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节能减排多措并举
admin
2009-04-02
来源:
网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日本作为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其节能减排取得了新进展。其主要特点表现为:重视转变观念、依靠技术进步和实现全民参与等。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日本作为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其节能减排取得了新进展。其主要特点表现为:重视转变观念、依靠技术进步和实现全民参与等。日本的节能效率和公众的节能意识是最突出的,其减排效果也是非常令人瞩目的。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减排、节能、环保”这些词语越来越频繁地被人们提起,节能环保已经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
制定“节能办法”引导节能减排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2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应比1990年减少6%,但据最新的2005年度数据显示,日本温室气体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1%。因此,无论是政府机关、学校单位,还是企业、社团,都将“减排”放在节能环保工作的重要位置。
东京都于2007年5月29日制定了旨在削减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东京节能办法2007》。它规定,在新建、改建和大规模装修时必须加强建筑物的隔热能力,且要实现设备系统的高效化,加强绿化和引进可再生能源等,将公共设施逐渐转换为节能的示范建筑,并由此进一步推广至区县村和普通民居。
政府作好表率
从2002年起,东京都就开始制订并实施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对策,推进节能和能源多样化,加强减排。对于产业领域,东京都先抓重点和大户。根据要求,排放量占到全东京都45%的约1300家公司必须执行报告书制度,将公司的减排指标和计划列入计划书,并通过网络公示。据介绍,这一制度的实施还将扩大到中小企业。市民和用户可了解这些公司的能耗和排放情况并由此决定自己的消费选择。
同时,环保也成为市民买房的一大选择。建筑企业建楼前须提交报告书,公布能耗、排放标准,以及设备、材料是否节能环保、绿化如何等等,高层公寓还要实行环境评价制度。东京都还在日本率先推行能效标签制度,引导和鼓励市民使用节能家电。
从身边小事做起
日本人节能环保注重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日本各地公司企业的办公楼、写字楼都装有新型空气循环系统,其空调也大都使用发电、炼钢及其他资源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或太阳能作为动力来源,室内温度也严格按照冬天20摄氏度、夏天28摄氏度的规定设定。统计显示,近10年来,日本家电产品的电耗减少了40%,利用太阳能的总发电量已达142万千瓦。
今年日本的夏日“清凉商务装”(CoolBiz)活动6月1日再次启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内阁全体官员1日也率先穿上冲绳传统夏季清凉装“Kariyushi”出席内阁会议。日本的夏日“清凉商务装”运动始于2005年,今年已是第3个年头。根据规定,6月初至9月底期间,全体政府职员均脱下西服外套和领带,实现轻装上班。
另外,日本的商场便利店从今年4月开始鼓励消费者自带购物袋,并对塑料袋开始收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天妇罗”是日本家庭的一道家常菜,炸菜的食用油一般只用一次,之后便被倒掉。针对这一问题,日本民间发起了一个食用油回收的商业项目,在居民区回收用过的食用油,凡是送油的居民都可得到一张购物优惠打折卡。既节约又减排,可谓事半功倍。
节能减排效果牌领先水平
以2004年为例,当年日本的GDP占全世界的11%,而其二氧化碳排放仅为4.7%,其效益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难望项背,在发达国家中也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目前许多国家大城市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发电厂发电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的。如今全世界共有4000台脱硫装置在运行,其中仅日本就集中了3200台,由此不难想像日本在该领域的投入之大和环保意识之强。由于日本大量配备了脱硫装置,所以日本平均每发1千瓦时电所排放的二氧化硫仅为0.2克,而德国为0.7克,意大利为1.7克,英国为2.6克,美国是3.7克,加拿大更高达3.9克,几乎是日本的20倍。发展中国家就更不言而喻了。
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列岛也同样被严重的环境污染所困扰,以致一艘新船仅在同一个港口停泊6次,螺旋桨居然就被蚀出一个大洞来,由此可见海水的酸性之强,污染之厉害!可如今同一个港口,不仅可以钓到鱼,游泳也完全没有障碍。大气污染也是如此,40多年前,日本的中小学都不敢让学生在操场上锻炼,因为不时有学生因吸入污染空气太多而感到不适甚至晕倒。如今日本的少年儿童可尽情地在大自然中玩耍嬉戏。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6%,在世界上仅次于芬兰。但日本为了始终保持青山绿水,不砍本国的树木,木材完全靠进口。
从节能的角度来看,日本这几十年来全国上下为此不遗余力,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以水泥为例,1990年日本生产1吨水泥所消耗的能源几乎仅为1960年的一半,约为美国同期的60%。算算看,仅此一个产业,日本就可减少多少能耗?正由于日本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日本的节能技术在全世界都处于明显的领先水平。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5年的统计,若日本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能耗为1.0,则德国为1.6,法国为1.8,美国为2.0,韩国为3.2,中国是8.4,印度为9.3,俄罗斯则高达19.0!
节能造就超强适应力
说起来,日本是世界上罕见的资源贫乏之国,很多重要的资源几乎完全依靠进口。例如煤炭、铁矿石、铝矾土(炼铝原料)和磷矿石百分之百进口,石油对进口的依存度高达99.8%,等于完全靠进口。
而且日本进口石油的渠道相对单一,从中东的进口比重近90%。以致于从波斯湾到日本的1.1万公里海上运输线上,几乎每隔100公里就有1艘日本的超级油轮在忙于运油。此外天然气日本也几乎完全依靠进口。日本的核电占很大比重,但核电的主要原料铀,也完全靠进口。对很多尖端产品来说不可或缺的稀有金属,日本也基本上靠进口。
但是日本人似乎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如此几乎不产一滴油的岛国,30多年前遭遇的两次石油危机,不仅未使经济趴窝,日本人反而巧妙地利用这一机遇,化危机为契机,大规模地调整了产业结构,从原先以生产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厚长大”产品为主的体制,转向以“轻薄短小”为特征的经济结构,例如耗能很少而附加值很高的芯片。
举例来说,铝是高耗能产品,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铝锭产量年均在100万吨左右,如此高耗能的生产,日本当然要说“不”,当然要转移出去。到90年代前期,居然连2万吨都不到了。即使在不得不维持的生产中,日本在降低能耗上的努力也是非同寻常的。最突出的例子是汽车。日产汽车的耗油仅为欧美汽车的80%左右。这20%的差距,对平均不到2人一辆车的发达国家来说,实在是事关重大。原先美国人都不怎么喜欢日本产的汽车,觉得不够宽敞,坐着不舒服。但如今油价飙升,美国消费者也终于不再青睐本国宽车身、高耗能的汽车了。如今日本还在联合攻关混合动力汽车。一旦这种兼用电池和汽油为动力的汽车达到普及程度,则因汽车而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排放将还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创造亚洲的可持续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也叫做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拆除、再利用),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应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
2007年8月底在日本福冈市举办了由日本建筑学会(九州地区)实行委员会主办:以九州大学、福冈市、福冈大学和联合国人居署亚洲办事处等联合协办的,以“创造亚洲的可持续建筑”为题的专题研讨会。大会邀请多位国内外建筑家、大学教授、专家等进行特别演讲和基调演讲,就应该形成什么样的可持续性建筑和都市而进行讨论,从而明确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型社会而不可缺少的亚洲的可持续建筑形式。
独立行政法人都市复兴机构
在日本,不论是新区的开发还是旧区的改造,都十分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建筑物环境保护问题和节能问题。日本有一个叫做日本独立行政法人都市复兴机构的组织。此组织成立于1955年,当时的名称为日本住宅公团。是日本政府为难解决劳动者的住房困难问题,实现大规模的住房而设立的。1974年日本政府为分散在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实现国土的均衡发展和地域的振兴设立了地域振兴整备公团。1975年,日本政府又设立宅地开发公团。其目的就是由于人口、产业的集中而导致住宅显著不足的大城市地区来进行大规模的住宅建设以及公共设施、交通设施的治理。1981年,日本住宅公团改名为日本住宅都市整备公团,扩大了推进市区的建设和城市再开发的事业。1999年日本住宅都市整备公团改名为都市基盘整备公团。日本地域振兴整备公团与都市基盘公团于2004年合并成为现在的独立法人都市复兴机构。当前都市复兴机构的开发项目都要向政府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书,并要经过政府、普通市民参与的一系列审查评定之后才能付诸于实施。工程竣工之后,还要参照环境评价书进行竣工后的审查。
环境评价的内容包括大气污染、噪音、振动、对日照的妨碍影响、对电报的妨碍影响、景观、废气物等项目,对施工期间和项目建成后都提出了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并附有所采取的措施,来确保工程项目不会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减排、节能、环保”这些词语越来越频繁地被人们提起,节能环保已经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
制定“节能办法”引导节能减排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2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应比1990年减少6%,但据最新的2005年度数据显示,日本温室气体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1%。因此,无论是政府机关、学校单位,还是企业、社团,都将“减排”放在节能环保工作的重要位置。
东京都于2007年5月29日制定了旨在削减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东京节能办法2007》。它规定,在新建、改建和大规模装修时必须加强建筑物的隔热能力,且要实现设备系统的高效化,加强绿化和引进可再生能源等,将公共设施逐渐转换为节能的示范建筑,并由此进一步推广至区县村和普通民居。
政府作好表率
从2002年起,东京都就开始制订并实施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对策,推进节能和能源多样化,加强减排。对于产业领域,东京都先抓重点和大户。根据要求,排放量占到全东京都45%的约1300家公司必须执行报告书制度,将公司的减排指标和计划列入计划书,并通过网络公示。据介绍,这一制度的实施还将扩大到中小企业。市民和用户可了解这些公司的能耗和排放情况并由此决定自己的消费选择。
同时,环保也成为市民买房的一大选择。建筑企业建楼前须提交报告书,公布能耗、排放标准,以及设备、材料是否节能环保、绿化如何等等,高层公寓还要实行环境评价制度。东京都还在日本率先推行能效标签制度,引导和鼓励市民使用节能家电。
从身边小事做起
日本人节能环保注重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日本各地公司企业的办公楼、写字楼都装有新型空气循环系统,其空调也大都使用发电、炼钢及其他资源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或太阳能作为动力来源,室内温度也严格按照冬天20摄氏度、夏天28摄氏度的规定设定。统计显示,近10年来,日本家电产品的电耗减少了40%,利用太阳能的总发电量已达142万千瓦。
今年日本的夏日“清凉商务装”(CoolBiz)活动6月1日再次启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内阁全体官员1日也率先穿上冲绳传统夏季清凉装“Kariyushi”出席内阁会议。日本的夏日“清凉商务装”运动始于2005年,今年已是第3个年头。根据规定,6月初至9月底期间,全体政府职员均脱下西服外套和领带,实现轻装上班。
另外,日本的商场便利店从今年4月开始鼓励消费者自带购物袋,并对塑料袋开始收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天妇罗”是日本家庭的一道家常菜,炸菜的食用油一般只用一次,之后便被倒掉。针对这一问题,日本民间发起了一个食用油回收的商业项目,在居民区回收用过的食用油,凡是送油的居民都可得到一张购物优惠打折卡。既节约又减排,可谓事半功倍。
节能减排效果牌领先水平
以2004年为例,当年日本的GDP占全世界的11%,而其二氧化碳排放仅为4.7%,其效益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难望项背,在发达国家中也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目前许多国家大城市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发电厂发电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的。如今全世界共有4000台脱硫装置在运行,其中仅日本就集中了3200台,由此不难想像日本在该领域的投入之大和环保意识之强。由于日本大量配备了脱硫装置,所以日本平均每发1千瓦时电所排放的二氧化硫仅为0.2克,而德国为0.7克,意大利为1.7克,英国为2.6克,美国是3.7克,加拿大更高达3.9克,几乎是日本的20倍。发展中国家就更不言而喻了。
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列岛也同样被严重的环境污染所困扰,以致一艘新船仅在同一个港口停泊6次,螺旋桨居然就被蚀出一个大洞来,由此可见海水的酸性之强,污染之厉害!可如今同一个港口,不仅可以钓到鱼,游泳也完全没有障碍。大气污染也是如此,40多年前,日本的中小学都不敢让学生在操场上锻炼,因为不时有学生因吸入污染空气太多而感到不适甚至晕倒。如今日本的少年儿童可尽情地在大自然中玩耍嬉戏。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6%,在世界上仅次于芬兰。但日本为了始终保持青山绿水,不砍本国的树木,木材完全靠进口。
从节能的角度来看,日本这几十年来全国上下为此不遗余力,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以水泥为例,1990年日本生产1吨水泥所消耗的能源几乎仅为1960年的一半,约为美国同期的60%。算算看,仅此一个产业,日本就可减少多少能耗?正由于日本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日本的节能技术在全世界都处于明显的领先水平。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5年的统计,若日本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能耗为1.0,则德国为1.6,法国为1.8,美国为2.0,韩国为3.2,中国是8.4,印度为9.3,俄罗斯则高达19.0!
节能造就超强适应力
说起来,日本是世界上罕见的资源贫乏之国,很多重要的资源几乎完全依靠进口。例如煤炭、铁矿石、铝矾土(炼铝原料)和磷矿石百分之百进口,石油对进口的依存度高达99.8%,等于完全靠进口。
而且日本进口石油的渠道相对单一,从中东的进口比重近90%。以致于从波斯湾到日本的1.1万公里海上运输线上,几乎每隔100公里就有1艘日本的超级油轮在忙于运油。此外天然气日本也几乎完全依靠进口。日本的核电占很大比重,但核电的主要原料铀,也完全靠进口。对很多尖端产品来说不可或缺的稀有金属,日本也基本上靠进口。
但是日本人似乎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如此几乎不产一滴油的岛国,30多年前遭遇的两次石油危机,不仅未使经济趴窝,日本人反而巧妙地利用这一机遇,化危机为契机,大规模地调整了产业结构,从原先以生产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厚长大”产品为主的体制,转向以“轻薄短小”为特征的经济结构,例如耗能很少而附加值很高的芯片。
举例来说,铝是高耗能产品,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铝锭产量年均在100万吨左右,如此高耗能的生产,日本当然要说“不”,当然要转移出去。到90年代前期,居然连2万吨都不到了。即使在不得不维持的生产中,日本在降低能耗上的努力也是非同寻常的。最突出的例子是汽车。日产汽车的耗油仅为欧美汽车的80%左右。这20%的差距,对平均不到2人一辆车的发达国家来说,实在是事关重大。原先美国人都不怎么喜欢日本产的汽车,觉得不够宽敞,坐着不舒服。但如今油价飙升,美国消费者也终于不再青睐本国宽车身、高耗能的汽车了。如今日本还在联合攻关混合动力汽车。一旦这种兼用电池和汽油为动力的汽车达到普及程度,则因汽车而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排放将还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创造亚洲的可持续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也叫做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拆除、再利用),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应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
2007年8月底在日本福冈市举办了由日本建筑学会(九州地区)实行委员会主办:以九州大学、福冈市、福冈大学和联合国人居署亚洲办事处等联合协办的,以“创造亚洲的可持续建筑”为题的专题研讨会。大会邀请多位国内外建筑家、大学教授、专家等进行特别演讲和基调演讲,就应该形成什么样的可持续性建筑和都市而进行讨论,从而明确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型社会而不可缺少的亚洲的可持续建筑形式。
独立行政法人都市复兴机构
在日本,不论是新区的开发还是旧区的改造,都十分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建筑物环境保护问题和节能问题。日本有一个叫做日本独立行政法人都市复兴机构的组织。此组织成立于1955年,当时的名称为日本住宅公团。是日本政府为难解决劳动者的住房困难问题,实现大规模的住房而设立的。1974年日本政府为分散在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实现国土的均衡发展和地域的振兴设立了地域振兴整备公团。1975年,日本政府又设立宅地开发公团。其目的就是由于人口、产业的集中而导致住宅显著不足的大城市地区来进行大规模的住宅建设以及公共设施、交通设施的治理。1981年,日本住宅公团改名为日本住宅都市整备公团,扩大了推进市区的建设和城市再开发的事业。1999年日本住宅都市整备公团改名为都市基盘整备公团。日本地域振兴整备公团与都市基盘公团于2004年合并成为现在的独立法人都市复兴机构。当前都市复兴机构的开发项目都要向政府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书,并要经过政府、普通市民参与的一系列审查评定之后才能付诸于实施。工程竣工之后,还要参照环境评价书进行竣工后的审查。
环境评价的内容包括大气污染、噪音、振动、对日照的妨碍影响、对电报的妨碍影响、景观、废气物等项目,对施工期间和项目建成后都提出了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并附有所采取的措施,来确保工程项目不会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