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人居建设应对快速城镇化挑战

admin 2004-12-17 来源: 网
  快速城镇化带来人居环境严峻挑战   城镇化现象最早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从表象看,城镇化主要表现为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的空间现象,实质上城镇
  快速城镇化带来人居环境严峻挑战   城镇化现象最早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从表象看,城镇化主要表现为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的空间现象,实质上城镇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已经远远不止于此。今天,随着各国政府和学者对城镇化的认识和研究日益加深,城镇化已经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事件之一,并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同称为“当前人类社会和城市发展的两大趋势”。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高达37.5%,在未来的5~10年内还将有2~3亿的人口涌向城市,城市居民每年将增加2000万~3000万人。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快车道。在空间表象上看,城镇化具体表现为:城市大举向外围扩张并进一步强化其对整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迅速转移;农村地区通过自身的非农业化而转为中小城市(城镇);大都市圈及城市群迅速形成。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城镇化历程看,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似乎很难避免。在我国,空前的人口规模更有可能使问题扩大化、复杂化。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要动态而全方位思考人居环境建设问题,积极寻找有效解决之道。   城镇化中的人居环境问题   由于大城市的聚集优势所显示出的旺盛生命力,我国政府对大城市的发展政策从控制转向积极促进,进而人口及经济活动向大城市的过分集中,引发了城市土地资源供应的紧张和激烈争夺。土地资源的紧张又反过来影响城市的环境、交通、住宅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们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尤其是房价的居高不下,更是与城市用地紧张直接相关。以南京为例,2003年1~5月,南京市商品房供求之比为0.52:1,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尽管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加大对土地供应的控制力度,加强土地的集中管理,土地紧张仍然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根本问题。其中,需要警惕部分城市不顾地方的实际情况,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名义大搞“圈地运动”。由于这些园区功能较为单一,经济活力不强,最终导致土地大量闲置,资源严重浪费。   自上世纪以来,西方部分大城市相继出现被称为“美国式郊区化现象”,即城市的人口、产业不断由市中心区迁往城市郊区,大型郊区超级市场也随人口的大量外迁而纷纷拥至城市郊区。它最大的问题在于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郊区化仍然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的郊区化只是单纯分散了城市的居住职能,郊区化了的市区往往无法完全取代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卧城”、“睡城”等现象在一些城市十分突出。例如北京的“回龙观”、“天通苑”等住区就存在明显的“钟摆交通”,居民生活十分不便。而在华南地区,一些大规模的住区虽然内部的建筑和环境质量均十分出色,却往往由于规划不到位,城市基础设施滞后,难以形成人气。因此,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郊区化发展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新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一方面应突出城市规划的地位,超前引导,避免盲目和失误。   汽车的快速普及,为城市郊区化发展推波助澜。虽然郊区的交通条件为此有所改善,但是中国的郊区化发展往往突破了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存在城市机能不健全、市政设施跟不上、服务不配套等严重问题。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也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从深层次来看,这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尺度和社会体系架构,将城市拖进无序扩张的怪圈中。据统计,目前我国私家车每年以超过30%的幅度快速增长,仅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就超过了200万辆。汽车的增长趋势不可阻挡,但是可以通过增加停车费等措施控制交通需求,限制私家车出行,同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以解决城市居民的出行问题。   我国的人均可采煤储量只有全世界人均水平的55%,石油只有全世界人均储量的11%,天然气只有5%左右,但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在1998年已经排名世界第二,我国的建筑、采暖等方面的能耗量更是先进国家的3~4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用水量持续增长,水、电的供需矛盾已经日益突出,据统计,全国已有236个大中城市严重缺水。而我国全年电量则短缺600亿千瓦时,北京、上海、广州等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已出现因城市用电紧张而限电的情况。资源和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要改变这种局面,重要的是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长期坚持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该进化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点,同时,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资源的节约利用效率。   有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建设探索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提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199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并于1994~1998年的5年间,在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举办了4次关于人居环境的学术会议。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相应开设了“人居环境”课程,重庆建筑大学召开了有关山地人居环境的国际学术会议等等。最近几年,人居环境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种有关人居环境的研讨、论坛纷纷举办,各城市都将人居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一些城市频频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我国在人居领域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已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肯定。中国人居环境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新模式:   第一,以“中国人居环境奖”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为适应联合国人类住区计划署所设立的“联合国人类居住环境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的需要,中国政府在2002年专门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以表彰在城乡建设和管理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城市、村镇、单位和个人。   该奖项采取申报制,凡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城市、村镇或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均可申报。每年评选一次,由政府给予公布表彰。政府的权威性和号召力使得该模式在提高中国人居环境质量和促进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第二,以“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为代表的社团组织引导模式。2003年11月,人居环境委员会针对人居环境发展的现实问题,在“首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上,发起了“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倡议书”,系统地提出了住区人居环境建设的7大纲要(主要包括: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住区居住生活品质营造、资源能源和绿色环境保护、健康住区居住生活方式、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城市文化传统和居住文化、城市功能更新改造7大方面),得到了业界的积极响应。   1年来,“推进工程”在城镇规模住区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目前,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金牌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国已申报的有40多个开发项目,其中近23个项目获得了立项批准,在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未来1年内,“推进工程”将重点推进新城镇建设的发展。这里提出的“新城镇”的概念,既不等同于放大的居住区,也不等同于约定俗成的小城镇概念,而是要在推动新城镇建设的同时建立一套城镇化建设指导模式,去创造一种城乡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生活水准。强调在缺少规范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形态变化的基本要素,在实践中总结和推广有利于新城镇发展的成熟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标准。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

Baidu
map