系成为常态化命题,设计学与基础学科的关系更为紧密。在未来的城市与社区环境中,人们对高密度环境、封闭空间会产生恐惧心理,对环境质量与健康卫生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活动会有清晰地认知,对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边界会重新定义,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文明行为也会有新的改变与提升。我们要进一步审视居住环境与城市、社区的关系。密度、聚集、紧凑、密闭、无接触、舒适、康养成为健康景观探讨的关键词。我们需要提供更为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便利卫生的生活物资服务场所,无接触的外卖快递服务,卫生的垃圾处理方式,分隔管理,无接触的归家动线,公共部位的消毒与卫生,通风阳光好、低密度的休闲户外场地,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与显示,智能化互联网等线上解决方案,自然舒心的绿色环境等。疫情之下与未来,人们对健康的环境,健康的生活状态的需求被放大。同时,我们更需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自身个体)与生命观(自身个体与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关系,不仅仅是周边环境),尊重知识回到常识。
疫情对市场形势、行业模式、学科发展都有巨大影响,恐怕要数十年后回顾,才能真正认清这一影响有多深远。目前来看,一是催化了新的工作模式。线上协同工作(设计、交流、汇报等)已在短短一年内被广泛接受,未来若叠加VR、5G及智慧化技术,设计行业的颠覆性创新很可能加快实现。二是加快推动了应对不确定性的韧性设计范式发展。如何将不利的突发灾害变为创新和演进的机会,成为需要探索的本质问题。这次疫情的发生,更促使亲自然性原则、多目标协同兼容原则、全周期动态管理原则成为韧性城市的重要议题。以自然生命要素为主体的绿色基础设施在应对不确定性中具有天然优势,对城市韧性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如何最优配置绿色基础设施对于韧性城市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团队未来重点关注的方向。2020的新冠疫情让作为湖北人的我在非常近的距离下感受过它所影响的一切社会秩序,那时候隔离的人们都会日常更新窗外风景的变化。我试图从疫情之后重构的社会秩序与情感关系中理解,景观所扮演的新的角色。从前,我们几乎很难在公共空间中找到与世隔绝的孤独感,但在疫情所限制的距离之下,人们重新审视自我的世界,信息终端消解了太多我们独处的时间,只有在面对自然才有真实的“孤独“,人们开始建立自然关系中的情感粘性。景观作为一个柔和的动态时,它不再只是一个从属或被瓜分的权力型场所,它应该有共时共情的动态性。疫情过后的景观行业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上,单一化的认识与评价已不足以支撑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在视觉效应上的更新无法跟上多变的社会结构。景观行业正迎来一轮初步的革新,它需要具备更多兼容性与开放性。从城市尺度去理解景观的出发点,由景观主导整合跨专业的资源提供实验性支持,才能带来真正的“可持续性”景观。
Q&A 03
这一年有哪些新的关注点与思考?对2021 年的期待?
刚刚提到了由于疫情对于健康社区,景观公共空间的防疫安全体系的研究与关注以外,谈不上新的关注点,我们从17年至今做了多个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作为景观设计师,在有机更新类型的项目中,我们应该打破专业边界,关注城市发展,地域文化,民生需求,产业能级提升等方面,这是典型的跨学科的知识建构过程,是典型的跨专业议案的协调过程,也是一个典型的上下结合,左右关联的运营管理过程。这就反映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的基本理念。所以我一直主张景观设计专业的人应该多元化,不要迷信注册规划师,注册建筑师。2021年仍然是一个未知,坚定对于景观设计创造更美好生活的热情,带领我们的团队创作出更优质的设计作品。最开心的尝试莫过于去年4月份我们发起了面向于行业的活水沙龙(Living Water),希望成为一个围绕水技术、艺术、理论的兴趣者根据地,现在已经组织超过8次线上沙龙,我们的水研究中心2020年从多个角度、各个层次继续实践了对水的研究,大到国际合作研发、住建部课题、小到实习生的水缸等五花八门在我们的实验室都能找到。2020年12月,我们海绵城市咨询生态板块开始独立运行,针对国内绿色地产行业推出全过程的咨询服务包,这也依赖于我们生态水部门团队在行业多年不懈地探索与实践,在海绵城市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希望2021年能够与更多优质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020年也有幸参与了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若干河道类项目。我们过去的错误不单单是把河道“裹了起来”,更恐怖的是一旦开始河道整治/“综合治理”/修复,各个部门/专业就匆忙间各拿一把刀,开始对河道的“肢解”(美其名曰诸多子项:河道清淤、截污工程、景观绿化、道路桥梁、文化创意.....)。我期待未来的河道设计能走向一体化的环境设计,我们做的所有东西应该流动起来,系统起来,河道景观是流动本身,而不是河边的枯藤、老树、昏鸦。当然,如果想将已经形成定式、工艺还超级复杂的工程类别有所改进,难度还是很大的,就不能执着于静态的思维,必须要有颠覆性的创新,这一点我们在自己的项目中一直在尝试。除了之前关注的多元化、城镇更新、智慧景观,今年更多的思考了儿童友好的话题,也在元气、植物治愈、无废城市等等方面,参与了更多的探讨。持续深化了“微笑城市”的理念,并逐步落实着此类项目。对2021年最大的期待是平稳,庚子一年波折太多,希望新的一年能有生活上、工作上都更加稳定发展的空间,做好我们擅长的事,用心落地一些项目,更好的服务公众和客户。也更好的过好设计人生。设计特别重视“创新”,以往我们说创新或许就是在同领域去学习别人的方法和经验,去看一些大师的作品,去不断延伸自己的视野。但这一两年我越来越觉得,当设计师思维枯竭的时候,要学会去抛开那些固有的知识体验和方法论,真正回归直觉和自然。比如看观察树的枝桠是怎么分布的,河川为什么弯曲的,漩涡是如何形成的;比如换个角度看世界,试想如果用猫咪的视角来看我们日常居住空间会是怎样的;比如幻想自己重新置身你曾经历的最舒服自在的一段记忆与体验中……你会发现当一个人的觉受力变得越来越敏感时,你就会看见时间、空间、情绪,甚至人性。那些曾经经历的故事,被撞击的心绪,都将成为我们设计灵感的来源。这个时候,你的思路又一次获得自由,设计又再度的进行了创新。这是我这一年对于设计的一些思考。对于2021的期待,我希望全球疫情都能早日消散,世界恢复到以往的秩序。希望大家都平安健康,这是最重要的,当然也期待我们的团队能够收获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为大家呈现更多生态、自然、人性化的景观空间。这一年是我从地产职业走向行业的一年,未来期待未名设计顾问(WM boundless design)发挥所长,为行业与产业做贡献,推动行业与产业发展,与志同道合的人做有意义的事。致力于多专业、多学科的融合,从地产景观到城市景观,秉承完整性、创新性、公共性与生态性的设计原则;发现与创造美,做美好生活场景师,做和谐生态建设者。从业景观以来遇到最多关键词是“跨界”二字,景观设计师就是多专业融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后疫情时代”肩负了更多的责任,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在公共空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景观行业的发展,其实刚刚开始,以下几个方向值得我们思考:生态修复: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草一木、一石一物都是设计的原点,生态筑底与艺术造景的结合;城市更新:聚焦有机更新中改造,修护,功能置换,空间激活等复合手段的结合研究,让城市因为岁月流逝而失去光彩却又具有独特场所基因的空间重新焕发光彩;场景营造:一切从人的行为需求出发,以场景造生活,情感、体验和互动关注有温度的公共空间营造。2021年期待推出风景园林注册制“国师”都有了“景师”也不远了,让更多的从业人员更加热爱这份有责任感的职业。作为我国首个专注于绿色基础设施领域的产学研平台,在2020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与一方环境景观咨询机构(yifang ecoscape)在科研和技术咨询工作中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在粤港澳大湾区韧性安全研究、深港科创合作区生态规划等领域成果丰富,并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其次,继续为世界展现可持续设计的中国方案。团队荣获2020国际景观设计师协会亚非中东区杰出奖IFLA AAPME Outstanding Awards(全球仅8类别共12案例获此最高殊荣),2020德国设计创新奖等重要国际奖项。再次,积极推广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践,逐步获得社会重视。2020年11月,团队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介绍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理念、经典案例与研究成果。研究与设计成果还得到中国环境报、新华社、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责任。最近,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郑重承诺我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我国而言是极具挑战的目标。绿色基础设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对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未来一个时期,围绕“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如何投资、规划、建设、管理绿色基础设施将具有更大、更多的机遇。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包括绿色空间的基础设施化建设,还包括基础设施的绿色化建设。以往我们对前者更为熟知,而后者在未来则更具发展空间,如能源、资源、水利基础设施的绿色化设计与技术应用。碳排放、碳吸收、碳核算、碳交易,以及生态产品(服务)的价值核算等问题也将会成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关注点。
景观相比建筑,我觉得其实是更有生命力的内容,而且它是一个会生长会变化的内容。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空间定义了我们的生活思想,还是生活思想形成了我们的空间。我在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时,我感受到了一种被习惯,我被社会的长久共性所驱使而变得适应及同质化。那在新的设计中,当我作为一个被研究的对象时,固化的行为轨迹会带来固化的空间。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所写“空间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它真正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我们在设计空间时,是否谦卑地给予了自由度。当我们在谈人性设计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真的了解人性。未来的时间,我期待景观迎来更多的实验性与实践性。用适当的“留白”探索更真实的城市关系,让更多的跨界专业技术实践的支持,作为景观深入的触角。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