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启示: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文化
admin
2005-03-31
来源:
网
我的关于保护圆明园的意见被人民网记者赵永新公布以后得到了学术界的支持,北京各新闻媒体做出了热烈的响应,情况大大出乎预料之外,我深受感动。这里补充一点想法,以供参考。
我的关于保护圆明园的意见被人民网记者赵永新公布以后得到了学术界的支持,北京各新闻媒体做出了热烈的响应,情况大大出乎预料之外,我深受感动。这里补充一点想法,以供参考。
圆明园的问题是严重的,当务之急,应该召开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论证会,应该邀请国家环保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与论证,以求得到一个合理的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解决圆明园的问题宜早不宜迟,早解决损失不大,如果等灌水之后再返工改正代价就太大了。圆明园管委会不必恼火,如果铺设防渗塑料膜是一个错误,改正这个错误是一件好事。我们刚好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宣传圆明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加大圆明园的保护力度,提高公众对圆明园的认识,激发公众的兴趣,促进圆明园的旅游。
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
圆明园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的大部分公园都具有十分可贵的生态效益和历史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很多的中国园林都存在一个与历史脱节、与现实脱钩的问题,资金困难、人才缺乏、管理落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无力保护,认识模糊,守着无价之宝而不识宝,“拿着金饭碗讨饭吃”,甚至于自毁墙脚,随意破坏,以至于一个个完整的文化遗存纷纷被分解成支离破碎的旧屋、孤楼,景观的整体性一旦破坏,中国文化的灵魂就没有了,这是一种巨大的文化破坏,必须尽快制止。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发展经济,无可置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大多数经济发展中心都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弹指一挥间,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建成了一个个巨大的钢筋水泥城堡之后,蓦然回首,故国难寻旧梦!中国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几乎荡然无存。从大都市到小县城,无论城市农村,无论南方北方,单调乏味的建筑风格,千城一面的草坪树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受到了彻底的破坏。
在20年来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开发浪潮中,经济发展迅猛,然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却显得非常薄弱,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文物破坏已经是神州大地普遍出现的一种危机。中国是一个江山秀美、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生态脆弱的国家,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短期效益中破坏了我们的自然资源、丢失了我们的文化传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将来的中国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如果我们毁坏了列祖列宗的文化根基,透支了子孙后代的自然资源,这岂不是舍本逐末、断子绝孙吗?
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生态环保与文物保护是基本条件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的支柱产业,也是现代社会最大的产业和最有希望的产业,世界发达国家的旅游业的经济收入要占GDP的10%以,中国的这个数字目前只有5%。中国已经成一个世界旅游大国,预计2020年这个数字要达到11%。单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而言,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和山水景观等生态旅游资源是未来经济发展最大的聚宝盆,如何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是保证中国经济未来健康发展的大事情。
圆明园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旅游资源,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圆明园具有非常独特的自身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国内外游客来到北京不能不去的地方。因此,圆明园的旅游开发价值是非常可观的,其园林审美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具有与日俱增的特点。
从圆明园的旅游开发看全国各个旅游景点的开发,如何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生态环保与文物保护是基本条件,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体现文化特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主要措施。圆明园的园林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是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典范,也是中国山水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古代生态工程学“巧夺天工”、“再造乾坤”的科学思想和美学原理,体现了中国古代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师的水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造山造水达到“山有情、水有意”的特殊的艺术境界,这种“有情有意”的特殊审美境界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顶峰。圆明园“山水相依”、“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整体风格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风格,犹如一幅立体的富有情趣和意境的山水画,它是无比珍贵的园林景观艺术和山水文化精品。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文化和谐发展,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如何从保护圆明园的经验教训中增强中国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不至于忘本,这是今天的中国所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保护圆明园,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这是当代全体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圆明园的问题是严重的,当务之急,应该召开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论证会,应该邀请国家环保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与论证,以求得到一个合理的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解决圆明园的问题宜早不宜迟,早解决损失不大,如果等灌水之后再返工改正代价就太大了。圆明园管委会不必恼火,如果铺设防渗塑料膜是一个错误,改正这个错误是一件好事。我们刚好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宣传圆明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加大圆明园的保护力度,提高公众对圆明园的认识,激发公众的兴趣,促进圆明园的旅游。
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
圆明园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的大部分公园都具有十分可贵的生态效益和历史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很多的中国园林都存在一个与历史脱节、与现实脱钩的问题,资金困难、人才缺乏、管理落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无力保护,认识模糊,守着无价之宝而不识宝,“拿着金饭碗讨饭吃”,甚至于自毁墙脚,随意破坏,以至于一个个完整的文化遗存纷纷被分解成支离破碎的旧屋、孤楼,景观的整体性一旦破坏,中国文化的灵魂就没有了,这是一种巨大的文化破坏,必须尽快制止。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发展经济,无可置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大多数经济发展中心都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弹指一挥间,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建成了一个个巨大的钢筋水泥城堡之后,蓦然回首,故国难寻旧梦!中国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几乎荡然无存。从大都市到小县城,无论城市农村,无论南方北方,单调乏味的建筑风格,千城一面的草坪树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受到了彻底的破坏。
在20年来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开发浪潮中,经济发展迅猛,然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却显得非常薄弱,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文物破坏已经是神州大地普遍出现的一种危机。中国是一个江山秀美、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生态脆弱的国家,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短期效益中破坏了我们的自然资源、丢失了我们的文化传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将来的中国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如果我们毁坏了列祖列宗的文化根基,透支了子孙后代的自然资源,这岂不是舍本逐末、断子绝孙吗?
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生态环保与文物保护是基本条件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的支柱产业,也是现代社会最大的产业和最有希望的产业,世界发达国家的旅游业的经济收入要占GDP的10%以,中国的这个数字目前只有5%。中国已经成一个世界旅游大国,预计2020年这个数字要达到11%。单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而言,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和山水景观等生态旅游资源是未来经济发展最大的聚宝盆,如何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是保证中国经济未来健康发展的大事情。
圆明园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旅游资源,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圆明园具有非常独特的自身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国内外游客来到北京不能不去的地方。因此,圆明园的旅游开发价值是非常可观的,其园林审美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具有与日俱增的特点。
从圆明园的旅游开发看全国各个旅游景点的开发,如何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生态环保与文物保护是基本条件,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体现文化特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主要措施。圆明园的园林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是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典范,也是中国山水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古代生态工程学“巧夺天工”、“再造乾坤”的科学思想和美学原理,体现了中国古代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师的水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造山造水达到“山有情、水有意”的特殊的艺术境界,这种“有情有意”的特殊审美境界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顶峰。圆明园“山水相依”、“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整体风格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风格,犹如一幅立体的富有情趣和意境的山水画,它是无比珍贵的园林景观艺术和山水文化精品。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文化和谐发展,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如何从保护圆明园的经验教训中增强中国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不至于忘本,这是今天的中国所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保护圆明园,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这是当代全体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